- 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工程設計及案例
- 張海波 趙琦 何忠賀 修偉杰編著
- 1042字
- 2020-10-15 17:51:34
第1章 概述
1.1 智能交通發展狀況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ITS),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交通發展模式,改變了人們只依靠新建擴建道路來解決交通問題的傳統思維。智能交通系統,通過高新科技應用來合理配置現有交通資源,提高道路交通系統的綜合效率。智能交通系統已成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手段。
1.1.1 國外的發展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人口的增長及出行需求的增加使得城市交通狀況日益惡化。在人們加緊建設道路基礎設施的同時,也逐漸意識到單靠道路建設無法滿足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長,必須利用科技的發展來提升現有的道路交通系統,提升交通路網的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才可能解決日益惡化的城市交通問題。
因此,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智能交通系統的大規模研究。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和人工智能,將有效地應用于交通運輸、服務控制和車輛制造,將車輛、道路和用戶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實時、準確、高效的運輸系統。
智能交通系統結合了計算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被認為是解決世界上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問題的理想方式,因而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
20世紀70、80年代,關于ITS的研究迅速開展起來,90年代已研究出一些成果和應用。其間,美國、歐洲和日本是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和地區。
1.1.2 我國的發展
我國智能交通的發展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關注世界智能交通的發展,并積極開展智能交通領域的技術研發工作。經過“十一五”“十二五”的建設,交通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智能交通廣泛應用于許多城市和交通運輸行業,并已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2002年,科技部正式確定10個城市為全國智能交通系統應用示范項目的首批試點城市,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智能交通相關領域的建設示范。通過智能交通應用示范工程試點城市的建設,我國的智能交通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果。北京、上海等城市在智能交通的發展方面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為我國其他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設提供了經驗。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的一系列交通發展戰略研究表明,智能交通要朝著綠色、低碳與智能一體化方向發展。未來國內智能交通發展的方向:第一,新一代智能化基礎設施,包括傳感網、寬帶移動通信、交通運輸控制設施及沿道路的能源配送網;第二,智能化載運工具及運行系統,包括自動駕駛車輛、共享汽車等;第三,開放、共享和合作的服務與管理系統,如滿足多層次需求的出行服務系統、基于新數據系統的決策和管理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