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共同的夢想
書名: 愿你知秋涼愿你感冬暖作者名: 伴途玉心本章字數: 2341字更新時間: 2020-09-28 13:06:22
與此同時,星彤正在設計秋季新品,雖然現在是7月,但每個季度上新二十到三十款,這個時間還稍微有點趕,對于服裝市場來說,每年秋冬都是旺季,特別是秋天9月一開始,各種款式百花齊放,越來越涼的天氣,與人們的需求呈正相關。
星彤也不出意外地有一個男性好友,他叫傾夏,是一個酷guy。
偶然出一些情侶款,家庭款,她絕對會把傾夏拉出來拍照,傾夏日常生活是比較隨性的,做做主播,也有不少粉絲。
他也有一份每年定期出發的工作,他在一家旅行社做特約導游。
如果星彤需要去外景拍遙遠的旅途風景,結合服飾風格,傾夏一定會找到合適的風景區,給她最低價的同時,還會做包攬全部行程的負責人。
星彤的服裝工作室有一位專職攝影,他個人比較神秘,除了拍片其余時間他幾乎都不在。
因為除了大片,其余全由他的妹妹出面,星彤與她是極好的朋友,如果他倆都不在,星彤及她的模特和員工便會用他們教的方法布景和拍照,也能達到80%的效果。
拍攝場景等是由一位藝術設計道具師完成,她同時也負責修片。但所有創意都是星彤的,事實上,在一開始所有都是星彤一個人做的,這些專業員工曾經都是她的徒弟。
一群年輕人天天也不想著戀愛結婚,就想著創業和理想,這種戰友似的情誼仿佛比愛情更牢靠。
星彤當然知道經商的核心是產品本身,所以她最用心的是服裝款式,圖案,面料,設計,搭配舒適度,以及方便程度和穿著場景,身份等。
馬可之所以特別愛好攝影攝像,因為他要把每一次秀的全貌展現在觀眾的眼前。
每次秀的音樂也是重點他總會聯系一些原創音樂團體或知名樂人來做專屬音樂。
如果是一些小型的,他在國內外的藝術學院音樂專業的同學朋友就可以完成了。
潮流總是瞬息萬變,而經典與風格永存,流行元素就像營養餐食搭配,多種多樣。
每一種搭配都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馬可與星彤生活在一個后起的國度,在這些方面一直處于空白與不被理解的位置。
公眾與官方也尚待發掘設計與時尚的巨大價值。
馬可與珀拉,星彤與傾夏,默默致力于這一方面的努力。
當這一群人還沒有任何的交集,他們卻有共同的興趣和信仰。
傾夏和知秋是一對好朋友,知秋便是“天空盡頭”那個故事的男主角,知秋是一名優秀的醫生,他是醫學博士。
傾夏與他是初中時就關系很好的玩伴,他倆總會不定時地在類似星巴克或“奈雪的茶”甚至性價比更高的“書亦燒仙草”一類的咖啡廳奶茶店小聚一下。
其實知秋很少講到他與云惜的事,傾夏在年少時甚至沒見過云惜,知秋向來把每種朋友分得很清楚。
秋季漸漸天氣涼起來,但九月偶爾還是會很熱。
傾夏的一群同學約著一起去游泳,去旅行,去音樂節。
他們都是初中開始的好友,現在其中有的在城市中心上班,有做房產經濟的,有在公司上班,有自由職業,還有空乘,銀行職員,但工作都多樣,有的工作一段時間便去旅行。
這個故事或許枯燥和乏味,但當我要寫時,我決定要展示真實的樣子并盡量精彩一些。
話寫回到馬可,星彤,他倆在加了微信后,星彤設置了“三天可見”,因為星彤為人低調,微信朋友不多。
她仿佛也對馬可有一些記憶,所以她決定先觀察一下馬可的生活和情況。
在她看到馬可的日常時,發現他不僅是一名模特,還有各種展會,T臺秀,同時也有豐富的模特培訓經驗,他興趣廣泛,朋友眾多,都是同類行業的一些較為知名的“圈內人”時,她決定打開朋友圈為“半年可見”。
馬可除了剛加星彤時說的:“你好,很高興認識你”以外便沒有過多叨擾。
馬可發現朋友圈里星彤發了一條動態,這是一張服裝設計草圖和她畫的原創圖案,并配文字道:“大家喜歡這次的風格嗎?”
馬可很快地點了贊,并點開星彤的頭像,看她主頁發現可看她很多己發布的圖文,他如獲至寶,一條條點開來看。
馬可知道了她是一名服裝設計師,有一個自創品牌,一個原創服飾機構。
這種風格自成一派,以表達女性柔軟美好的外形,并以小清新森系為主要設計原則。
馬可與珀拉正在尋求這次秀的服裝或品牌。
他想到珀拉的女模特中有很多不錯的麻豆(model模特)能很好地詮釋這種風格。
馬可決定找個合適的時機向星彤表達邀請的意愿,他便將此次秋季秀展的活動海報圖發到了朋友圈。
星彤其實心里有意愿將自己的服飾品牌由小眾推廣到更大的舞臺。
若能成為大眾的一種特色和潮流,做得更高級一些,她是十分愿意的。
只是平面模特多半身高上更貼合買家,重臉部的美和氣質等,拍攝時重意境和搭配,注重臉部妝發與創意,與T臺秀場模特的身形比例等,還是有一定差別。
她的服裝還沒有真的走上T臺,而服裝本身也是為大眾女性設計的,比較適合身高不限且可愛的女性,但若上秀場,還欠缺了點,但星彤轉念想,這些都可專為T臺模特定做或改款。
星彤的模特中有個姑娘很可愛很美,每次拍攝都以為她只有一米六二。
事實上她很高,有一米七多,她的名字叫紫凌。
每次紫凌拍出來的產品圖銷量都會很好,她的笑很有感染力。
紫凌風格多樣,表情豐富,她十五歲時就成為了雜志的專屬模特,一時名噪,然而隨著紙媒和時尚雜志的落寞,她便逐漸轉行做了網店模特。
因為紫凌更多地回歸生活,她便只簽了星彤的公司,只有一些主打款才會讓她來拍,銷量是有提成的,所以雖然自由,但收入依然不錯,以至于人們看到紫凌便會想起星彤的這個品牌,絕無二家。
說說珀拉,她在高中時組建了一個舞社與一個樂隊,高中畢業便出國留學了。
她讀的是國際高中,去了一個藝術院校學習服裝與表演模特相關。
珀拉家里有一家上市公司,應在目前這些年輕人中算最好的,在國內,這些領域還較空白。
所以往往投入大也不易見回報。
然而他們只想把國際的變為國內的,讓民族原創品牌走向世界。
在他們父母那一輩造出過很多質量很好的商品,但想要賣得好,還是只有順應國外的流行元素或設計成大眾款,甚至品牌名也要是全外文的,這在他們這一代心中,都略感疼痛。
拍拉這樣的孩子被父母送出國,往往就是要學習西方國際上的新動向,然而父母希望的在不落后于西方的同時,或許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