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卷
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鴻嘉三年(癸卯,前18)
初,許皇后與班婕妤皆有寵于上。上嘗游后庭,欲與婕妤同輦載,婕妤辭曰:“觀古圖畫,賢圣之君皆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妾;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聞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其后,上微行過陽阿主家,悅歌舞者趙飛燕,召入宮,大幸;有女弟,復召入,姿性尤
粹,左右見之,皆嘖嘖嗟賞。有宣帝時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后,唾曰:“此禍水也,滅火必矣!”姊、弟俱為婕妤,貴傾后宮。許皇后、班婕妤皆失寵。于是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婕妤挾媚道,祝詛后宮,詈及主上。冬,十一月,甲寅,許后廢處昭臺宮,后姊謁等皆誅死,親屬歸故郡。考問班婕妤,婕妤對曰:“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訴;如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上善其對,赦之,賜黃金百斤。趙氏姊、弟驕妒,婕妤恐久見危,乃求共養太后于長信宮。上許焉。
永始元年(乙巳,前16)
上欲立趙婕妤為皇后,皇太后嫌其所出微甚,難之。太后姊子淳于長為侍中,數往來通語東宮;歲余,乃得太后指,許之。夏,四月,乙亥,上先封婕妤父臨為成陽侯。諫大夫河間劉輔上書,言:“昔武王、周公,承順天地以饗魚、烏之瑞,然猶君臣祗懼,動色相戒。況于季世,不蒙繼嗣之福,屢受威怒之異者乎!雖夙夜自責,改過易行,畏天命,念祖業,妙選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以承宗廟,順神祇心,塞天下望,子孫之祥猶恐晚暮!今乃觸情縱欲,傾于卑賤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于人,惑莫大焉!里語曰:‘腐木不可以為柱;人婢不可以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禍而無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壹言。臣竊傷心,不敢不盡死!”書奏,上使侍御史收縛輔,系掖庭秘獄,群臣莫知其故。
初,太后兄弟八人,獨弟曼早死,不侯。太后憐之。曼寡婦渠供養東宮,子莽幼孤,不及等比。其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因折節為恭儉,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書,愿分戶邑以封莽。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陳湯等皆當世名士,咸為莽言,上由是賢莽,太后又數以為言。五月,乙未,封莽為新都侯,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宿衛謹敕,爵位益尊,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振施賓客,家無所余;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故在位者更推薦之,游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傾其諸父矣。敢為激發之行,處之不慚恧。嘗私買侍婢,昆弟或頗聞知,莽因曰:“后將軍朱子元無子,莽聞此兒種宜子。”即日以婢奉朱博。其匿情求名如此!
六月,丙寅,立皇后趙氏,大赦天下。
皇后既立,寵少衰。而其女弟絕幸,為昭儀,居昭陽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銅沓,黃金涂;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函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自后宮未嘗有焉。趙后居別館,多通侍郎、宮奴多子者,昭儀嘗謂帝曰:“妾姊性剛,有如為人構陷,則趙氏無種矣!”因泣下凄惻。帝信之,有白后奸狀者,帝輒殺之。由是后公為淫恣,無敢言者,然卒無子。
漢成帝鴻嘉三年(癸卯,公元前18年)
最初,許皇后與班婕妤都受成帝寵愛。有一次,成帝在后宮庭院游玩,想跟班婕妤同乘一輛車,班婕妤推辭說:“我觀看古代的圖畫,圣賢的君王身旁,都跟隨著名臣,而三代末世的君王身旁,才有寵妾。現在陛下想讓我同車,是不是有些相似呢!”成帝對她的回答很贊賞,也就不再勉強。太后聽說了,高興地說:“古代有樊姬,今天有班婕妤!”
此后,成帝微服出行,到陽阿公主的家,喜歡上公主家的歌舞女趙飛燕,把她召入宮中,大加寵愛。趙飛燕有個妹妹,也被召入宮,姿容特別美艷,毫無瑕疵。成帝左右的人看見她,都驚嘆贊賞。有位漢宣帝時的披香博士淖方成,當時正站在成帝身后,卻唾口水說:“這是禍水呀,定會撲滅漢王朝之火!”趙飛燕姐妹倆都被封為婕妤,一時尊貴榮寵,壓倒后宮。許皇后、班婕妤都失寵了。于是趙飛燕向成帝進讒言說,許皇后、班婕妤用妖術詛咒后宮得寵的美人,甚至連皇上都罵到了。冬季,十一月,甲寅(十六日),許后被廢,遷居昭臺宮。許后的姐姐許謁等人全被誅殺,許后的親屬被逐歸原郡。審訊班婕妤時,班婕妤回答說:“我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我修行持正,尚且沒有享到幸福,如果做奸邪的事,就更不用想有好結果了。假使鬼神有知,不會聽取詛咒主上的惡訴;假使鬼神無知,向鬼神訴說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用妖術詛咒之事,我不會做的。”成帝認為她說的有道理,就赦免了她,并賜黃金百斤。趙氏姐妹驕橫妒忌,班婕妤怕時間長了,終為所害,就請求到長信宮侍奉太后。皇上予以批準。
永始元年(乙巳,公元前16年)
成帝想封趙飛燕為皇后,但皇太后嫌她出身太微賤,從中阻攔。太后姐姐的兒子淳于長任侍中,多次往來于東宮,為成帝傳話。經過一年多,才得到太后的旨意,予以允許。夏季,四月,乙亥(十五日),成帝先封趙飛燕的父親趙臨為成陽侯。諫大夫、河間人劉輔上書說:“往昔武王、周公承順天地,因而有白魚入王舟、火焰變烏鴉的祥瑞,然而君臣仍然心懷恭敬和恐懼,臉為變色,互相誡勉。何況現在正處末世,沒有太子降生的福氣,卻屢次遭受上天降威震怒的變異呢!雖然日夜自責檢討,改過易行,敬畏天命,思念祖宗大業,精選品德高尚的家族,從中稽考挑選窈窕淑女,以承奉宗廟,順從神靈之心,滿足天下人的希望,然而要想有生子生孫的福氣,仍然恐怕太晚!可是陛下現在卻放縱情欲,傾心迷戀卑賤之女,想讓這樣的女子做天下之母,既不畏懼上天,又不愧于人,陛下的迷惑,沒有比現在更大的了!俚語說:‘腐木不可用做梁柱,婢女不可成為主人。’上天和人民都不贊成的事情,必然有禍而無福,這是街市小民和路人都懂得的道理,朝廷卻沒有人肯說一句話,我為此痛心,不敢不冒死勸諫。”奏章上去后,成帝派侍御史逮捕了劉輔,囚禁在宮廷秘密監獄里。群臣都不知道他被捕的原因。
最初,太后有兄弟八人,唯獨弟弟王曼早死,沒有封侯。太后憐惜他,把王曼的遺孀渠供養在東宮。王曼的兒子王莽,從小成孤兒,不能與其他人相比。那些兄弟的父親都是將軍、王侯,可以憑父親當時的地位恣意奢華,在車馬聲色放蕩游樂方面互相競賽。而王莽屈己下人,態度謙恭,勤學苦修,學識淵博,穿著像一般的儒生。侍奉母親跟寡嫂,撫養亡兄的孤兒,十分盡心周到。同時,在外結交的都是些俊杰之士,在內對待諸位伯父叔父,能委曲遷就,禮敬有加。大將軍王鳳病重時,王莽侍候他,親口嘗藥,一連幾個月都不能解衣入睡,因而蓬頭垢面。王鳳將死時,把王莽托付給太后及成帝,王莽因此被封為黃門郎,以后又升任射聲校尉。很久以后,叔父成都侯王商上書,表示愿分出自己封地上的土地和百姓,請求皇上封給王莽。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陳湯等,都是當代名士,也都為王莽美言。成帝因而認為王莽賢能,太后又屢次以此囑咐成帝。五月,乙未(初六),封王莽為新都侯,升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王莽在宮廷服務謹慎盡心,爵位越尊貴,他的禮節操守越謙恭。他把自己的車馬、衣物、皮裘周濟給門下賓客,而自己卻家無余財。他收羅贍養名士,結交很多將、相、卿、大夫。因而在位的官員輪番向皇帝推薦他,善游說的人也為他到處宣傳,虛假不實的聲譽隆盛無比,壓過了他的諸位伯父叔父。他敢于做違俗立異的事情,而又安然處之,毫無愧色。王莽曾私下買了一個婢女,兄弟中有人聽說了,王莽于是辯解:“后將軍朱子元沒有兒子,我聽說此女有宜男相。”當天就把婢女奉送給朱博。他就是這樣隱匿真情博取名聲!
六月,丙寅(七日),成帝封趙飛燕為皇后,大赦天下。
趙飛燕當上皇后以后,成帝對她的寵愛稍有衰退。而她的妹妹卻受寵空前,被封為昭儀,賜住昭陽舍,居處中庭全用朱紅色,而殿上則漆成黑色。門限全用銅包,再涂以黃金。臺階用白玉雕成。屋內墻壁上帶狀的橫木,處處嵌有黃金環,環內鑲上藍田玉璧、明珠、翠羽來裝飾。其奢華是后宮從來沒有過的。趙皇后居住在另外一個宮殿,跟侍郎和多子的宮奴屢次私通。趙昭儀曾對成帝說:“我姐姐性格剛烈,假如被人指控陷害,則我們趙氏就要絕種了!”趁勢哭得十分凄惻。成帝相信了她的話,有報告皇后奸情的人,成帝就把他殺死。從此,趙皇后公然恣意宣淫,沒有人敢報告了,然而始終不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