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個會織毛衣的男人(上)
- 向我討回結婚戒指的男人
- 海芝佳
- 1444字
- 2020-10-12 10:35:59
以前住深圳公租房時認識過一個姓常的男人。
他二十大幾,單身,住我家隔壁。先前在一家針織運動鞋廠開發(fā)部上班,后來工廠倒閉,他就待業(yè)在家了。有時出去幫人跑一下車,很久沒固定職業(yè)。
常同志性格偏外向,與左鄰右舍相處融洽,但并不好外出交朋結友。他精通計算機,喜歡蝸居和烹飪,愛好打掃和整理,最擅長的是織毛衣。什么高針低針,滑針上下針,什么羅紋針元寶針,他樣樣手到擒來。
深圳常年如春,冷的時節(jié)并不多,但降溫起來,總是一夜之間如山倒,落差達到十幾度,而南方人是真怕冷,一旦降溫,就是馬上短袖外頭套件羽絨服搞起來,仿佛來不及穿什么夾衣服似的。常同志家織的毛衣多不勝數(shù),可用籮筐裝,沒見他穿過,肯定也是沒機會。
試玉要燒三日滿,毛衣要織一年半。但對于常同志如此心靈手巧的編織高手,半月時間弄出一兩件成品件,都是綽綽有余。我們常常慫恿他去參加類似高手在民間的PK節(jié)目。他總是呵呵拒絕,謙虛地說,狗肉上不了正席哇!
那年國慶長假,他去云南出了一趟車回來,便興奮地告訴我們鄰友,說艷遇了一個十分不錯的女子。對方?jīng)]有留下真名,只給了他一個名叫懷采薇的微信號。
南方的秋天來得晚,室外溫度徘徊在三十度時,常同志已從網(wǎng)上購回幾大盒高檔玫紅色毛線,開始提前為采薇姑娘準備圣誕節(jié)禮物。他將親手為她織一件花樣繁復、工程巨大的高領毛衣,在冬天的時候去北方當面表白。
我們左右的小姑娘對此計劃表示搖頭,欠妥。穿手工毛衣的年代明顯已經(jīng)過去,人們最多還穿一下打底的羊毛衫,且對于禮品,年輕女同胞們其實還是更喜歡首飾,鮮花,時髦衣服,鞋子,包包,再或就是高端些的電子產(chǎn)品,等等。
但常同志不這么認為,他說純真的戀愛,都是要織毛衣送情人的啊,如此動作將多么具有懷舊的浪漫感覺,采薇小姐,聽名字都是個文人,文人哪個不懷舊呢?
于是,常同志不顧眾鄰友反對,一意孤行,開始為此重點項目做足準備。
他先是花兩天時間做了一份精美的Schedule電子表格,彩印出來,張貼在客廳的顯眼處。此進度表包括每周至每日需要花成的設計和織造任務,也包括每周一次不少于2000字的織毛衣心得和總結,還包括每三天對外展示及意見聽取、修正方案落實。展示形式包括直接給我們這些鄰居小妹們眼觀、圈點,及發(fā)局部圖樣到編織網(wǎng)上求口水評論。
接著,他用了整整兩周時間做設計,先是手繪打稿樣,光打稿就做了八天,最后一夜,情之所至還加班加點,通宵達旦。然后又用電腦軟件排版制圖,精準計算誤差。他計劃同時織兩件,一件用于練習及備份,一件才當正品禮物將來送采薇。
十一月,住宿樓下公園內(nèi),紫荊花爛漫開落。大家起床晨跑時,常同志已經(jīng)早起,在公園長椅上、在落英繽紛之中,精神抖擻地織著毛衣。中午時分,大家午飯完后回單位上班,常同志把家里和走道門外拖得一塵不染,敞著大門,在廳中席地而坐,他面帶微笑,專心致志地織著毛衣。晚上,我們有時會加班到很晚回,常同志家始終燈火通明,他安靜倚在窗邊,手中兩根長長竹簽影子輕快晃動。果然是驀然回首,那人總在織毛衣......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二月初,兩件高品質(zhì)、高顏值的毛衣問世了。摸著那一團艷麗如火,細數(shù)那一針一眼的精致,看得出,織進去的何止是毛線啊,更是常同志的無數(shù)心血與滿滿愛意。
他很快從禮品店買回幾套禮盒和各式包裝紙,讓我們幫忙挑選怎樣包裝最適宜。他開始用尺子比畫,細心裁剪,小心包裝。好不容易包完了,他突然又擔心里面毛衣沒裝整齊或是落下什么。于是拆了包裝,打開檢查三四。不過是強迫癥使然,他如此反反復復下來,也浪費了近十張包裝紙。最后終于用一個淡紫色細碎花紙皮包裝完畢后,發(fā)誓剁手也不再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