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靜謐時光
- 紅樓貴女
- 紅迷
- 3136字
- 2020-10-12 21:18:47
賈母正在擔心著寶玉,卻見賈珠從外邊進來了。
賈政見賈珠來得匆忙,又說有事情要回稟,心不由懸了起來,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他擔心著老太太的身體,偌大年紀的人了,她能受得了這一樁樁的刺激嗎?
心中想著,便向賈珠暗暗遞了一個眼色,希望他避重就輕,不要嚇著了老太太才好。
賈珠自然明白父親的意思,只不過,他來回稟的事情只能讓太太更加放心,于是,便從從容容地向賈母和父親行禮。
元春等哥哥行過禮后,迫不及待地問道:“哥哥,又發生什么事情了?”
她這么急著問,不是她不擔心賈母的感受,而是在她的心目中,賈母才是整個榮國府的靠山,甚至包括寧國府在內,有好多的大事情也是需要這位老人家來拿主意的,這次收留郡主的事情就是個很好的例證。
按理說呢,作為寧國府一家之主的賈敬,是完全有資格解決這件事情的,可是他的意見卻得不到兒子賈珍的認可,還是到了老太太跟前才算是有了一個了結的辦法。
所以,她推斷出來,賈母雖然年事已高,可是幾十年來豐富的閱歷,使得老太太有著超越眾人之上的見識和胸襟。
聽到元春的問話,又看看老太太滿臉急切的表情,賈珠簡明扼要回道:“還請老太太放心,郡主已經安排妥當了。”
聽了賈珠的話,眾人這才放下心來。
這事兒發生的時候,哥哥好像是不在場的呀,可是,現在怎么是他來回的話呢?珍大哥和寶玉在哪里呢?
元春滿肚子的好奇,向賈珠道:“哎!哥哥,這事兒,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賈珠實在口渴,接過鴛鴦手中遞過來的茶盞,一飲而盡,然后,才向元春做了解釋。
“一個時辰前,我正要去父親的書房,卻看見珍大哥和寶玉急急忙忙地出去了,我想著,這么晚了出去,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我就跟了他們去,后來,我們一起將郡主送到了積善堂,一切都安頓好后,珍大哥還是不放心,說要留在那里陪著郡主,就讓我和寶玉先回來了。”
“寶玉呢?”元春和賈母同聲問道。
“你們不要著急。”賈珠連忙解釋道:“寶玉在路上劃破了衣服,先回房里換衣服去了,我擔心老太太著急,就先過來回明了,也好讓大家放心。”
“還是珠兒辦事周到!”賈母贊道。
元春聽到寶玉已經回來了,這才放下心來,向賈珠宛然一笑,道:“哥哥快喝口茶潤潤吧,這一路上一定是很勞累的。”
賈珠已經回明了情況,見老太太、父親和妹妹都放心下來,這才重新端起茶盞,輕輕地啜著茶。
“寶玉見過老太太、老爺、哥哥、姐姐。”
眾人正在感嘆著義忠親王府的事情,只見寶玉急匆匆跑了進來,行過禮后,便一頭扎在賈母的懷里撒嬌。
賈母一把抱過寶玉,一邊愛憐地揉搓著,一邊心肝寶貝地叫著,片刻之后,才從懷中放開了,命他在身邊坐著好好喝茶。
元春向賈政問道:“義忠親王老千歲一向是最敬重當今皇上了,怎么會說反就反了呢?”
“唉!”賈政搖頭嘆息道:“事情恐怕沒有這么簡單,雖然,義忠親王老千歲是皇上唯一的親弟弟,而且,老千歲也一向最受皇上的信賴,可是,這皇家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
元春在心中嘆道:真是瞬息榮華無限,瞬息大難臨頭,全在皇上的一念之間啊。
可是,自己最終的歸宿卻是在皇宮里,只想想,都覺得膽戰心驚呢。
賈母輕輕地拍了拍元春的肩膀,露出一臉慈祥的笑容,道:“春哥兒啊,你年齡還小,哪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還是不要問的好。”
“是!”元春低聲回道。
元春心中自然明白,賈母這是教導她,皇家的事情,還是少打聽的好。
是啊,禍從口出啊,還是謹言慎行比較好。
她在心里邊,還是感到很慶幸的,有這么一個閱歷豐富的老祖母在身邊提醒著,即便以后入了宮,想來也能闖過一次次的風險吧,畢竟,元春最后還是加封了賢德妃的。
“姐姐,你想什么呢?怎么也不說話?”寶玉拉著元春的手,問道。
“哦!”元春從沉思中抬起頭來,向寶玉笑道:“我在想著,用個什么借口將郡主接回府里來呢,畢竟,郡主一向養尊處優慣了,一直待在積善堂里也不是長久之計呢。”
賈母向拍著元春的肩膀笑道:“春哥兒,你小小年紀的,怎么這么健忘呢?你父親不是說過,要讓他的屬下領回家養著呢。”
元春原本只是那這句話為自己做過掩護,沒想到被賈母說了出來,于是微微一笑,道:“可能我今日有些累了,竟這樣健忘起來。”
賈政聽元春這么一說,也沒有多想,抬頭看見賈母也略有困意,便起身向賈母行禮,道:“天兒也不早了,老太太也該休息著了。”
說著帶了賈珠、元春和寶玉辭了賈母出來,各自回房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倒也閑暇無事,寶玉自帶著迎春、惜春、及一眾的丫頭們制作薛濤箋。
寶玉一幫人只顧著忙碌,將一些五彩斑斕的花兒朵兒擺得滿院子都是,倒是給賈母的庭院又增添了幾分春色。
賈母看著寶玉天天擺弄花兒朵兒,又聽抱琴說了,這是在幫元春制作薛濤箋,老人家見姐弟倆如此親密,眼里看著心中也更加歡喜。
一日午后,賈母午覺醒來,見天氣晴好,便命鴛鴦在院中的景泰藍圓桌上擺了茶和點心,坐在院中,一邊曬著太陽喝茶,一邊看著孫兒孫女們忙碌,心中甚感愜意。
元春手里拿著一個青花瓷的龍穿牡丹品茗杯,慢慢地喝著茶,向賈母道:“我喝著今年的茶葉,不似往年的好了,老太太覺著怎么樣?”
賈母滿眼慈愛地看著元春,笑道:“扳著手指頭算起來,去年冬天也只下了兩場小雪,這茶樹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又怎能生長得好呢?”
元春笑道:“還是老祖宗知識豐富,孫女兒是在想不到的,只知道這茶葉不如往年的好,卻沒有想到,原來是這茶樹收了委屈了呢。”
一句話逗得賈母哈哈大笑起來。
兩人正在笑著,只見寶玉急急忙忙跑了過來,向元春道:“是誰讓姐姐受了委屈?說給寶玉聽聽,寶玉一定讓他好看。”
“呵呵呵......”
賈母拉了寶玉的手,細細地為他擦著粘在臉上的紅紅的花的汁液,一邊笑道:“有你這么一個護著姐姐的弟弟,誰還敢給她委屈受呢?”
元春看著寶玉笑了笑,心想,現在還真有一個人在找著自己的麻煩呢,這委屈可向誰說去呢?
每天要謄寫上十首宋詞,才能完成太子給她下的任務呢,可是現在,自己拼盡了全身的力氣,占用了幾乎所有的時間,每天最多也不過謄寫七八首的樣子。
何況,近日事多,自己的心總也靜不下來,有時候一天下來,也只謄寫四五首,到了時間,叫不出來可怎么辦呢?
元春心中想著為太子謄抄宋詞的事情,也只陪著賈母喝了一盞老君眉,便起身告辭,回到自己的小書房里,謄抄宋詞去了。
午后的陽光,從霞影紗中細細地篩了進來,聽琴又焚了一爐檀香放在書案上,元春的心情一下子平靜了許多。
抱琴立在元春的身旁,悄悄地研著墨,好聞的徽州墨的清香盈滿室內,暈染著靜美的午后時光。
元春沉浸在這靜謐時光里,神思在宋詞和書法中遨游,一朵朵墨色的梅花在她的筆端綻放,一縷縷墨香盈滿鼻端,令人醉迷其間、流連忘返。
“真好看!”
抱琴將元春謄寫好的詩箋一張張地排列在書案上,等著晾干了筆墨再小心地收起來。
聽琴看見元春停下了筆,連忙捧上茶來。
元春接了茶,用蓋子慢慢地撇著茶盞里的茶葉,向抱琴道:“你去將謄寫好的詩箋都整理一下,看看這些天寫了多少?”
抱琴也不去整理詩箋,卻轉到元春的身后,輕輕地為她揉著肩,笑道:“小姐,已經有三十六首了,還有二百六十四首就完成任務了,我天天都為小姐數著呢。”
元春聽聞,忙放下手中的茶盞,向抱琴吩咐道:“快,再研些墨來,再抓緊時間寫幾首出來。”
抱琴勸道:“小姐歇一會兒吧,都寫了快一個時辰了呢。”
“唉!”元春嘆了口,道:“這都六七天的時間過去了,才只有了三十六首,不抓緊一點能行嗎?”
抱琴憤憤道:“也不知道太子是怎么想的,給小姐出了這么大的一個難題,也真是的,堂堂的一個太子殿下,怎么就沒有一點做太子的風度,小姐也就是沒有叫他‘殿下’而已,也至于罰得這么重嗎?”
元春敲了一下抱琴的頭,笑道:“小蹄子,我還沒嫌累呢,你就想偷起懶來了?”
抱琴噘著嘴道:“我哪里是自己想偷懶,我是心疼小姐您呢,瞧瞧,手指頭上都磨繭子了。”
兩人正在說著,只見聽琴推門進來,向元春道:“小姐,外頭的小廝進來傳話,說是宮里又派人來了,要小姐您進宮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