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 宋敬東
- 5118字
- 2020-09-30 12:33:15
第五節 肝氣郁結何方解,扶陽散郁通健康——常見肝系病中醫自愈妙法
消除脂肪肝,就從穴位下手
經常會莫明其妙地嘆氣,乳房和小腹部發脹,疼痛,原先規律的月經開始紊亂了,這是肝失疏泄的現象。肝就如大自然中的樹一樣,樹枝和樹葉必須是張開的,伸展的,如果你把它捆得很緊,它會很快枯死。我們身體里堆積的脂肪會把樹枝與樹葉捆在一起,肝臟被捆住了,就不能正常地排毒和代謝。食物在小腸里轉化成五谷精微,然后脾負責把五谷精微轉化成人體需要的氣和血。很多脂肪肝的女性患者中,很多人的脾胃都不好。女性如果脾不好,就很容易使得五谷精微不能轉化為氣血,變成脂肪堆積起來了,從而形成脂肪肝。
我們知道,穴位也就是經絡線上出現異常反應的地方。身體有異常,穴位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用手指一壓,會有痛感(壓痛);以指觸摸,有硬塊(硬結);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感覺敏感);出現黑痣、斑(色素沉著)、和周圍的皮膚產生溫度差(溫度變化)等。脂肪肝患者記住以下穴位的定位與按壓方法可達到有效防治目的。
1 足三里

◎按揉足三里,可降低血脂,預防血管硬化。
現代實驗研究發現,按壓患胃炎、胃潰瘍或胃癌病人的足三里,可見胃電波增加,且胃癌病人不規則的波形變得規則。長期按摩足三里,還可以降低血脂、血液黏度,預防血管硬化,預防中風發生。足三里穴的作用非常廣泛。每天每側按揉30~50次,酸脹為度。持之以恒,對于防治脂肪肝有極大的益處。
2 陽陵泉
陽陵泉、足三里、太沖、中脘穴的位置現在的中醫學家之所以將陽陵泉列為脂肪肝治療的要穴,亦與其主治有關。如《黃帝內經》:“膽病者,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三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此是治療膽腑病癥,而這些癥狀與現在的脂肪肝臨床癥狀多有相同。另外由于中醫理論有肝膽相表里的說法。所以,陽陵泉在臨床上就被用來作為脂肪肝治療的要穴,效果明顯。

◎按揉陽陵泉可以消除體內熱氣,治療脂肪肝。
3 太沖
用拇指指尖對穴位慢慢地進行垂直按壓。一次持續5秒鐘左右,進行到疼痛緩解為止。什么樣的脂肪肝患者用太沖穴最好呢?最適合那些愛生悶氣、郁悶、焦慮、憂愁難解的人。但如果你是那種隨時可以發火、不加壓抑、發過火后又可以談笑風生的人,太沖穴對你就意義不大了。揉太沖穴,從太沖穴揉到行間,將痛點從太沖轉到行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按揉太沖穴可以疏泄過旺的肝氣,穩定情緒。
4 中脘
中脘穴按揉的方法是手掌按壓在中脘穴上,手指按壓在建里與下脘穴上,吸氣時,兩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氣時,兩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為一圈,即為一次,可連續做8~64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與次數同上。最后,做3次壓放吸——呼動作,方法同上。

◎按揉中脘穴可促進消化,改善消化系統功能。
飲酒過量,小心酒精肝找上門
據國外報告,平均每日飲酒80克,持續2年即可發生肝損害。平均每日飲酒160克以上,且持續5年以內的嗜酒者,有90%發生各種損害,如按此量飲酒10年以上,則有34%發生慢性肝炎,25%發展為肝硬化。各種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進入人體后只有10%自腸胃排出,90%則在肝臟中代謝。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進入肝細胞后經氧化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損害肝細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甚至壞死。

◎女性對酒精較男性敏感,飲酒過量后比男性更易發生酒精性肝病,因此女性一定要控制飲酒。
女性對酒精較男性敏感。女性體型較小,體內脂肪含量高,喝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酒精濃度也高于男性,同時女性胃內乙醇脫氫酶較男性低,因此比男性更易發生酒精性肝病。在停止喝酒后女性也還可能由酒精性肝炎變成肝硬化。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可以加重酒精對肝臟的毒性,因此吃適量的脂肪和高蛋白飲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性。但過量飲酒,超過酒精中毒臨界值,膳食調節就沒用了。
預防酒精肝日常注意事項
給你的肝加點兒柔軟度——肝硬化的自愈調理法
養生自愈療法是一種遵循自然規律、人體規律的自然療法(簡稱“養療”),能啟動人體自愈力,激發人體潛能,實現人體疾病的自我康復。人體自愈力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大自然賦予人體的一種神奇的對疾病的自我修復能力。
自愈力是我們體內的醫生,并陪伴我們一生的醫生,是最好的醫生。只有保持旺盛的自愈力,才是我們每個人健康一生的有力保障。通過啟動自愈力,融合古老的養生精髓與現代營養學,對慢性病人進行營養補充,飲食調理,修復人體器官組織的慢性損傷,排出人體毒素等措施,并幫助病人糾正錯誤的生活方法,從而控制肝炎肝硬化的病情,并最終治愈肝炎肝硬化。
要治病,首先要阻斷疾病生長所需要的條件。還需要考慮患者的年齡、生活習慣、情緒、健康狀況。也就是要掌握疾病的整體發展規律,才能夠消除疾病。就是要整體養療。
肝炎肝硬化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自身不能進行新陳代謝,只有侵入人體細胞,利用細胞的營養去進行新陳代謝。因此殺滅病毒實際是要殺滅人體細胞。使用物理化學的方法在體外殺滅病毒是容易的,可以使用加熱、放射線、強酸強堿等方法。但在人體內不能使用這些方法。因此,世界上至今沒有任何抗病毒的藥物。只有激活人體中吞噬細胞的活性,增加吞噬細胞的數量來吃掉病毒,才是目前能殺滅病毒的唯一方法。人體自愈功能可以激活吞噬細胞的活性。實際上,一個肝臟平常只有部分肝細胞在工作,而其余的肝細胞是處于休眠狀態。因此,肝炎肝硬化只是損壞了處于工作狀態的肝細胞,而其余的肝細胞是健康的,只是處于休眠狀態。而旺盛的自愈力可以激活處于休眠狀態的肝細胞起來工作,其余的肝細胞一旦被激活,這樣,肝炎肝硬化對人體的危害就可以完全消除。
良好的身體是治病的良好開端與保障,也是養療的最大特色,這就是正宗中醫說的“養病”。補充動物蛋白,以增強人體自愈力,增加吞噬細胞的數量,殺滅病毒,阻止肝炎肝硬化的進一步惡化,并修復病變的肝臟。這是治療肝炎肝硬化最重要的一步。由于病人的飲食中普遍缺乏動物蛋白,因此,必須專門補充。補充纖維素,進行人體自然排毒,減少因慢性中毒對人體自愈功能的危害;補充酵素、維生素、礦物質,以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保護人體自愈功能的正常發揮。補充酵素,酵素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健康的源泉。自愈力可以刺激人體組織生產更多的酵素,并激活人體中的酵素,加強酵素的活性與功能。
養療可以活化休眠的吞噬細胞、修復病變的吞噬細胞、并再生新的吞噬細胞。養療雖不能最終修復已壞死的肝臟,但可以阻止肝臟的進一步惡化,并激活其他肝細胞起來工作,最終消除肝炎肝硬化對人體的一系列危害。糾正病人的各種不良生活習慣,是治療各類慢性病的基礎。病灶不激不發,病灶不影響壽命。肝炎肝硬化患者因不良生活習慣激惹了病灶,而被損壞的肝臟就會變成一個殺人的惡魔。許多醫生和病人只知治病,而不愿糾正病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那么其治療結果只能是徒勞的,甚至是有害的。

◎肝硬化患者平時要注意動靜結合,在病情穩定器,可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有益的體育鍛煉。
養生錦囊
慢性乙肝,中藥“犀澤湯”是良方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病久不愈,故病機多為濕熱浸淫營血,膠結不化,纏綿膩滯。這類患者常表現為低熱綿綿,面色晦黃,鞏膜混濁,神疲乏力,心煩易怒,口苦而黏,齒齦出血……對于慢性乙肝的治療,中醫多遵循“濕溫”“瘟疫”等溫病的傳變規律辨證論治。國醫大師顏德馨認為,本病從氣分論治,投以疏肝、清氣、祛濕、解毒等法,雖然也有效果,但療程長,見效慢,且病情極易反復。他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了采用清營瀉熱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思路,并自擬犀澤湯,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其方如下:
【材料】廣犀角(銼末吞服)3克,澤蘭15克,蒼術9克,四川金錢草30克,土茯苓30克,平地木30克,敗醬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加減】濕熱膠結,氣、營分同病,見脘腹、脅肋脹痛,惡心嘔吐,可加沉香曲、川楝子、大腹皮、枳實、廣木香、姜半夏、陳皮等辛開之品;血絡瘀滯較甚而出現右脅刺痛,牙齦出血,舌質紫氣,宜加丹參、桃仁、郁金、紅花、赤芍、延胡索、三棱、莪術等通絡之藥;濕甚于熱,以神疲肢重,不思飲食,溲混濁,大便溏而不暢為主者,配以藿香、佩蘭、豬苓、茯苓、生薏苡仁、澤瀉、木通等化濕利水之類;熱甚于濕,以發熱不退,心煩易怒,目赤口苦,齒齦出血鮮紅,大便干結為主者,加入銀花、黑山梔、夏枯草、蒲公英、連翹等辛涼瀉熱之類,熱毒甚者則選用白花蛇舌草、龍葵、蜀羊泉、蛇石打穿、半枝蓮、七葉一枝花(重樓)等清熱解毒之類。
【功效】清營瀉熱,祛濕解毒。
治療慢性乙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