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埃莉諾——風流多情的王后

中文名:阿基坦的埃莉諾

外文名:Eleanor of Aquitaine

別名:埃莉諾

國籍:法國

民族:法國

出生地:阿奎丹

出生時間:1122年

逝世時間:1204年

職業: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王后

阿基坦的埃莉諾是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她以自己的美貌、財富和不甘落寞的強悍性格,征服了幾乎所有夢想建功立業的男人。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從來不是強者的附庸,是她選擇男人,而不是男人選擇她。更令人稱奇的是,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女人,英法兩國才不斷交惡,并在隨后的百年時間里不停地擦槍走火。

因為鼓動兒子們跟丈夫爭奪王位,埃莉諾曾被軟禁15年。等她重獲自由時,已是70歲的高齡,但她精力充沛,不僅將兒女后代的秩序安排得有條不紊,還在修復英法關系的艱難過程中發揮了異常積極的作用。歐洲各國的王室之間有相互通婚的傳統,這種后代間的政治聯姻,使埃莉諾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歐洲皇家祖母”。

這是個完美的女領主

埃莉諾出生于阿奎丹的宮廷,是阿奎丹公爵威廉十世的女兒,也是唯一的合法繼承人。埃莉諾的祖父威廉九世(綽號吟游詩人)是歷史上第一位可考的吟游詩人,她自幼在祖父遺風的熏染之下成長,骨子里自然而然地帶上了浪漫多情的因子。

埃莉諾是一位多才多藝之人,騎馬、打獵、拉丁文、音樂、文學對她來說樣樣都不在話下。而且埃莉諾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美麗少女,她紅發烏眼,肌膚雪白,在她的美麗面前,男人們沒有絲毫的抵抗之力。她出眾的氣質和才情,吸引來無數的青年才俊。

后來,威廉十世因食物中毒而驟然去世,埃莉諾在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后,自然而然地成為整個法蘭西地區最富有的女領主。據統計,僅僅是她個人原有的封地就已經超出了法蘭西王畿。

繼承了阿奎丹公國與普瓦捷伯國之后,精力旺盛的埃莉諾開始積極投身于各種社交場合。通過這種隱秘的方式,她逐漸開始介入和插手政治事務。聰明、貌美又富有的埃莉諾,追求者眾多,她最終選擇嫁給自己的庇佑者——法蘭西國王路易六世的太子路易,即日后的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

受威廉九世的影響,阿奎丹附近聚集了許多詩人和音樂家。當埃莉諾接手阿奎丹時,由于對文藝的重視,阿奎丹一度成為當時整個歐洲的文藝中心,人們親切地將之稱為“愛之地”和“世界中心”。

那時,很多知名的吟游詩人以及傳奇的文學作家,比如,法蘭西的瑪麗和特洛瓦的克里斯蒂安,都曾接受埃莉諾的贊助,從而得以繼續創作。

多情的王后

法蘭西國王路易六世去世之后,太子路易繼位成為路易七世,埃莉諾也因此成為法蘭西王后。然而事情原本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因為路易七世是國王路易六世的次子,自他出世之日起,便被王室當成未來大主教的不二人選來進行栽培。這位王子一直在圣丹尼斯皇家修道院里生活了10年,他的理想就是當一個超群絕倫的教士獻身于基督,這是自幼便植根于他內心深處的信念。因此,路易七世曾一度是修道院長、皇家主教休杰最得意的門生。

1131年,已經是法國小王的菲利普,也就是路易七世的哥哥,以15歲之齡不幸早夭,路易七世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趕鴨子上架式地當上了法國國王。但這位成長于修道院的可憐小教士并不能勝任這一角色,他被迫與埃莉諾結婚,而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要完成為法國誕下合法皇儲的艱巨使命。可以想象,這種感覺對于一位修道士來說,痛苦程度堪比赴難。

面對一位過分拘謹、嚴守清規教律的丈夫,活潑開朗的埃莉諾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為了繁衍后代維系皇室的血脈,路易七世經常淚流滿面地向上帝懺悔,他認為世俗的男歡女愛是邪惡的罪過,他不愿與王后同床,而同床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她懷孕,只有證實王后沒有懷孕,他才會勉強自己再次進入她的房間。

埃莉諾過去一直被男人們瘋狂地追求,而路易七世的冷淡,讓她感到十分難堪。她向自己的丈夫撒嬌,不斷地挑逗他,甚至經常為此與路易七世吵鬧,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在路易七世看來,埃莉諾的所有行為都是對他的邪惡考驗。埃莉諾感覺自己不是嫁給了法國的國王,而是一個修道士。婚后七年,埃莉諾才生下她的第一個孩子——瑪麗公主。

埃莉諾的第一個孩子出生的那年圣誕,路易七世宣布要在巴勒斯坦發動一次戰爭。路易七世是一個專業而虔誠的宗教人士,他很樂意將其全部的精力和國家的國力都投入到宗教戰爭中。埃莉諾為此振奮不已,一方面是她對修道士丈夫的遠征決心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她無法抑制自己那活潑好動的天性,想親自參與到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中去。

與其他王后所不同的是,埃莉諾并不只是想想而已,她擁有一支戰斗力很強的阿奎丹騎士團。作為該騎士團的最高統領,埃莉諾的手中握有實際指揮權。因此從策劃之日起,埃莉諾便參與進去。而正是在這次東侵的過程中,埃莉諾邂逅了真正的愛情。她對安條克公國的國王、普瓦捷的雷蒙德王子一見鐘情。

雷蒙德王子體格健壯,英俊瀟灑又幽默風趣,埃莉諾被他迷得神魂顛倒,魂牽夢縈。其實按照輩分來算,雷蒙德應是埃莉諾的叔叔,但這并不能阻礙埃莉諾對他的感情。在埃莉諾看來,路易七世與雷蒙德相比,簡直就是一無是處。路易七世瘦弱、固執,長相平平且言語乏味,看上去就像一只令人作嘔的癩蛤蟆。實際上,雷蒙德的才智也的的確確遠遠超過路易七世。他與埃莉諾的戰略意圖不謀而合,于公于私埃莉諾都成了他最堅定的支持者。雷蒙德在路易七世狂熱地堅持直逼耶路撒冷時,提出最好先行收回被奪去的埃德薩。

路易七世雖然不懂愛情,但對妻子與雷蒙德之間的曖昧關系,很快便有所察覺。當埃莉諾拒絕施行自己的作戰計劃時,路易七世與妻子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結果是埃莉諾處于上風,她決意留在雷蒙德身邊,而非跟隨丈夫前去耶路撒冷。大戰在即,路易七世不愿讓自己在此時綠云罩頂,所以,他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荒唐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綁架了埃莉諾。據說,埃莉諾被綁在馬上,帶離了雷蒙德的勢力范圍。

可惜,事情的后續發展并未如路易七世所愿,根據他的作戰計劃,不僅顆粒無收,還損兵折將。不難想象,當時的埃莉諾是多么憤怒。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前線再次傳來一個不幸的消息:在與穆斯林的戰斗中,普瓦捷的雷蒙德不幸喪生,他的頭顱還被當作戰利品送到哈里發的王宮。傷心的埃莉諾宣布,自己不愿再與路易七世維持婚姻關系。

教皇對此深感意外,親自出馬,試圖挽救國王的夫妻關系,他甚至精心設計,讓路易七世和埃莉諾再次同房。不過,這并沒有起到什么實質性的作用,雖然埃莉諾在雷蒙德死后不久,為路易七世生下了第二個孩子——艾麗絲公主,但此后,埃莉諾與路易七世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夫妻二人最終形同陌路。

第二個女兒誕生之后,路易七世也徹底地對埃莉諾失去了期望,兩人的夫妻關系已經名存實亡。無巧不成書,在艾麗絲出生的同一年,也就是1150年,諾曼底公爵的爵位由英國瑪蒂爾達女王的兒子亨利二世繼承。次年,他又當上安茹伯國的伯爵,同時,英國國王的王位也在等著他去繼承。毫無疑問,亨利二世已經成為當時歐洲最有權勢的貴族之一。

亨利二世作為諾曼底公爵、安茹伯爵,有時常去覲見法國國王路易七世的義務。原本這并沒有什么問題,但這個年輕人入宮的目的卻逐漸從覲見路易七世變成了與埃莉諾幽會。兩人眉來眼去,一見鐘情,完全把路易七世當成了燈泡。

路易七世終于被激怒了,1152年,他以不安于室及無法生育男性繼承人為由,向教廷申請廢止自己與埃莉諾之間的婚姻關系。教會別無他法,只好批準路易七世的申請,同年3月21日,以“近親結婚”為由宣布兩人的婚姻不合法。

至此,這段可悲的王室婚姻才告一段落。而這正合埃莉諾之意,剛剛年滿30歲,恢復了自由之身的埃莉諾心情愉悅地離開了法國,踏上了重返自己封地的旅途。

強強聯合的婚姻

埃莉諾在回國的途中,遇到了兩個圖謀不軌的貴族男青年,他們居然想要以綁架的方式強行與她結婚。幸運的是,埃莉諾成功地擺脫了他們的糾纏,并順利地回到了阿奎丹。通過這樣一段小插曲,便不難看出,埃莉諾在當時相當地炙手可熱,單身漢們都試圖將這位法國前王后據為己有,而已婚男士們則紛紛扼腕嘆息。

回到自己的領地以后,埃莉諾開始為選擇下一任丈夫而做準備。放眼當時的歐洲,只有諾曼底公爵亨利二世讓埃莉諾覺得無可挑剔。亨利二世年輕、英俊,又是未來的英國國王,就算是與路易七世相比,他的地位也絲毫不顯遜色。

埃莉諾并不是個羞澀之人,她隨即給當時只有19歲的亨利二世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盡快來阿奎丹和自己結婚。在她的巨額嫁妝面前,亨利二世和他的母親自然是十分動心,盡管埃莉諾比亨利二世大了10歲,但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10歲的年齡差距并不是什么難以接受的問題。更何況亨利二世的母親就比父親年長11歲之多,在那個時代,妻子比丈夫大是件很正常的事。

這位未來的國王十分明白,同埃莉諾舉行婚禮究竟意味著什么。所以,在收到信的第一時間,亨利二世和母親瑪蒂爾達,馬上給了埃莉諾一個滿意的回答。

亨利二世按照埃莉諾的要求前往阿奎丹,但此行并未驚動太多的人。1152年5月18日,在埃莉諾與路易七世離婚僅僅六周之后,阿奎丹女公爵埃莉諾與諾曼底公爵亨利二世在阿奎丹秘密舉行婚禮。1154年,亨利二世加冕為英格蘭國王,而埃莉諾則成為英格蘭王后。

然而,埃莉諾與亨利二世結婚的消息,對路易七世而言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他萬萬沒有想到前妻埃莉諾竟然如此迅速地改嫁。他非常惱怒,決定向亨利二世開戰,因為他直到此時才反應過來,自己做了一個無法挽救的錯誤決定:他不但失去了富庶廣袤的阿奎丹公國,還把它拱手贈與了自己的敵人亨利二世。在這場妒火中燒的戰爭中,路易七世的盟友是布盧瓦伯爵蒂博特五世,那個曾經打算綁架埃莉諾的青年貴族。但兩人最終鎩羽而歸。

戰爭的失敗還不算什么,接踵而至的消息卻讓路易七世更加垂頭喪氣。他當時之所以痛下決心離婚,是因為他認定埃莉諾無法生出兒子,但頗為諷刺的是,僅僅過了一年,再婚的埃莉諾于1153年8月17日為亨利二世生下了長子威廉。盡管這個孩子3歲時便夭折了,但此后埃莉諾卻為亨利二世一連生下了四子三女。路易七世因為自己的錯誤決定丟掉了整個阿奎丹公國,并且還淪為了整個歐洲王室的笑柄。

路易七世驚慌失措,于1154年8月再婚,新娘是卡斯蒂利亞康斯。不曾料想,1160年10月4日,年僅22歲的卡斯蒂利亞康斯死于難產,這個年輕的姑娘也沒有將這份婚姻維持下去的福氣。她也和埃莉諾一樣,只給路易七世生下了兩個女兒。

與此相反,亨利二世與埃莉諾夫婦則是諸事順遂,春風得意。1154年10月25日,英國國王斯蒂芬去世,按照之前的約定,諾曼底公爵亨利二世繼承了王位。借著母親和妻子的光輝,亨利二世不僅當上了英國國王,同時還擁有了阿奎丹公國,一時間成為整個歐洲地位最煊赫的人物。

同年的12月19日,亨利二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了加冕典禮。他繼位之后,其母瑪蒂爾達的人生愿望終于得到了實現,同時埃莉諾也如愿以償地重新享受到一國之后的榮耀。

此后,亨利二世在埃莉諾的支持下四處征戰,沒過多久,他和埃莉諾就擁有了足足比路易七世多出兩倍的領地和兵力。反觀路易七世的狀況,卻是每況愈下。他看著前妻和自己的敵人過得風生水起,越來越好,心中的嫉妒與憤怒自是不言而喻。然而他卻苦于沒有足夠的實力一雪前恥,于是只好暗暗向上帝祈禱,祈求上天賜予自己一個報仇雪恨的機會。

經過十幾年的漫長忍耐,路易七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在此之前,埃莉諾和亨利二世似乎都沒有覺察到,有一匹餓狼一直站在他們身后。路易七世瞪著綠幽幽的眼睛,時時刻刻都在等待著反撲的機會。當然,給予亨利二世致命一擊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為他生下的兒子菲利普。亨利二世父子決不會想到他們會栽到菲利普手上。

老妻少夫的無趣婚姻

雖然亨利二世與埃莉諾結了婚,但他實在是個風流至極的浪蕩子。婚姻并沒能讓他有所收斂,在他與埃莉諾共同生活的那些年里,他的風流韻事幾乎傳遍了王城的大街小巷。他的情婦眾多,從貴族小姐到下層妓女都來者不拒。

盡管亨利二世娶了一個相當強悍的女人,但他本身也是一個很強勢的男人。他并不怕自己的老婆,埃莉諾也對這個年輕的丈夫相當寬容。埃莉諾陸陸續續地為亨利二世生下了許多子女,而亨利二世的私生子也在接二連三地不斷出世,甚至還有幾個是由埃莉諾撫養的,這實在讓人有些瞠目結舌。

當然,埃莉諾的容忍也并非沒有限度。1166年12月24日,圣誕節前夕,埃莉諾和亨利二世的第八個孩子,也是他們的最后一個孩子——未來的“失地王”約翰——誕生了。約翰不像自己的哥哥姐姐那么幸運,因為在他出生之前,父母的關系就已經很疏遠了。到了1167年,由于埃莉諾長期居住在自己的領地,國王夫婦已經在事實上分居了。

作為阿奎丹的女公爵,埃莉諾當然可以毫不留戀地離開濕冷的英國宮廷,回到她自己那座位于歐洲大陸上的專屬宮廷。與其在英倫島國上備受折磨,還不如回到自己的故國去享清福。埃莉諾回到了自己的領地,那些只效忠于她的英俊騎士和美貌宮女隨時跟隨在她的左右,當然,還有優美的音樂詩歌和層見疊出的風流韻事。在自己的領地上,埃莉諾過得逍遙自在,她甚至忘記了自己英國王后的身份,也根本沒興趣關注丈夫和情婦們的那些事。

風流的日子過得多了,兒女自然就少不了。埃莉諾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們,但常年跟隨在她左右的兒子只有理查德和杰弗里都。埃莉諾非常疼愛理查德,決定讓這個未來的“獅心王”繼承自己的阿奎丹公國。

1173年,亨利二世的幾個嫡子開始與理查德爭權奪利。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埃莉諾和法國國王的支持下,她的三個兒子聯合起來發動叛亂,打算從亨利二世手里奪得王位,父子之間的奪權戰事就此拉開帷幕。而精力旺盛的埃莉諾自然不愿意只待在自己的宮廷里看熱鬧。于是,她決定去巴黎為兒子們助陣吶喊。

但埃莉諾百密一疏,在半路上被亨利二世的軍隊捉住,沒能與兒子們勝利會師。第二年的7月份,亨利二世偷偷地將她運回英國,并軟禁起來。在軟禁期間,亨利二世并沒有在物質生活上虧待這位讓自己無比頭痛的妻子。但在長達15年之久的軟禁生涯中,埃莉諾再也沒能與自己親愛的兒子們相見過。因為亨利二世總是不斷地變換著關押埃莉諾的地點。直到今天,在英國和法國仍保留了很多傳說中曾經軟禁過埃莉諾的建筑。

1189年,筋疲力盡的亨利二世去世,這場曠日持久的皇權爭奪戰終于宣告結束。法國新國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也曾加入到他們父子之間的戰爭之中。亨利二世認為埃莉諾唆使兒子叛亂,曾以此為由向教皇申請與之離婚,但未獲允許。

德高望重的太后

15年后,埃莉諾被愛子“獅心王”理查德一世從古堡中解救出來,此時的埃莉諾已經是70歲的高齡了。在900年前的歐洲,這是令人難以想象的高壽,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非但不是終點,反而還成了埃莉諾第二段傳奇人生的開端。

在此之后,埃莉諾成為王太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遠赴納瓦爾安排儀式,并親自主持理查德一世的婚禮。其次,埃莉諾經過多方打點,使自己的女兒們都順利地嫁給了歐洲各國的君主,她們的運氣不錯,婚后都生活得十分幸福。因此,埃莉諾也得到了“歐洲皇家祖母”的美名。

堅強的埃莉諾此后又活了十余年,在此期間,她成了英國的實際統治者。盡管埃莉諾兒子眾多,但她似乎特別偏寵理查德一世。當理查德東征時,埃莉諾親自幫他籌措軍餉,招募士兵,料理國內事務。

1192年,奧地利巴奔堡公爵利奧波德俘虜了理查德。埃莉諾先是給教皇、德皇和其他歐洲統治者寫信,信末的署名都是“上帝憤怒了,埃莉諾,英國王后”。然后她又積極奔走,想方設法地營救理查德。

最后,這位強悍的高齡母親終于籌得15萬金馬克,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她攜帶著這筆巨款穿過危機暗涌的歐洲大陸,到德國贖回了理查德。理查德一世被囚禁于德意志期間,埃莉諾那對王位覬覦已久的幼子約翰企圖一舉奪取王位。最后同樣是埃莉諾率領眾貴族重挫了約翰的野心。

不幸的是,理查德辜負了埃莉諾的期望,他復仇心切,不久就戰死沙場了。在面臨金雀花家族的繼承人之爭時,埃莉諾不計前嫌,選擇了剛剛被自己挫敗的約翰。很多人都對此感到疑惑,不明白她為何要極力反對自己的孫子亞瑟。依當時的情況分析,埃莉諾的這個決定很可能并非出于理智的選擇,而是她與媳婦康斯坦絲的婆媳之爭所造成的結果。

另一種傳言是說亞瑟的舉動惹惱了埃莉諾。他知道祖母是叔叔約翰背后最大的支持者,為了登上英格蘭王位,亞瑟決定襲擊埃莉諾疏于防范的居所普瓦捷。但是,亞瑟沒有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他突襲失敗,轉而淪為階下囚。埃莉諾和約翰自然十分惱怒,不久之后,亞瑟莫名其妙地消失于約翰的城堡,傳言他遭到了約翰的毒殺,對此,約翰則死不承認。

埃莉諾晚年還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就是在面臨卡佩王朝的步步進逼時,她以80余歲的高齡翻越比利牛斯山,向自己的女兒萊奧諾拉——一位嫁給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公主討一個孫女,以便和當時的法蘭西太子路易八世聯姻。這個孫女便是卡斯提爾的布朗什,日后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人稱“圣路易”)的母親。

這次聯姻算得上是成功的,雖然約翰失去了西北法蘭西的封地,但還是保住了阿奎丹公國,同時也暫時緩解了英法兩國的矛盾。布朗什似乎也頗得其祖母的遺風,多次以法蘭西王太后的身份處理朝政,后來還曾為遠征的路易九世籌餉募兵。

1204年4月,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埃莉諾溘然辭世,享年83歲。她為自己的后代留下了大片的領土和巨額的財富。人們為了紀念她的豐功偉績,特意將她的墓地安置在曾令她喜憂參半的丈夫亨利二世以及勇敢忠誠的兒子理查德一世的墓地之間,讓她在死后也能被兩個深愛她的偉大國王包圍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申扎县| 贵港市| 吉林市| 霍山县| 高雄县| 正阳县| 汪清县| 阿拉尔市| 麻栗坡县| 宜春市| 通道| 梅州市| 苏尼特右旗| 娄烦县| 肥城市| 青海省| 临沭县| 和顺县| 镇巴县| 平遥县| 北票市| 咸宁市| 高清| 盐源县| 大连市| 五峰| 吕梁市| 栖霞市| 南雄市| 霍林郭勒市| 百色市| 泗洪县| 连江县| 新乡县| 栖霞市| 信阳市| 永州市| 长垣县| 绥中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