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莉薇婭——征服奧古斯都的女人

中文名:莉薇婭·杜路希拉

外文名:Livia Drusilla

別名:莉薇婭

國籍:古羅馬

出生地:羅馬

出生時間:公元前58年

逝世時間:公元29年

職業:奧古斯都大帝之妻

公元前27年年初,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稱號,“奧古斯都”意為神圣者、至尊者,與此同時,他還被尊為“元首”。至此,羅馬的共和制已是名存實亡,一個強大的君主政權誕生了。

而“奧古斯都”如果用于女性身上,則被稱為“奧古斯塔”,她獲得了“奧古斯塔”之頭銜,成為羅馬的第一位“奧古斯塔”。后來,莉薇婭被孫子克勞狄所神格化。

權力維系的婚姻

公元前58年莉薇婭出生,她是瑪爾庫斯·利維烏斯·克勞狄亞努斯與阿爾菲狄婭的女兒。母親阿爾菲狄婭·魯爾柯的父親是一位羅馬的行政官,祖上并無顯赫的人物出現。父親在嬰兒時期就被收養,養父是公元前91年的保民官M.利維烏斯·德魯蘇斯。

所以,莉薇婭身上既有尤利安家族的血液,又有高貴顯赫的克勞狄家族的血液。公元前42年,刺殺愷撒的兇手卡西烏斯和布魯圖斯被屋大維與馬克·安東尼擊敗,莉薇婭的父親同他們一起在希臘菲利比自殺。歷史傳記中莉薇婭經常被稱為“小的杜路希拉”,說明她是她父母的第二個女兒。

大約在公元前42年之前,莉薇婭嫁給了她的表兄弟提貝里·克勞狄·尼祿,這是莉薇婭的第一任丈夫,他們育有兩個孩子。公元前42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長子繼承了他父親的名字,后來成為提比略皇帝。在尤利烏斯·愷撒被刺殺之后的內戰中,克勞狄·尼祿與奧古斯都是敵對的關系。公元前39年,莉薇婭在迫害中幸存,并遇到奧古斯都,她當時還懷著與丈夫尼祿的第二個孩子。

據說,奧古斯都看到莉薇婭的第一眼便愛上了她,雙方很快宣布與他們各自的舊夫妻離婚,并在離婚的當天兩個人就結婚了。與奧古斯都結婚不久,莉薇婭與尼祿的第二個兒子出生,取名尼祿·克勞狄烏斯·德魯蘇斯,即大德魯蘇斯。

而莉薇婭的前夫尼祿對于她的改嫁并無不滿,甚至出席了他們的婚禮。因為關于第二個孩子的父權歸屬問題,尼祿和奧古斯都早已達成協議。按照那個時代的傳統,寡婦或離婚婦女必須等待10個月齋期之后才能改嫁,不過奧古斯都允許莉薇婭不遵循這個傳統。為了脫離自己的前一個婚姻,奧古斯都甚至直接休掉剛剛給自己產下女兒朱莉婭的妻子斯克里波尼亞。

其實,奧古斯都與莉薇婭的結合,政治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奧古斯都剛剛登上帝位,急切地需要拉攏尼祿這樣的貴族,以期為自己逐漸膨脹的權力穿上共和的外衣,所以,他與莉薇婭的婚姻才十分順利。本來,莉薇婭的前夫尼祿是不被饒恕的。

因為愷撒遇刺之后,在羅馬國內爭權的斗爭中,尼祿站在卡西約布魯圖的陣營之中,在菲利比戰爭中被擊敗,后投奔馬庫斯·安東尼的兄弟L.安東尼烏斯,在佩魯西亞淪陷之后又逃到西西里,最后輾轉到達希臘,尼祿和奧古斯都根本不在一個陣營。

公元前39年,作為羅馬政權的一顆新星,奧古斯都迫切尋求自己在國內的支持力量,所以他不僅允許安東尼一派重返羅馬,而且希望與他們達成和解,同莉薇婭結婚正是最佳之選。當然,兩人的結合也包含感情因素,婚后一直保持著美滿幸福的狀態,但毋庸置疑的是,奧古斯都采取了非常高明的手段贏得了自己的政治伙伴。

莉薇婭為這個政治聯盟帶來了利維安和克勞狄兩個顯赫的家族。同時,她的兩個兒子提庇留和德魯蘇斯也是高貴的克勞狄·尼祿家族的繼承人。對奧古斯都來說,這意味著他不再需要與龐培協調關系,當然,與龐培有家族聯系的妻子斯克里波尼亞也不被需要了。

古文獻中雖然沒有涉及莉薇婭對這樁婚姻的感受,但是,與一位擁有無比光輝前途的年輕人結合,她沒有理由不感到萬分愉悅。而被奧古斯都饒恕的尼祿,似乎也沒有選擇的權力,而且他也認為,給他的妻子帶來權傾羅馬的勢力也不是壞事。

簡單地說,莉薇婭與奧古斯都的婚姻是一樁人人得益的“好交易”。尼祿過世幾年之后,莉薇婭的兒子們就搬到莉薇婭與奧古斯都的新家,同他們一起生活。

最尊貴的妻子

公元前35年,奧古斯都給了莉薇婭前所未有的尊榮,并為她塑造了一座公共的雕像,而且莉薇婭還可以管理屬于她自己的財務,可以有她自己隨從的圈子,以及可以提拔許多位她想保護的人進入政治職務,包括奧托的祖父和伽爾巴本人。

之后,在公元前31年亞克興戰役之后,馬克·安東尼在第二年自殺。至此,奧古斯都終于消除了所有敵對勢力,成為實質上的羅馬皇帝,而莉薇婭則始終伴其左右。就羅馬而言,他們扮演了公民榜樣的角色。

在羅馬,無論是財富還是權力,奧古斯都皆居于首位,但他仍堅持與家人繼續住在他們位于帕拉提努斯山上的簡陋的房屋中。據悉,莉薇婭富有同情心、恪盡職守,甚至略有些保守。她既不過分裝飾得珠光寶氣,也不穿著顯得虛偽的服裝,但這并不影響莉薇婭成為羅馬貴婦的典范。

在奧古斯都的支持下,莉薇婭提倡上層社會的婦女應著裝簡樸,她經常和女伴們親自紡紗織布。除此之外,她還照顧家庭、照顧丈夫,親手為奧古斯都制作衣物,甚至自始至終都忠誠于和奉獻于他。

奧古斯都離開羅馬出巡,莉薇婭也一直陪伴在丈夫的身邊,維持著紅顏知己和忠實顧問的形象。當奧古斯都尚在蹣跚學路的曾孫夭折時,她特別交代要把小蓋約的雕像放置在奧古斯都的臥房里。

奧古斯都的私生活淫亂不堪,為了獲得某些好處,經常跟政敵的妻子私通,也時有猥褻少女的丑聞傳出。但是,莉薇婭對此卻熟視無睹,默不作聲,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稱其為“順婦”。聽起來莉薇婭似乎頗為委屈,但實際上,奧古斯都對她很是敬愛,兩人一起生活多年未曾發生過爭吵。

有人問莉薇婭如何駕馭奧古斯都這匹烈馬,是否有什么訣竅。莉薇婭這樣回答:“恪忠守節,全心侍奉,謹言慎行,佯不查其好惡。”由此可見,她很有耐心和容忍度。當然,這與羅馬人當時的傳統思想也有一定關系,因為他們建立婚姻契約的目的就是組建家庭養育后代,并非像其他地方那樣注重追求性愛的歡愉。兩人的關系更像是知己好友,因為莉薇婭沒有為奧古斯都產下一男半女,唯有一個夭折的早產兒,奧古斯都卻從來不曾想過要休妻。莉薇婭處理婚姻關系的高明手段可見一斑。

公元前35年,莉薇婭得到自己的第一份公職:衛兵不在場的情況下,她有權處理自己的事務,比如,掌控自己的財務收入。在以前的皇后身上,這是不被允許的,這也表明了奧古斯都對莉薇婭的疼愛和信任。之后,莉薇婭又享有另一項權利,即保民官的神圣不可侵犯權,這項權利將給予奧古斯都的保護加之于身。

同時,為了表達對母儀天下的莉薇婭的尊敬,奧古斯都將莉薇婭的第一座雕像放置于公共場合。公元前9年,又為她樹立起第二座雕像,名義上是為了撫慰她剛剛失去兒子德魯蘇斯的哀傷,實質上是對有無數權柄在握的子嗣的母親,表達敬愛之情。

盡管有人認為,對于不干涉奧古斯都的私人事務,莉薇婭表現得毫無誠意。但在公眾場合,這位恪盡職守的女性仍然以標準的傳統形象出現,并散發出極大的個人魅力。莉薇婭同時享有“三子法特權”——一種被授予育有三個以上子女的母親的特權,莉薇婭的母性地位被突出彰顯。

實際上,莉薇婭并非完全依附于奧古斯都,她本身就擁有巨大的榮耀和權勢。她的圈子內頗有一些政界門客,相當一部分得到過莉薇婭的蔭蔽。曾有人在她的提攜下進入元老院,甚至當選執政官。但是,這些行為并沒有逾越她丈夫的權威。

最“幸運”的母親

盡管奧古斯都并不在意莉薇婭沒一下子產下子嗣,但這卻成為莉薇婭最大的心病。為了寬慰她,奧古斯都向她表示自己已有三個兒女,他已經很滿足了。一個是前妻為他生下的女兒朱莉婭,另外兩個則是莉薇婭與前夫所生兒子提比略和德魯蘇斯。

不過,這種狀況顯然讓奧古斯都很難指定繼承人。畢竟他還是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保有他們家族的血脈。可無論是女兒的兒子,還是莉薇婭與前夫所生的兒子都無法滿足這個條件。因此,奧古斯都的妹妹屋大維婭的兒子C.克勞狄烏斯·馬西魯斯首先被列入考慮范圍,奧古斯都把自己的女兒朱莉婭嫁給他,計劃由他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但公元前23年馬西魯斯就英年早逝了,據傳,這位年輕的執政官之死似乎與莉薇婭難脫關系。

于是,奧古斯都必須要重新指定繼承人。他這次選中的是自己最重要的盟友M.維普薩尼烏斯·阿格里帕,奧古斯都命令剛失去丈夫的女兒朱莉婭改嫁阿格里帕,與此同時,還讓莉薇婭的兒子提比略與阿格里帕的女兒薇帕妮雅舉行婚禮,以確保在未來的政權中莉薇婭家族仍然能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阿格里帕于公元前12年也去世了。這樣,繼承人之門開始向莉薇婭的兩個兒子敞開,但作為繼承人人選的提比略排在朱莉婭再婚后所生的兩個兒子蓋約和盧修斯之后。雖然繼承人的位子離莉薇婭的兒子還很遙遠,但莉薇婭已經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刺激兒子們的野心。

奧古斯都于公元前17年收養了蓋約和盧修斯,那時兩兄弟的父親阿格里帕尚未去世,但顯然兩人已成為新生代的王子。公元前11年,提比略續娶了朱莉婭,他一直計劃著取代兩兄弟,直到他們長大到足以繼承大統。之后,提比略在公元前6年以身體欠佳為托詞,離開了羅馬前往羅德島。

提比略離開之后,朱莉婭有恃無恐,甚至陷入通奸的丑聞之中。連奧古斯都都無法掩飾女兒的丑行,于是只能將她放逐。后來,朱莉婭的兩個兒子蓋約和盧修斯先后離世。不可否認,這一連串的變故實際上是清除了提比略登上帝位的障礙,因此,莉薇婭參與變故的傳聞風行一時。

最后,奧古斯都又要重立新儲君,這次他只能把目光投到提比略身上。于是,奧古斯都收養了提比略,而提比略在此之前則先收養了他死去的弟弟德魯蘇斯的兒子日耳曼尼庫斯。雖然奧古斯都還收養了朱莉婭和阿格里帕的最后一個兒子阿格里帕·伯圖姆斯。但作為一個新君,伯圖姆斯遠遠不夠資格,由此看來,提比略已是最適合的新君人選了。

終于,繼承人人選塵埃落定,莉薇婭成為最“幸運”的母親。因此,后世也有人說莉薇婭無比狡猾,所以她的詭計才能最終得逞。事實上,提比略成為最后一個王子,也許是當時的情勢造就,或許其中另有隱情,但我們已無法得知。

公元14年,77歲的奧古斯都走到生命的盡頭。臨終前,他親吻了莉薇婭,并對她說:“請記住我們的婚姻,活下去,別了。”至此,莉薇婭與奧古斯都已攜手度過52年漫長的歲月,奧古斯都的安然離世,宣告了他們婚姻的終結。

她被羅馬帝國神化了

奧古斯都死后不久,他收養的伯圖姆斯就被處死了,我們至今仍無法得知究竟是誰下的命令。對于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大位,莉薇婭始終表現得野心勃勃。因此,人們有理由懷疑莉薇婭對于奧古斯都的死也負有責任。

傳聞,奧古斯都是被莉薇婭誘殺的,她欺騙奧古斯都去一棵被她涂上毒的無花果樹上摘果子吃,她自己挑選一些沒有涂毒的吃。至于她為什么要這么做,可能是擔心奧古斯都召回被流放的養子伯圖姆斯,因為這將對提比略繼承帝位造成威脅。然而,從莉薇婭與奧古斯都之間的情感來看,關于她毒殺奧古斯都的說法并不可靠。只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一傳聞確實表現了莉薇婭的對帝位的覬覦之心。

關于奧古斯都去世的消息,莉薇婭選擇秘而不發的舉動,也讓大家覺得傳聞也許并非空穴來風。在公布奧古斯都的死訊之前,軍隊甚至就已經擁立提比略為帝了。盡管在家族里提比略已經沒有競爭對手,但莉薇婭仍然選擇了最穩妥的做法,為防止元老院可能出現不承認提比略地位的情況,讓“生米煮成熟飯”無疑是最佳之選。

關于奧古斯都的去世,羅馬帝國早期的著名傳記體歷史作家蘇維托尼烏斯所記載的則是完全不同于毒殺的溫情畫面。在他看來,一個詭計多端的野心家,當然更是一位恪盡職守的賢妻良母。他描述了在奧古斯都彌留之際兩人的甜蜜情意,這位羅馬英雄的最后遺言是“世間唯一還能讓我念念不忘的就是我們的婚姻生活,永別了莉薇婭”,隨后,奧古斯都親吻了莉薇婭,然后咽下最后一口氣。但這個版本似乎并不比有毒的無花果更容易讓人信服。

奧古斯都的遺體火化之后,便被莉薇婭和提比略公開冠上多種榮譽頭銜。莉薇婭和騎士們將奧古斯都的骨灰收集起來,一起護送到圣陵。而且為了神化奧古斯都,莉薇婭還大肆修筑奧古斯都神廟,舉行各種以贊揚奧古斯都的豐功偉績為目的的大型活動。此外,她還精心策劃了一場奧古斯都升向天堂的劇本,她收買努莫里烏斯·阿提庫斯,讓他聲稱自己目睹奧古斯都的靈魂升往極樂。

按照奧古斯都的遺囑,莉薇婭和提比略分別繼承奧古斯都遺產的1/3和2/3。以女人繼承遺產的慣例來講這是一大筆收入,這些財物對于莉薇婭以后繼續保持其政治影響力非常有利。此外,遺囑進一步賦予了莉薇婭“奧古斯塔”的榮譽稱號,以及收養尤利烏斯家族成員的權利。莉薇婭的收養權并沒有改變她的法律地位,但是對提升提比略地位的合法化則頗有助益,提比略原本只是尤利烏斯家族的養子,現在則一躍成為其成員之一。而莉薇婭此后則以“奧古斯塔”之名流傳于世。

公元20年以后,“奧古斯塔”這一稱呼成為此后羅馬帝國皇室女性繼承人的稱號。莉薇婭被授命擔任新設立的奧古斯都祭司,沖撞她即被視為叛逆,同維斯塔貞女一樣,她在履行公務時,享有扈從隨行的殊榮。

有一次,莉薇婭重病痊愈之后,羅馬人民就為她建造祭壇,舉行獻祭儀式。曾有一段時間莉薇婭和提比略的名字共同出現于公文之上。公元24年,莉薇婭甚至可以與享有無比崇高聲望的維斯塔貞女一起坐在劇院享受榮耀,而這些侍奉灶神的貞女,后來卻被莉薇婭的子孫后代踐踏得不值一文。

公元29年,86歲高齡的莉薇婭去世。莉薇婭的國葬典禮相對簡樸一些,典禮之后,她被葬于奧古斯都陵。蓋約在葬禮上致悼詞,同樣也是這位蓋約皇帝,后來執行了莉薇婭遺囑中被提比略刻意忽視的部分。元老院曾提議尊莉薇婭為神,但提比略果斷地否決了這項決議。直到公元42年,莉薇婭的外孫克勞狄烏斯執政,這一提議才獲準通過。

在羅馬帝國的兩位皇帝執政期間,莉薇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最后也終于進入了萬神殿。競技場上安放著一輛繪有莉薇婭肖像的象拉戰車;奧古斯都神廟里也安置著一尊莉薇婭的塑像;女人們都要奉奧古斯塔之名進行起誓,以她為榮耀的各種比賽連續不斷地舉行。

在莉薇婭的訃告中,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塔西佗用一句簡練的評述總結了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這是一位嚴母慈婦,與她丈夫的世故和她兒子們的虛偽相得益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淳安县| 芒康县| 任丘市| 庆阳市| 霍邱县| 门头沟区| 周至县| 汝南县| 秦皇岛市| 城步| 泾阳县| 泽库县| 柘城县| 乌兰县| 威海市| 常山县| 株洲市| 宝鸡市| 秦安县| 神池县| 隆回县| 兰州市| 香港 | 芦溪县| 廊坊市| 葫芦岛市| 应城市| 湖南省| 柏乡县| 彰武县| 大石桥市| 东乌| 喀什市| 黄骅市| 合阳县| 武隆县| 墨脱县| 赫章县| 五莲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