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學布林線指標:短線操盤、盤口分析與A股買賣點實戰
- 李洪宇
- 3415字
- 2020-09-24 12:41:48
1.2.4 具備通道波狀帶作用
布林線指標屬于路徑指標,由上軌、中軌、下軌3個部分組成,且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帶狀通道。其實交易通道、包絡線和平行通道等交易手段的歷史是很長的,在金融市場較發達的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有人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豐富并且有趣,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個研究者叫切斯特·凱爾特鈉,著名的10日均線法則就是他于1960年提出的。當時他寫了一本書叫《如何在商品中賺錢》,書中詳細講解了他的10日均線法則。一提到10日均線法則,現在的投資者可能會以為就是利用10日均線進行交易,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10日均線法則最初的版本其實是一個交易通道。
還有一個人對通道理論也做出了貢獻,他就是理查德·唐奇安。他的方法非常簡單,即利用四周法則形成一個包絡線,突破4周內的最高點時就買入,跌破4周內的最低點時就賣出。請注意,在1周有5日交易時間的框架下,4周就是20日。當時美國有家叫“鄧恩哈哥特”的公司非常有名,他們對理查德·唐奇安的交易通道進行了測試,發現這個方法非常簡明而且效果很好,于是開始大力推薦,由此四周交易法則開始流行起來,著名的“海龜交易法則”就采用了這種方法。
很明顯,約翰·布林格在設計布林線中軌的時候受到了理查德·唐奇安的影響,因此他的布林線中軌選用了“20”這個參數。在這之后,期權市場又有了新的發現,即可以利用波動性構建不同的交易通道。這個發現很好,但是很煩瑣,不過這個發現卻提醒了約翰·布林格,他經過大量測試,發現標準差完全具有自適應的功能,于是他綜合理查德·唐奇安和這個新發現,創造了布林線指標。需要說明的是,布林線指標之所以優秀,就在于其利用標準差設置的帶寬通道可以隨著股價的變化而自動調整位置。正是這種變化使得布林線指標具備了靈活和順應趨勢的特征,它既有通道的性質,又克服了通道寬度不能變化的弱點。帶狀通道揭示了未來股價的波動范圍,與布林線中軌相互配合有助于揭示市場的強弱,同時也規范了股價的波動行為。
對于喜愛使用交易通道的讀者來說,通道不一定完全對稱,但有一點必須滿足,那就是不管何種通道,一定要有一個中心點可以作為參考,否則就難以構成一個通道。
通道波狀帶作用范圍較大,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一是正常市場狀態下布林通道可以規范股價行為;二是利用股價在通道的相對位置判斷當前市場的強弱;三是通道的寬窄可以明確市場的波動性。
我們先看第一點,在正常市場狀態下,布林通道可以規范股價行為。
有權威機構做過統計,在正常情況下,市場有接近2/3的時間是處在震蕩的行情中,即我們俗稱的“箱體”。這個時候,市場有兩類指標表現得最為出色:一類是震蕩類指標,例如KDJ、RSI等指標;還有一類就是以布林線指標為代表的路徑類指標。這兩類指標能表現優異,在于它們本身的指標構成類似于一個箱體。例如KDJ指標,它的上限值是100,下限值是0,指標線在里面運行,非常符合箱體運行的要求。布林線指標雖然沒有嚴格的箱體限制,但它的上下軌道具有自適應性,也滿足箱體的要求,并且因為軌道可以隨股價自行調節,反而比KDJ指標靈活。
圖1-17為正邦科技(002157)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的日線圖。

圖1-17 正邦科技日線圖
常態行情下,股價通常在上軌和下軌限定的區間內波動,圖1-17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從圖1-17中可以觀察到,布林通道運行得很平穩,這說明股價沒有大的波動。在圖中3個方框框定的位置,我們看到股價就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地在布林通道內震蕩,遇到下軌就反彈,碰到上軌就回落。副圖中的KD指標也是在相對高位和相對低位之間進行標準的上下擺動,配合股價形成低位金叉、高位死叉的態勢,交易信號清楚并且準確。
我們再來看一下指數的表現,圖1-18為上證指數(999001)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的周線圖。

圖1-18 上證指數周線圖
在整整7個月的跨度內,上證指數大部分時間都屬于箱體震蕩的行情,這從曲線平穩的布林通道以及走勢規范的K線中都能夠看出來。再看副圖的KD指標,指標曲線完全沒有多余的動作,就是標準的低位金叉、高位死叉,嚴格遵循著指標定義,在箱體內來回擺動。圖1-17、圖1-18都表明,在常態行情下,布林通道可以規范股價的行為。
我們再看第二點,利用股價在通道的相對位置判斷當前市場的強弱。
所謂的強與弱其實都是相對的,在金融市場中,不同的交易品種其實都有各自的周期屬性,因此在不同的時間段內也都有各自的強弱表現。例如,每到勞動節、國慶節前,旅游板塊都會有所表現,同理還有酒店、商品零售等板塊;每到年底,一些涉及重組的上市公司和一些業績不好需要保殼的上市公司都會有所異動;還有就是一旦世界某地發生戰爭造成石油市場動蕩,作為避險工具的黃金類股票也會格外搶眼。由此看來,沒有誰會永遠強,也沒有誰會永遠弱,當前強勢的基石或許正是來自前期的弱勢,而現在的弱勢或許是正在醞釀即將到來的強勢。從這一點來說,布林線指標只表現出相對的強弱,這或許正是它高明的地方。
在布林線指標中,強弱的分界就是中軌,一般的分類是將上軌與中軌之間的區域認定為強勢區,將中軌與下軌之間的區域認定為弱勢區。股價如果多數時間在上軌與中軌之間運行,表示股價現在處于強勢狀態,市場具有參與價值;股價如果多數時間在中軌與下軌之間運行,表示股價現在處于弱勢狀態,市場缺乏參與價值。
我們還是用圖來說明,圖1-19為深物業A(000011)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的日線圖。

圖1-19 深物業A日線圖
可以看到,在圖1-19的左側,股價一直在布林線上軌和中軌之間運行,沒有異常的大起大落,走勢比較平緩,但表現卻非常穩定,技術上十分規范,是典型的有大資金參與的情況,看起來不起眼,但強勢特征明顯。從圖1-19的右側可以看到,該股步入調整,股價大部分時間都在布林線中軌和下軌之間運行,偶爾有所動作但也不能持續,呈現出緩慢下沉的弱勢節奏。
圖1-20為國藥一致(000028)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的日線圖。
圖1-20是一幅股價在強弱之間緩慢轉換的圖。在圖1-20的左側,我們看到股價呈現的是一種弱勢狀態,其特征就是股價一直運行在布林線中軌和下軌之間,很少能突破代表強弱分界的中軌。到了圖1-20的右側,即方框框定部分,我們看到盤面有了積極的變化,股價開始緩慢地由弱轉強,逐漸在布林線上軌和中軌之間運行,偶爾跌破中軌也會在短時間內被拉回,并且均線的方向開始向上,這都表明該股中期趨勢在慢慢地變好。

圖1-20 國藥一致日線圖
最后我們看第3點,通道的寬窄可以明確市場的波動性。
市場的強弱是由波動性決定的,較大的波動性預示著市場的活躍。無論是由強到弱還是由弱到強,不管是大盤還是個股,只要波動性大,強弱之間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進行互換,投資者的機會也相應增多。個人投資者以前之所以偏好中小盤股,就是因為這些股票波動性比較大。那么如何判斷波動性是增大還是減小呢?一是看K線實體的大小,也就是當天的振幅,相對而言,振幅大的股票波動性較大,反之較小;二是利用可以自適應的布林通道來進行觀察。K線如果連續小振幅運行,與之相適應的布林通道就會逐漸收窄,預示波動性在減小;K線如果連續大振幅運行,與之相適應的布林通道就會逐漸加寬,預示波動性在增大,我們的投資機會或許就隱藏在其中。
圖1-21為深南電A(000037)的日線圖,時間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

圖1-21 深南電A日線圖
我們仔細觀察圖1-21中方框框定的部分會發現在這個區間內K線實體非常小,與之相對應的成交量也處在較低水平。這些振幅偏低的K線連續運行,就會造成市場波動性小、布林通道收窄,這樣的市場環境為我們提供的投資機會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嚴格一點說,這樣的市場環境其實已經不適合投資了。
圖1-22為五糧液(000858)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的日線圖。

圖1-22 五糧液日線圖
在圖1-22中我們用垂直線段對布林通道進行了標注,從不斷加長的線段中就能直觀地感受到,布林通道在逐漸地擴寬,表明市場的波動性在增大,這一點從副圖內不斷增加的成交量中也能夠看出來。股價從2019年年初的48元起步,到2019年7月的最高點130.29元(圖中未顯示后續走勢的最高價),股價上漲幅度差不多達到了200%。要知道該股流通盤在啟動時高達1500多億元,如此巨大的流通盤中股價每上漲1分錢都對應著上億元的資金,200%的空間又需要多少資金才可以承載!
布林線指標兼具多重作用,無論是趨勢行情還是震蕩行情,它都可以應付自如、游刃有余,用指標發明人約翰·布林格的話來說就是“布林線指標可以涵蓋市場常態下85%的行情”。如此高效率的指標當然值得我們去應用,或許有的讀者此時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深入了解布林線指標的具體應用。就讓我們進入第2章,學習如何利用布林線指標,幫助我們進行相對完美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