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瑣事

“周泰拜見主公”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AH鳳臺)人。三國時期孫吳武將。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從征劉繇、嚴白虎、王朗等人,數有戰功。

后來,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于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從征黃祖,在赤壁之戰抵御曹操,皆有戰功。后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使他留督濡須,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

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死于黃武中期。其子周邵,亦數有戰功,死于黃龍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繼承了兵權和爵位。陳壽將周泰列為“江表之虎臣”。

“蔣欽拜見主公”

蔣欽(?-220年),字公奕,九江壽春(今AH壽縣)人。漢末東吳名將。早年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平盜賊,遷西部都尉。討會稽賊呂合、秦狼等,徙討越中郎將。又與賀齊并力討平黟賊。從征合肥,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后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蔣欽貴守約,性豁達。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率領水軍入沔水。回軍途中病逝。被陳壽盛贊為“江表之虎臣”。

“徐盛拜見主公”

徐盛(生卒年不詳),字文向,瑯邪莒縣(今SD省莒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早年徐盛抗擊黃祖,因功升為中郎將。在濡須浴血奮戰。劉備伐吳時,徐盛跟隨陸遜攻下蜀軍多處屯營;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戰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后來,曹丕大舉攻吳,吳國依徐盛的建議在建業外圍筑上圍墻,曹丕中疑城之計而退走。黃武年間,徐盛病逝。

徐盛曾獲得君主“大壯”,三國時期僅有張遼、徐盛二人獲此殊榮。他被陳壽盛贊為“江表之虎臣”。其官爵由兒子徐楷繼承。

“龐德拜見主公”

龐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道縣(今甘肅省武山縣)人,原為馬騰麾下武將,在隨馬騰四處征戰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勇冠三軍。馬騰被曹操征為衛尉后,龐德歸屬馬超。馬超兵敗后,龐德隨其一起投靠漢中張魯,而后馬超歸降劉備,龐德仍留在張魯麾下,曹操平定漢中后,龐德加入曹操。

襄樊之戰時,龐德率軍支援樊城的曹仁,在與關羽的戰斗中,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后來,因為暴雨而發生了“漢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災害。關羽趁機率領水軍進攻,龐德連同于禁都全軍覆沒。兵敗被擒后,龐德誓死不降,最終為關羽所殺。后被曹操追謚為壯侯。

龐德經常騎白馬作戰,因而被稱為白馬將軍。

“于禁拜見主公”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郡鉅平縣(今SD省TA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先屬鮑信(曹操的恩人),后屬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敢于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受到曹操稱贊“勝過古代名將”。關羽圍攻襄樊時,親率七軍前往救援。全軍覆沒,被收押在南郡。黃初二年(221年)輾轉返還魏國,最終官拜安遠將軍。被曹丕羞辱,慚恚而死,謚號為厲。

于禁帶軍嚴肅莊重,戰斗中所繳獲的財物從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將領中唯一的假節鉞之人。但于禁常以軍法處理下屬,不得士卒眾心。后世將于禁與張遼、徐晃等合稱為“五子良將”。

“常遇春參見主上!”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AH省BB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杰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國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軍中,年僅四十,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謚號忠武,配享太廟。

“徐達參見主上”

徐達(1332年-1385年),漢族,字天德。濠州鐘離(今AH鳳陽東北)人。[1]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勛。

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并于兩年后攻克平江,滅張士誠。旋即出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后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于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謚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看著站在一旁的十位武將,李瀟心潮澎湃,這些人以后將會為我開疆拓土。

拿出戰隊召喚卡

“召喚戰隊戰魂”

“召喚成功,已存入宿主倉庫,請宿主注意查收!”

這十張卡是李瀟所部王翦,陳到,夏侯惇,夏侯淵等人統一南縣,系統獎勵的。

還有四張高級召喚卡,一張頂級召喚卡!是李瀟在統一南縣后,派人統一南市周邊各縣,并最終統一南市系統所獎勵的!

“召喚人物”

“召喚成功”

“蒙恬參見主上”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瑯琊蒙山(今山東蒙陰縣)人。秦朝時期名將,上卿蒙驁之孫,內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深得秦始皇寵信。秦統一六國后,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監修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秦始皇去世后,中車令趙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導致蒙恬吞藥自殺。曾經改良毛筆,被譽為“筆祖”。

“關羽拜見主公”

關羽(?~220年),字云長,小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今SX省運城解州鎮)人,雅號“美髯公”。漢末三國時期名將。

早年犯事,流落于涿郡,交好劉備、張飛。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授別部司馬,跟隨劉備顛沛流離。徐州之戰失敗,被迫投降曹操。勇冠三軍,號稱“萬人敵”。斬殺袁紹部將,拜偏將軍,受封漢壽亭侯。借故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赤壁之戰后,參與攻取荊州地區,促成三足鼎立。劉備入川后,授假節、襄陽太守,長期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水陸并進,舉兵攻打樊城。水淹于禁七路援軍,威震華夏,迫使曹操一度產生遷都避難的想法。隨著孫權部將呂蒙、陸遜襲取荊州,關羽在與曹操部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敗走麥城,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后,得到曹操表封荊王。蜀漢后主時期,賜謚號“壯繆”。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崇為“武圣”,與“文圣”?孔子齊名,民間尊稱為“關公”,《三國演義》中,名列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張飛拜見主公”

張飛(?—221年),字益德(《華陽國志》作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并稱為“萬人敵”。關羽年長數歲,張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公元196年因交惡曹豹而被呂布所破。呂布敗亡之后,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0年劉備衣帶詔事情泄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徐州刺史車胄。后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投奔袁紹。公元208年劉備于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后,據當陽橋厲聲大喝,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

劉備入蜀后,張飛與諸葛亮、趙云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巴西之戰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在武都之戰中,兵敗而還。劉備稱帝后,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同年,張飛因為暴而無恩,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謚曰桓侯。

“馬超參見主公”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陜西興平),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人,馬騰的兒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而后馬騰入京被封為衛尉,馬超就統領了馬騰的部隊。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對曹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被曹操用離間計擊敗退走,而后聚攏部隊再次攻取隴上諸郡,失敗后依附漢中張魯。

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與劉備軍合圍成都,漢中之戰后聯名上書尊劉備為漢中王。蜀漢建立后,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謚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劉理。有劍術“出手法”流傳后世。

還有一張頂級召喚卡

“陳慶之參見主上”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義興郡國山縣(今江蘇省宜興市)人。南朝梁名將。

出身寒門,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頗受信任,起家奉朝請。普通六年(525年),出任武威將軍,迎接元法僧歸附。遷宣猛將軍,帶兵有方,善撫軍士。大通元年(527年),聯合曹仲宗、韋放會攻打北魏渦陽,迫使渦陽城主王緯出降。大通二年(528年),加號飆勇將軍,奉命護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顥北還。次年,擊敗擁兵7萬、筑壘9座的魏將丘大千。在考城擊敗擁兵2萬的魏將元暉業。五月,連拔滎陽、虎牢二城,長驅直入,護送元顥到洛陽(今洛陽東北)。經歷四十七戰,平定三十二城,所向無前。后來,北魏重兵回師洛陽,元顥的十萬大軍慘敗,陳慶之的梁軍也隨之而敗。最終,陳慶之只身潛返江南。中大通二年(530年),出任司州刺史,參加懸瓠之戰,擊敗北魏潁州刺史婁起;楚城之戰,破東魏孫騰等人。大同元年(535年),與東魏堯雄交戰2次,皆失利而還。大同二年(536年),破東魏侯景,進號仁威將軍。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謚號為“武”。長子陳昭繼承爵位。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弓弩,不善騎馬,善撫軍士,富有膽略,善于籌謀,帶兵有方,是一位深得眾心的儒將。

陳慶之,居然是他,白袍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潜山县| 龙江县| 马公市| 蒙阴县| 新田县| 丹凤县| 藁城市| 阳泉市| 明水县| 淮南市| 建阳市| 桂平市| 通海县| 麻阳| 苗栗县| 孟津县| 罗源县| 石台县| 兴化市| 崇左市| 中牟县| 禹城市| 平乡县| 崇明县| 喀喇沁旗| 中西区| 宽甸| 常德市| 临汾市| 稻城县| 萝北县| 成都市| 宝山区| 兴宁市| 德惠市| 铜鼓县| 奉贤区| 湘乡市| 米泉市|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