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經歷在我的人生中,雖不是最濃墨重彩的一幕,卻是最有人情的一段。
工科生的特質其實在我這里挺突出的,比如處事愛理性分析是否合理,不會感性去看;比如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別人是很難以情為由動搖我的;比如,喜歡權衡得失,而不喜歡為了一時的喜好做得不償失之事;再比如,堅定地認為寫文不是我的人生正道,所以拼命加強工科水平只為重回自己的軌道。
因為這些特質,我最終還是離開了編輯部,離開了溫情大于事業(yè)的地方,去開啟我的工科生涯。
離職那天,肖總擺了一個送別宴,呵呵,這好像是她最慣常的手法。不過,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愿意為你花這筆沒有任何回報的錢。
大家都為我準備了禮物,也準備了一大堆舍不得的說詞。我覺得很對不起大家的是,我當時一點也不感動。論理,我應該感動的,但真的就是不感動。
可能對這些場面上的東西存有偏見吧,覺得太世故,太假。但其實,看起來很假的東西,并沒有你所想像的那樣假。因為,他們真的沒有必要為我這個無名小卒演這場戲。以肖總的身份,也真的沒有必要在她所有員工面前演這一出。
可我當時太年輕,所以對許多感情雖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內化成真正的感動,卻還需要時間來讓自己慢慢體會。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才真正體會到它的難能可貴。它像放在心頭的一塊糖,稍有回顧,便有一絲甜味入心。
這才是他們給我最好的禮物!
年少時,曾經的發(fā)小在離別前一晚感嘆到:自此以后,再見你一面就沒有現(xiàn)在這么容易了。
我當時超感性地回到:你看到天上的北斗星嗎,勺柄從上往下數(shù),第三顆星就是我。
發(fā)小認真地問道:為什么是這顆星。
因為好記呀!
其實哪顆星并不重要,每個人心里會有自己的星星。離職的那天,雖然已經成熟到不會再說這樣的話了,但其實還是想告訴他們,如果偶爾想起我,可以看看天上的那顆星。
它一直在那兒,即使再微小,它也是屬于你的星星,記著你曾給予的善良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