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舉薦
- 重生廢后之錦繡庶女
- 提耳
- 2332字
- 2020-12-25 12:26:58
這一日天氣甚好,惠風和暢,也將青嵐居處的嬉鬧歡笑之語吹就過來,有小丫鬟們手執花鏟,圍在一起栽植新木。陽光由花枝間投射下來,更映著那嬌嫩花色柔美不已。因院中丫鬟照顧的頗為細致,庭中花草長勢也極為喜人,郁郁可愛。班楚心本不甚多喜愛那些花草,但架不住青嵐居里的小丫鬟們覺著院子空曠,眼見府中新移來的鳳仙花開的極艷麗,因而便采了來,以供賞玩。
白苓進來時,便見班楚心正倚坐在歇房窗前,蒔弄著琺瑯彩瓷里的幾株鳳仙。
白苓輕輕帶上了房門,走至班楚心身邊低聲道:“儷妃宮中的汾兒傳信來說,昨兒個夜里是莊妃覲見皇上,將小姐提出的計策獻了上去。陛下大悅,還讓莊妃昨夜夜宿于養心殿。”
班楚心聞言,嘴角已浮現出淡淡的微笑,“這位令寶林,到當真是沒令我失望。”
見小姐面上露出似乎早已預料的表情,白苓不由得疑惑道:“小姐,白苓不明白。”
班楚心望她一眼,隨后潔白的指甲柔柔拂過瓶中盛放的鳳仙,花瓣粉紅的色澤映襯著班楚心的手指,愈加顯的那指頭瑩潤似白玉一般,她淡淡道:“你不明白,為何我提了計策給她,她卻不據為己用,反而要獻策給莊妃,讓她承恩,是嗎。”
白苓不由低頭,“奴婢愚鈍,還望小姐賜教。”
班楚心嘴角含了極淡的笑意,緩緩道:“她如今當務之急確是要引得陛下注意,承沐皇恩不假。可她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寶林,入宮多年一直未有恩寵,若是突然因為獻計立功而令陛下注意,若叫后宮諸人知曉,難免太過矚目。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在后宮之中,最最忌諱的就是太過冒進,引人側目。而如果這個計策是由位分尊貴的莊妃來說,那么那些人即便心有妒意,也不敢有何作為。”
白苓聽著,若有所思,“小姐的意思,那位令寶林現今是假意依附在莊妃的羽翼下,以此尋得庇護,來幫助自己博得陛下的寵愛。”
班楚心滿意的點點頭,“不錯,莊妃受了她的禮,必然也會小小扶持她一把。想必不久,就會有人提醒陛下,他還有位被他拋諸腦后的寶林了。”
班楚心說罷,轉首對白苓吩咐著:“告訴汾兒,還要讓她多多留心著。班鑰蘭那邊也當盡心盡力,能取得她的信任最好,若能如此,于她于我們,都是有利的。”
“還有。”說著,伸手拿過桌案上的妝匣,掀開匣蓋,露出了里面白晃晃,擠擠挨挨擺滿了一層的銀錠子,對白苓道:“將這些也一并包了去拿給她。”
白苓接過妝匣,捧在懷中沉甸甸的頗有重量。她低頭盯了一陣,略帶懷疑道:“小姐真的相信汾兒?她畢竟不是咱們身邊的人,如今又在宮中,看不見抓不著的,難免…”
“放心。”班楚心微微頷首,淺笑道:“她的父母已被我安置在了通州,也有專人照管著,很安全,沒有人會傷害他們。”
班楚心幽幽說著,忽而嘴角微翹,“當然,前提是她聽話的話。”
白苓聞言粲然一笑,“原來小姐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班楚心微微搖頭,“如此并非萬全,她本就是我在通州偶然買下的丫鬟,在班鑰蘭回府之際才趁機安插進去的。她與我并無交情,如今我又以她父母性命相要挾,想她心底必定是與我離心,對我百般戒備的。眼下對我從令如流不過是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就像你說的,她如今遠在宮中,若是有朝一日另尋高枝,以此脫離我的掌控也不是不可能。”
見白苓又露出擔憂的神情,班楚心不由輕笑一聲,寬慰道:“那也只是后話罷了,她如今可是班鑰蘭后帶進宮的人,那位高枝敢用她?況且我許給她的銀錢不少,還答應等她年滿二十便想法兒將她弄出宮中,尋戶有財有勢的好人家,如此一來,她未必不肯盡心為我辦事。”
班楚心幽幽望著瓷瓶里的鳳仙,沉吟道:“我斷她后路,又許她大好前程,相信她若聰敏,必知道該怎么選。”
……
正是夜幕籠垂,安寧靜謐之際,天際月明欲素,那清白的月光被廊角探出的枝葉一遮,便被篩成了細碎的點點明光。
有當值的小太監安靜侍立于殿前,明暖的燭光透過窗紙,打在廊間矗立的赤柱之上,明黃與赤紅相際,孕生出一絲怪異的色澤。
殿外闃無人聲,如此安靜,當值的小太監不免懨懨懶怠。高總管由殿中打了簾子出來,一眼瞧見正立盹欲眠的小太監,登時沉下臉來上前呵斥道:“糊涂東西,御前也是你敢偷懶的地方,還不給我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
那小太監冷不防被訓了一通,忙醒了精神,戰戰兢兢的跪了下去。
高總管瞧著他冷冷一哼,剛要接著罵下去,眼睛余光卻隱隱瞥見遠處似有人影走近。
心下一怔,這個時辰,也不知是哪個宮里的娘娘小主,也不敢怠慢,忙一轉身下了階笑臉迎著。
遠遠見那抹綽約身姿緩緩行來,身量曼妙,身后還跟著名低眉垂目的小宮女。不是莊妃又是誰,高總管急忙上前打了個千兒道:“奴才參見莊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莊妃亦笑,“高公公辛苦,這么晚了,還得隨侍門令。”
“娘娘這話奴才可受不起,這可不是奴才分內的事么。”說罷,一臉恭謹道:“陛下在里面呢,還勞娘娘在此稍候,容奴才進去通報一聲。”
莊妃微笑,“那就有勞高公公了。”
高總管連連說著不敢,忙回身閃進殿中。
殿中有烏沉香綿綿散不去的氣味。裊裊的煙氣緩緩自大殿中央坐落的鳳鳥銜環銅熏爐中飄出,絲絲縷縷的散入殿閣深處,輕煙淡薄如霧,不由令人心神沉靜。
莊妃邁步進去,正見皇帝埋首書案,案頭上是層層疊疊壘放在一起,似乎永遠也批看不完的奏折。
見莊妃進來,皇帝抬首,面上神色是長久伏案透出的疲憊,可那疲憊中卻似夾雜著欣然的喜悅,柔聲道:“你來啦。”
莊妃福了福身子,笑吟吟上前道:“陛下體恤天下百姓,可也要顧著自己的身體。如此案牘勞形,單憂極瘁,若是累壞了自己可怎么好。”
皇帝聞言,面上浮出幾分笑意,更加減退了些疲倦之態,“南邊傳來捷報,江都水患告捷,一應事項也已轉為措置。”說罷微笑,伸出手示意莊妃過來。莊妃面頰頓顯緋紅,含笑上前握住了皇帝伸出的手。
“這都是你的功勞,朕不會忘記。”
莊妃淺笑盈盈,“陛下言重了,法子是馮太醫想的,臣妾不過是個傳話兒的,哪里就有功了。”
皇帝輕聲道:“馮太醫辛勞,朕自會另加封賞,但你的功也不能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