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感覺社會上1970年代生的人特別少?
******
我就是七十年代人,七十年代的人在社會上一點也不少,因為那時候計劃生育還沒那么緊,感覺少有兩個原因:1、混的不好的,當時教育落后,電腦,手機幾乎沒有,電子產品的傳媒工具大多不會用沒有交流的資本,沒法在多媒體平臺上露露臉,機會少,就顯得人也少。2、混的好的,大多在領導崗位,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再加上網上是非多,一個不小心可能幾十年的努力白費了,所以不敢發聲。這樣就感覺網絡世界是年輕人的,當現在80、90后到了這個階段,也會盡量回避的。同時,年輕人有股闖勁,什么事情都干做,什么話都敢說,在多媒體上都很活躍,這樣就造成錯誤的感覺,少,并不是不存在。都在默默的為國家做貢獻呢,誰讓我們是共和國的脊梁呢,誰讓我們上有老,下有小,老牛般的吃力勞作呢,我們就是傳承人,接好班,帶好路,讓80、90后再創輝煌。
對于70年代的人來說,曾經生活的年代教育他們要內斂,現在年紀不小了,先要操心生活瑣事,不可能再出來各種玩耍。而現在出來玩的人,年輕人居多,也不可能會和70年代的人玩得到一塊。于是大家就覺得似乎社會上失去了70年代人的身影。
實際上,70年代的人群當下正是中流砥柱,40至50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不僅在家能說了算,在單位也有很多是骨干,是領導,就算不是的,主要精力也應該在家庭和工作上。簡單來說就是各自活躍的領域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