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又見銷售代表

  • 圖騰蛇杖
  • 麻凡羅
  • 2405字
  • 2021-03-26 19:38:26

循例謝勰七點五十出現(xiàn)在醫(yī)生辦公室門口,等待交班。里面很安靜,零散的幾人來自于不同的組各自守著一臺電腦琢磨病例,卻沒有謝勰所在組的人,也沒有半點要交班的樣子。他只得自己找個地兒,開始給所有人碼日程,雖然都還沒查房。

外科,或者說大多數(shù)外科里,沒人想寫病歷,文字工作沒動手有吸引力,而且手術(shù)才是外科醫(yī)生安身立命之本。于是,此前消化科半天水十余份病歷的速度在這兒是不夠看的,“噠噠噠”復制粘貼,謝勰仿佛看到了那位給他開“上感”診斷的“超速版”老院醫(yī)。

到八點一刻,謝勰大概明白,組里多半都進了手術(shù)室,他被落下了。大主任查房時,謝勰成了那十余床患者惟一的管床醫(yī)生,而從頭記到尾,筆記本上涵蓋了各種醫(yī)囑包括用藥、換藥、拆線、拔管等等。八點半主任查完了整個科室,轉(zhuǎn)個彎就去了手術(shù)室。至于謝勰則又開始搶電腦,別的組開始“霸道”占用了。

外科換藥或者說是更換敷料,一次新奇,二次余味,三次寡淡,······謝勰這是第三十次,進化成老油子。整個過程就一個字兒,快。取一次性換藥碗,撕棉球,倒碘酒,他提溜一雙手套就往病房去。當著患者的面戴手套,這是師兄傳授的心理暗示,給患者塑造一個專業(yè)的形象。

一定要確定患者身份,操作可以不做但一定不能弄錯對象。之前在CCU,某位患者突發(fā)房顫需急救了,醫(yī)生出門通知家屬。一喊床號跳出來倆,那醫(yī)生也沒分辨,對著其中一個年紀稍長的交代病情。對方乍一聽,宛如五雷轟頂,里面躺著他兒子,頓時急的手足無措又哭的稀里嘩啦。口干舌燥講了半天,最后一問人,全弄錯了。旁邊那位一直看戲的年輕人瞬間崩潰,出事的是他爸。

臨床遇到的情況復雜許多,老資歷醫(yī)生好嘮嗑,講起曾經(jīng)一位住院的黑老大。送進來時陪床的是他太太,醫(yī)生按規(guī)矩問這問那。下午探視,來的是另一個年輕的女人,可能是他女兒。醫(yī)生講解病情結(jié)束要簽字,多嘴問了句,才曉得那還是他太太,二太太。黑老大彌留之際要交代醫(yī)囑,前兩位都不在,第三位帶著個孩子進了CCU。忙過了頭,醫(yī)護連患者都可能搞錯,更別提患者家屬了。

謝勰問一遍,又核對了床頭的標簽,確認無誤后三兩下便揭開了染血的敷料。患者創(chuàng)口很清潔沒發(fā)炎,周圍也沒起皮疹。畫著圈圈消毒,三遍后擦干,他便橫一塊豎一塊貼了上去,最后拿膠帶粘牢,怎么漂亮怎么來。患者總會問何時可以拆線甚至出院,謝勰就反問一句啥時候做的手術(shù),然后讓他往后推。具體時間是不會說的,書上講的都是平均,理論是理論當不得實際。到時候教授說的不一樣,也許患者就開始扯皮,謝勰可以拿計算問題擋招。

有多嘴的患者或者家屬熱衷于盯工作牌,或者打探謝勰的身份,謝勰一律扯虎皮——我是醫(yī)生我驕傲。說是本科生,那是不可能的,社會對醫(yī)學本科生有著神奇的鄙視。許多人一聽,這是個本科生,問診不配合,操作不讓做。二大爺似的讓教授來,至少讓主治來,謝勰遇到過很多,也樂得清凈。換主治上手,他多半沒那么好的脾氣。拆線時用力一扯,疼的患者喊出了聲,或者縫線不局麻,尖銳的縫針在肉里捅了個對穿,患者疼的很漫長。

三級查房制度規(guī)定教學醫(yī)院教授必須看患者,但一周次數(shù)不等。同一個治療組,教授管所有患者,有一個便分出去一份精力,有兩個就分出倆。于是,除非患者病得很有研究價值,教授根本記不得那么多。往下亦是如此,有事找管床醫(yī)護是最好的,因為他們的一顆心原原本本地在有數(shù)的患者身上,這里不談其他譬如科研、診療經(jīng)驗方面的問題。

十二點左右,師兄回病房了,瞧見了還在給患者換藥的謝勰,笑著問道:“你怎么還沒下班?”謝勰都懶得回答,如果說之前只是給本組患者換藥,后面就是整個病區(qū)——隨便來個師兄就指揮著謝勰工作,然后謝勰就走不了了。“剛好科室有會,來聽一下。”師兄交代一句,謝勰突然問了一句:“那有飯嗎?”這次師兄也不出聲了。

這次來的銷售代表是賣器械的,沒帶飯,二話不說直接上貨。德國造的長鑷,足以為主刀延長前臂長度的工作深度,尤其是在肝移植手術(shù)中需要探入腹腔時,是十足的利器。當然造價也不菲,8萬。后面四個零沒錯,就是萬字結(jié)尾。教授上手試了試,扔了,8萬的鑷子還入不了他的眼。

手術(shù)臺上有許多被“小看”了的手術(shù)器械,越是不起眼越不簡單。縫針,呈圓弧形,針尖分三角或圓形兩類,主要用途便是刺穿皮膚連接創(chuàng)口兩側(cè)。人的皮膚不容易刺穿,針尖承擔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進針角度略有傾斜沒做到垂直,用力便會分散,更多的力便會作用在圓弧上。醫(yī)學生練手用的縫針時常會有斷裂、彎折,甚至是尖端刺入模擬皮膚后斷裂,這是質(zhì)量很次的表現(xiàn)。手術(shù)中用的縫針必須顧全剛性和韌性,能夠承擔足夠大的壓力而不會彎折但又不至于斷裂,這對針的材料和制造工藝有很高的要求。

與縫針配套的縫線更是“深藏不露”。過去外科打結(jié)有一種叫做“外科結(jié)”的打法——多繞一圈用以避免打結(jié)滑脫,如今大多不用了,因為縫線上開始“長”倒刺;過去即使是張力較小的創(chuàng)口縫合都必須打結(jié),愈合后又得拆線,如今大多也不用了,因為縫線不僅有倒刺還可以被吸收;過去皮內(nèi)連續(xù)縫合很難完全實現(xiàn),而且拆線很難,如今······有些教授很可愛,用到這種縫線時,能省則省——可以單純間斷縫合的絕不用連續(xù)縫合,一點一點的可以節(jié)約不少,因為就那么一根細細的縫線,800元左右。

而長鑷這般大家伙,在外科醫(yī)生手中更是用出了新花樣。電凝刀刀頭往長鑷上一碰,鑷子尖端夾住的微血管便“滋滋滋”地凝血了,很多時候這種導電產(chǎn)熱的用法比電凝刀本身還要普及,不過這對長鑷的質(zhì)量要求極高。在使用過程中,鑷子本身便會沾上各種體液,甚至持鑷子的手哪怕戴著橡膠手套也沾染了導電物質(zhì)。一旦鑷子導電性分布甚至產(chǎn)熱傳熱出現(xiàn)問題,可能電凝刀作用的都不一定是患者,而是醫(yī)生。長鑷是重復使用器械,在醫(yī)院一般需要進行高壓蒸汽滅菌,一次、兩次、三次······長鑷的使用年限是直到它“不堪重負”為止。在這反復的消殺當中,鑷子本身難免發(fā)生細微的改變,于是使用時間越長,鑷子的韌性會減弱,甚至本身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形變,最后夾合力不足難操作。質(zhì)量優(yōu)劣,在實際實踐中產(chǎn)生的后果天壤之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兰考县| 章丘市| 泽普县| 河北区| 兴隆县| 五峰| 南郑县| 屏山县| 上思县| 吉安县| 建瓯市| 无极县| 喜德县| 常德市| 六枝特区| 凤城市| 彝良县| 三明市| 乐至县| 昌图县| 砀山县| 股票| 三门峡市| 如皋市| 宜宾市| 巴彦县| 凌云县| 大理市| 新晃| 嘉鱼县| 措美县| 古交市| 启东市| 巴林右旗| 乃东县| 黄平县| 西安市| 梁河县| 云安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