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五十八.王莽的平叛之策

新朝從建立之日起,老天就不再給面子,各地災荒不斷,王莽的新政改革,又動了地主等有產階層的利益,各地零零散散的叛亂此起彼伏,王莽在地方上主要采取“以軍領政”來平定叛亂。

“以軍領政”就是文官的“七公六卿”,領政的文官都兼稱將軍,監督地方官吏,以便穩定地方治安。“以軍領政”簡單的說,就是地方的軍事一把手是文官,更直白一點就象我們現在的“政委負責制”。

為了防止地方做大,王莽對“以軍領政”的文官做了一系列的限制。地方文官調動軍隊,必須向朝廷請示,朝廷批復后發以虎符才可調動軍隊,沒有發給虎符而擅自調集軍隊者,死罪。同時,對郡,州的軍隊的范圍也有明確規定,在朝廷沒有明確授意情況下,擅自跨境出兵也是死罪。

在給“以軍領政”的地方官戴上緊箍咒后,地方官老實到是老實,不過也給叛亂分子留下了有乘之機,就象現在“金三角”掃毒,你這個國家打我,我就往另一國家跑,跑過邊境線你就干瞪眼,明明就在你前方,你卻不能動他一刀一檢。

只有北海太守田況一向果斷勇敢,他發動年齡在十八歲上以上的民眾四萬多人,發給他們庫存的武器,把軍令刻在石碑上向他們宣布。樊崇等聽說了,不敢進入郡界。田況自動彈劾自己,王莽責備田況:“沒有發給虎符而擅自調集軍隊,這是擅動干戈,這種罪過與耽誤軍事調動一樣。因為你自己保證一定捉拿消滅盜賊,所以姑且不予處分。”后來田況自動請求越過郡界攻打盜賊,他所攻擊的盜賊都被打敗了。

田況算是新朝少有的剿匪獲得成功的官員,王莽見其剿匪干得不錯,命令田況代理青州和徐州兩州牧的職務。

好在田況違令后獲得了大勝,王莽也需要鎮壓農民叛亂的勝利,不然等待他的就是死罪。

在對“以軍領政”的文官進行諸多限制的同時,王莽還設置專職官員,負責監督地方。

公元10年,命中郎將、繡衣執法各五十五人,此外還在內置司命軍正,外設軍監十二人。分別駐守大郡,監督地方。中郎將不僅涉內政,兼有對外職責。王莽所封的太子四友,就有中郎將廉丹,由此可見中郎將在新朝官僚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新朝初年,正規軍主要負責對外作戰,地方兵則負責當地的治安。將地方的治安交由地方負責,由當地的文官長官自行招兵,練兵。政府則負責正規軍,想以此減少國家的軍事開支。在最初農民武裝反抗不強烈的初期,王莽都沒有讓朝廷正規軍參與地方鎮壓,哪怕國內已經有了大范圍農民鬧事的苗頭,王莽仍讓正規軍去北方抗擊西域和匈奴。一直到綠林軍和赤眉軍成了氣候,王莽才讓正規軍掉轉槍口,參與地方平亂。

地方軍前期就是維護地主的治安,后期則全部變成了此起彼伏的農民武裝叛亂。以“以軍領政”的文官作為地方軍隊的最高長官,其初衷是防范于軍隊的叛亂,是為了杜絕將國家武裝力量變成私人武裝,但這樣做也會降低軍隊的戰斗力,宋朝便也是這樣。

這在應付地方的小打小鬧上還是很起作用,但公元20年起,四方盜賊越來越多,單靠地方武裝力量已經捉襟見肘,平叛多不理想,王莽開始對“以軍領政”產生了質疑,又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馬之位,賜諸州牧號為大將軍,各郡的卒正、連帥、大尹為偏將軍,屬令為裨將軍,縣宰為校尉,相當于從省到縣都以文官作為軍事首領,以此強化”以軍領政”。

沒有信仰,簡單的抄襲永遠不能獲得成功。”以軍領政”永遠起不到政委的作用,地方軍隊無法形成向心力,無法形成強大的戰斗力。

加之”以軍領政”后,文官成為了地方上的軍政一把手,“一言堂”更容易造成貪官、昏官、庸官在地方胡作非為,擾亂地方行政,破壞新朝政府的形象,這種人一多,就讓老百姓徹底對新朝失去了信任,”以軍領政”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公元22年以前,地方治安勉強還行,只在公元11年并州、平州發生民變時,才派著武將軍逯并駐守平亂。

隨著國內暴亂的升級,以及對外戰果的不理想,王莽將正規軍逐漸轉移回國內,投入大量的兵力進行平叛。

公元22年,派司命將軍孔仁駐守豫州,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平定荊州,征剿綠林軍。

同年,先命大將景尚、王黨率軍兩萬,前往青、徐二州,增援北海太守田況,四月,又增派更始將軍廉丹、太師王匡,遣10萬大軍,共剿赤眉軍。

公元23年王莽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號,號曰“九虎”,率領北軍精兵數萬人前往關東平亂。

這些都是軍事上的調度安排,而政治上卻鮮有作為,沒有從暴亂的起因著手,沒有出臺好的政策,瓦解分化暴亂的災民。隨著近10年的對外戰爭,國庫已被掏空,國家也沒有實力保證軍隊的正常開銷運行,平叛的軍隊又不能搶政府,只好去搶老百姓,這又把一部分人推向了反叛隊伍,此消彼長,叛軍越繳越強。

新朝是漢朝的底子,漢武帝時期的驍勇善戰,漢武帝時期的騎兵突擊,短短100年時間消失殆盡。對外戰爭鮮有勝績,對內平叛也捉襟見肘。

這時的新朝,還沒有遠離西漢的影響,舊王朝的劉氏宗親,王公貴族復辟的思想一直沒有停息,當農民武裝達到一定規模后,政治的投機者就會參與其中,慢慢的接掌領導權,斗爭的性質也從災民活命,轉變成了爭奪個人和小集體的利益。而隨著這群人的加入,災民武裝戰斗力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一個鼎盛王朝武力值達到最高點后,往往要沉寂很長一段時間,也應了盛極必衰這一老話,元朝、法國就是鮮活的例子,中外歷史,莫不如此。西漢的漢武帝,那是整個大漢王朝武力的巔峰,隨后逐漸呈下降趨勢,新朝是和平禪讓建立的,整個軍隊沒有經歷血與火的洗禮,沒能培養出自己的將軍,自己的戰神,綜觀新朝一朝,能打,算得上名將的真找不出來,若新朝的軍隊能戰,在綠林軍與赤眉軍初期幾下就收拾了,或是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大勝,新朝都不會陷入困境,這也算是天不佑新朝吧!

你仔細閱讀歷史,你會驚奇地發現上天并沒有完全拋棄王莽,他也給王莽捎來了平叛之策,可惜,王莽置若罔聞,放棄了上天給他的好機會。

《漢書》中記錄翼平郡連帥,北海太守、探湯侯田況上奏王莽的一封奏折,田況在奏折中寫道:“況上言:“盜賊始發,其原甚微,部吏、伍人所能禽也;咎在長吏不為意,縣欺其郡,郡欺朝廷,實百言十,實千言百。朝廷忽略,不輒督責,遂至延蔓邊州,乃遣將帥,多使者,傳相監趣。郡縣力事上官,應塞詰對,共酒食,具資用,以救斷斬,不暇復憂盜賊、治官事。將帥又不能躬率吏士,戰則為賊所破,吏氣浸傷,徒費百姓。前幸蒙赦令,賊欲解散,或反遮擊,恐入山谷,轉相告語;故郡縣降賊皆更驚駭,恐見詐滅,因饑饉易動,旬日之間更十余萬人,此盜賊所以多之故也。今洛陽以東,米石二千,竊見詔書欲遣太師、更始將軍;二人爪牙重臣,多從人眾,道上空竭,少則無以威示遠方。宜急選牧、尹以下,明其賞罰,收合離鄉;小國無城郭者,徙其老弱置大城中,積臧谷食,并力固守。賊來攻城,則不能下;所過無食,勢不得群聚;如此,招之必降,擊之則滅。今空復多出將帥,郡縣苦之,反甚于賊。宜盡征還乘傳使者以休息郡縣;委任臣況以二州盜賊,必平定之。”莽畏惡況,陰為發代,遣使者賜況璽書。使者至,見況,因令代監其兵,遣況西詣長安,拜為師尉大夫。況去,齊地遂敗”。

在奏折中,田況詳細分析了農民叛亂成事的原因,朝廷平叛失敗的原因,盜賊突然增多的原因,以及獲勝的策略。

田況對王莽分析了農民叛亂成事的原因:盜賊剛起事,他們的基礎很薄弱,當地的治安官吏和鄰里相保的伍人就能捉拿得了。責任在于縣府主要官吏不在意,縣欺騙郡,郡欺騙朝廷,實際上有一百人,只說十人,實際上有一千人,只說一百人。朝廷忽略,不及時進行督察,給予責罰,終于發展到蔓延幾州。

朝廷平叛失敗的原因:當農民叛亂升級后,朝廷才派遣將帥,多派出使者,層層督促。郡縣忙著服事上司,應付責問檢查,供給酒飯,準備物資和費用,來解救自己的死罪,沒有工夫去憂慮盜賊和辦理公事。將帥又不能親自率領官兵去沖鋒陷陣,一交戰就被盜賊打敗,士氣逐漸低落,徒然耗費了老百姓的錢財。

盜賊突然增多的原因:盜賊前次幸而得到了赦免的命令,盜賊本打算解散,有人反而加以截擊,他們惶恐地退入山谷,輾轉相告,所以各郡縣已經投降的盜賊都更加驚駭,害怕被欺騙和消滅,由于饑荒時期人心容易動搖,十來天的時間,又是十多萬人,這就是盜賊所以眾多的緣故。

獲勝的策略:應當迅速在州牧、大尹以下挑選官吏,明確規定對他們的賞罰,讓他們收集分散的鄉聚和沒有城堡的小封國,把它們的老弱居民遷移安頓到大城里,儲積糧食,合力堅守。盜賊來攻城,就不能攻下,所經過的地方沒有糧食,勢必不能群集。這樣,招撫他們,他們就一定會投降,攻打他們,他們就一定會反抗。田況采取的這一招,就如同蘇聯時期朱可夫元帥采取的“堅壁清野”一個戰術,就是讓敵人無法獲得補給,自己拖跨自己。況且這是你自己的臣民,不是外族敵人,只要能生活下去,不責罰他們,對其進行招撫,能好好地生活,誰愿干殺腦袋的買賣,如果逼急了,狗急跳墻,反而會引發強烈的反抗,事與愿違。

同時建議王莽應該把乘坐傳車的各位使者全部召回,讓郡縣官民得到休息。如今白白地再多派出將帥,地方官民會害怕他們,反而比害怕盜賊還厲害,這樣反而不利于地方官員平叛。

在提出建議的同時,田況還指出了王莽的錯誤做法,他說:我看見詔書,說要派遣太師和更始將軍前來,他們兩人是權貴的武臣,一定會帶很多人員,現在洛陽以東地區,米價每石值兩千錢。沿途民窮財盡,將無法供給,而如果隨從人員太少,又無法用來威震遠方。與其這樣,還不如不派遣王匡和廉丹來,繼續以地方官員按“堅壁清野”的方法進行剿匪。

田況在分析完后,還積極請戰,請求王莽能把平叛重任交給他,“陛下把平定兩州盜賊的任務委托我,我一定能夠平定”。

哪怕我們今天站在上帝的視角來看,田況的分析都言之有物,句句在理。在當時的情況下,你甚至找不出比這更好的平叛之策。可惜,王莽浪費了上天給他的這唯一的機會。

王莽畏忌、厭惡田況,對他抵觸朝廷派遣王匡,廉丹大軍一事心存芥蒂,悄悄地派出了接替他的人,將其招回長安,明升暗降,任命他作師尉大夫,遠離了平叛一線。

田況走了以后,山東的局勢便更加惡化,王匡,廉丹進入山東后,果不出田況所料,動搖的農民軍又重新緊緊的抱成了團,徹底沒了生的希望,造反的農民只能拼死抵抗。而王匡,廉丹大軍的不收斂,加大了普通百姓和基層官員的負擔,也逼迫一部分加入了叛亂行列。

此消彼長,王莽沿著錯誤的平叛之策越陷越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北票市| 湖南省| 根河市| 五台县| 大姚县| 穆棱市| 黔东| 苏尼特左旗| 铜鼓县| 新疆| 文山县| 通城县| 新竹市| 响水县| 梓潼县| 黄陵县| 泰州市| 晋江市| 隆德县| 岱山县| 开封县| 新龙县| 当雄县| 洪洞县| 天台县| 武夷山市| 化州市| 红河县| 开平市| 武城县| 东源县| 肥东县| 瑞安市| 涞源县| 正镶白旗| 灌云县| 凉城县| 阿尔山市| 泾阳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