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

  • 漢末多少事
  • 勤奮的圓珠筆
  • 2092字
  • 2020-10-19 22:27:29

“不知先生此番前來有何見教?”胡昭既然能在這里等上自己一個月,肯定是有事的。

既然能等一個月,未必就不能讓他留下更久,尤其是在聽說他身處王佐境之后,張佑的欲望更加強烈。

胡昭從袖中掏出兩本書,正是張佑用活字印刷的來的產(chǎn)物。

不消得胡昭細說,張佑心中已經(jīng)明白了一些,說起來,此時的自己,除了這個之外,也并沒有讓這位大佬等上一個月的資格。

果然,胡昭開口問道:“此物可是你所著?”

“不錯。”

“不知抄書一本需要多少時日?”

這個年代,大多用的是毛筆,書寫速度并不快。

像糜竺這樣的一冊書,認真抄的話,估計起碼也需要十天半個月的功夫。

張佑開口道:“半日足矣。”

張佑說的半日,是在刻完字的情況下,單單排版到裝訂完成的時間。

當然,無論印哪本書,字總歸只有這么多,活字印刷中,這些漢字也是可以反復(fù)運用的。因此,張佑說的時間并無半點夸張之處。

盡管胡昭心中早已經(jīng)有了猜測,聽到張佑的話,依舊倒吸了一口涼氣,但他的震驚還未結(jié)束。

“一本需要半日,同一冊書,抄一百冊,也只要一天。”

“家有藏書數(shù)車,皆是孤本,可否借縣長之手抄錄數(shù)份,作為回報,縣長可自留一份。”

胡昭是個君子,因此有什么說什么,他為著書而來,不過并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那些他手中的孤本。

在他看來,一冊書總歸容易遺失,誠如當年始皇焚書坑儒,若是在各地都有藏書,又豈會蒙受如此之大的損失?

不同于糜竺,糜竺有私心,而他完完全全是為了盡可能的給后世留下一些精華的東西。

依靠自己一人,又實在杯水車薪。

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糜竺的書,他料定一定存在著他不知道的著書之法,自然是喜出望外。這才不遠千里來到了這里。

在他看來,他開的條件也算得上誘人了。

畢竟在這個年代,書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是一份巨大的財富,尤其是他自己的藏書,能被他所收藏的書,更是本本精品。

老實說,張佑對此確實是沒什么概念的,在后世,不是沒有書讀,而是書多的讀不完。

他理解不了書這個字在這個時代所代表的巨大意義。

張佑不理解,不代表徐庶不理解,此刻他聽的已經(jīng)是兩眼放光,恨不得馬上替張佑答應(yīng)下來。

張佑并不需要這些書,相比之下,他更希望將胡昭留在身邊。

徐庶的表情他看在眼里,或許在當世的任何一人看來,這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張佑算得上是一個很實在的人,他做不到胡昭這樣無私。但這并不妨礙他尊重這樣無私的人,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并不介意盡可能的幫他一把。因此,盡管他并不覺得那些書對他有什么大用,依舊開口答道:“既然先生是元直的老師,此事也不過舉手之勞罷了,佑自當盡力。”

要留下胡昭,他還有別的辦法。

“不過佑心中有惑,可否請先生教我?”

張佑同意胡昭的交易,他自然是心情大好,少年人能好好學習,不懂就問,也不是個壞毛病,胡昭當即說到:“老夫知無不言。”

“敢問先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此話何解?”

胡昭微微皺眉,他博覽群書,這種事情也遇到過不少:“此話根據(jù)斷句不同,意思也有所差異,若要問著書之人的真正意圖,卻是無人可知了,千人千面,一書千人看,其意也會多有不同。”

這是一句在后世很有名的斷句。根據(jù)標點的不同使用,也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意思。

第一種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而第二種則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得不說,胡昭的解釋有一定的道理。但追根到底,書的存在是為了傳遞一股精神,一種信念,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許確實是莎士比亞心中所愿。哈姆雷特是天使,莎士比亞希望讀者在他頭上套上各式各樣的光環(huán),但絕不希望會有人說他是個惡魔。

而張佑之所以拋出這個問句,恰恰就有著天使與惡魔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

他并非是為了從胡昭手中得到答案。

張佑開口說道:“古人之言多歧義,佑心中有惑,故閑暇之余也常常鉆研,如今倒也有些見解,所謂‘古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張佑借用了《阿房宮賦》中的一句話,大意是古人沒有斷句,導(dǎo)致了如今我們讀他們書的時候多生歧義,我們知道不斷句會有歧義,依舊不斷句,也會讓我們的后人對我們寫的書產(chǎn)生歧義。

胡昭聽懂了,在他看來,張佑能有抄書之法,已經(jīng)是利在千秋。沒人比他更清楚斷句的重要性,如果在斷字上面還能有研究,后人稱他為圣都不為過。

“此話當真?”

“當真。”

其實早在幫助糜竺著書的時候,張佑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漢末的人并沒有標點符號這個東西。

有時候張佑甚至覺得古代能讀書的人,以他們的聰明勁,在后世讀個清華北大不成問題。

沒斷句不說,還崇尚微言大義,真真正正的每一個字都要靠猜。

“有此妙法為何不流傳于世讓世人盛贊?”

“小子人微言輕。”

“我愿為你正名。”

張佑沉吟了一番,繼續(xù)開口說道:“先生可愿助我,我愿以斷句之道相傳。”

他并不需要這個名聲,相比之下,他更需要一個王佐之才的輔助。

胡昭的回答讓他驚訝:“老夫這一命若是能換來世人的斷句之法,不說區(qū)區(qū)認主做仆,即便赴湯蹈火亦是在所不辭。”

說罷,他竟起身下拜:“孔明見過主公。”

這比張佑想象中來的更為簡單,只是不知為何,他竟然生出了一股慚愧。

這或許就是欺君子以方,而恰恰,自己卻是做了那個小人。

張佑起身,同樣下拜:“佑心中有大志,故出此下策,先生品行高潔,佑自不敢以主事,愿拜先生為師,望先生不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赣榆县| 屏南县| 仙桃市| 柳州市| 固镇县| 五华县| 承德县| 简阳市| 越西县| 卫辉市| 洛浦县| 万载县| 开鲁县| 桑日县| 菏泽市| 囊谦县| 伊金霍洛旗| 八宿县| 临沂市| 昌吉市| 巴彦县| 平顶山市| 巩留县| 女性| 西丰县| 荆门市| 凤冈县| 嘉黎县| 玛曲县| 五峰| 五原县| 宁波市| 仪陇县| 犍为县| 台安县| 饶阳县| 乌什县| 连平县| 汶上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