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空調的型號編制、銘牌與主要參數
一、空調的型號編制
為了能夠一眼就辨認出空調的結構特征,了解空調的編號特點對于選購和維修空調是十分必要的。
1. 國產空調的型號編制
國產空調的型號按GB/T 7725—2004標準編制,一般由8個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含義如圖1-10所示。

圖1-10 國產空調型號編制
表1-1 空調的功能代號與含義

注:特殊代號由工廠自行規定,因此本表僅作參考。
表1-2 房間空調的分類及結構類型代號與含義

市場上的空調種類繁多,產品不斷更新換代,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空調型號編制的特點,下面通過一些典型的空調型號進行介紹。
海爾KFR-35型,表示該空調是熱泵分體式空調,其制冷量為3 500W。
格力KFR-32GW型,表示該空調是熱泵、壁掛分體式空調,其制冷量為3 200W。
春蘭KFD-70LW型,表示該空調是電熱落地分體式空調,其制冷量為7 000W。
海信KFR-26GW/BP型,表示該空調是熱泵、壁掛分體式變頻空調,其制冷量為2 600W。
長虹KFR-28GW/BP型,表示該空調是熱泵、壁掛分體式變頻空調,其制冷量為2 800W。
2. 國外空調的型號編制
國外空調的型號編制多沒有統一標準,由生產廠家自己進行編制,表1-3給出了典型日本空調型號開頭字母的含義。
表1-3 典型日本空調型號的編制

二、空調銘牌及主要參數
1. 銘牌
每臺窗式空調、分體空調室外機的背后都有一塊銘牌,對空調的供電范圍、額定功率、制冷劑種類、制冷劑注入量、制冷量、制熱量、循環風量、生產日期和編號等參數進行了詳細的標注,每項參數均有指定含義,不僅為用戶購買空調提供幫助,而且能夠幫助維修人員排除一些故障。典型的空調銘牌如圖1-11所示。

圖1-11 典型的空調銘牌
2. 主要參數
下面對銘牌上的主要參數進行介紹。
(1)額定功率
空調的額定功率也稱為輸入電功率、耗電功率,是指空調在工作時所消耗的電功率,單位是瓦(W)或千瓦(kW)。
(2)制冷量
空調工作在制冷狀態時,每小時從室內吸收的熱量為空調制冷量,單位是W。
提示
雖然制冷量的單位W與空調額定功率的單位W相同,但兩者的含義卻截然不同。
比如,有一臺空調的制冷量為2 800W,而它的輸入電功率卻不足1 000W。
另外,有的維修人員將匹用作制冷量的單位。該單位是一個俗稱單位,是由功率的單位“馬力”轉變來的,現在已被廢除。許多維修人員將制冷量低于2 200W的空調俗稱為小1匹,而將超過2 600W的空調俗稱為大1匹。
(3)制熱量
空調工作在制熱狀態時,每小時為室內提供的熱量為空調的制熱量,單位也是W。
由于空調銘牌上標注的制熱量是在室內溫度為21℃,室外干球溫度為7℃、濕球溫度為6℃時測得,所以當用戶所在地區環境溫度低于室外測定值,或室內溫度高于室內溫度測定值時,空調的制熱量會相應降低。
提示
所謂干球溫度是指利用溫度計測量空氣溫度時,它的球部在干燥狀態下測得的溫度值。所謂濕球溫度是指利用溫度計測量空氣溫度時,它的球部在包裹潮濕的棉紗狀態下測得的溫度值。
(4)循環風量
循環風量是指空調在新風門(進風門)和排風門完全關閉的情況下,每小時流過蒸發器的風量,也就是為室內提供的風量。循環風量通常用G表示,單位是立方米/小時(m3/h)。
(5)除濕量
除濕量是指空調工作在制冷狀態時,室內的濕空氣每小時被蒸發器凝結的冷凝水量,也就是每小時從室內排出的水分量。除濕量通常用d表示,單位是千克/小時(kg/h)或升/小時(L/h)。
(6)性能系數
空調的性能系數也稱能效比和制冷系數,是指空調單位額定功率時的制冷量,即能量與制冷效率的比率。能效比通常用EER表示,它是“Energy and Efficiency Rate”的縮寫。
(7)噪聲指標
噪聲指標是指空調運行時產生噪聲的大小,單位是分貝(dB)。
提示
由于整體式空調的壓縮機、散熱風扇都安裝在室內,所以噪聲大一些,為54dB左右。分體式空調將壓縮機、散熱風扇安裝在室外,所以噪聲小一些,一般為43dB左右。而變頻空調因采用無刷電機,并且具有軟啟動功能,所以噪聲更低。
(8)環境溫度
空調的工作環境溫度也是一項重要參數。冷風型(單冷型)為-18~43℃,環境溫度過高時不能正常工作;熱泵型為5~43℃,低于0℃時不能正常工作;熱泵輔助電加熱型為-5~43℃。
提示
大部分空調在上述環境之外的一定范圍內也可以運轉,但制冷、制熱效果會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