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連日乘車旅行太過疲勞,一睜眼已經是早上六點四十多了,早已過了日出的時間,干脆繼續多睡一會兒。
我們在尤金住的這家旅店不包早餐,早晨干脆就將昨晚煮的飯燙燙吃,很舒服。吃過早飯后收拾好一切,到前臺結帳,于八點三十五分出門。
值得一提的是,結帳時前臺的亞裔小姑娘,見我四處拍照,直接用中文問我:“你是中國人吧?”出門這么久忽然又聽見了鄉音,我很開心的沖她笑著點點頭。酒店的大廳四周裝飾的油畫很有特色。可惜雖然心中一直想著卻還是忘記拍下那張曠野里的紅帳篷的油畫,紅色的帳篷和綠色的草地,對比非常鮮明,筆觸有點象梵高的向日葵,充滿動感,給人強烈印象。廳里還有人在彈奏鋼琴,使這個有點炎熱的早晨清涼了不少。
按著事先在谷歌地圖上設好的線路,一路十分順暢,很快就到了Koosah Falls的所在地。看看修建得有些粗糙的道路和緊鎖的木欄門,心想是否來早了。將車停在路邊,我下車在周圍轉了轉,找不到任何標識,只好想著放棄它奔下一個景點Sahalie Falls,之前在地圖上查過,兩個瀑布距離很近。
果然,幾分鐘后就來到了Sahalie瀑布。這里如以往的景點,不僅有個停車場,還有地圖指示牌。此時已經有兩、三輛車在此,瀑布的水聲也很響。
高興地拎著相機順著水聲跑過去,不遠處就來到了觀瀑臺,迎面就看到一大股清洌的水傾瀉而下。瀑布落差并不高,但水勢頗大,聲音極響,很有氣勢,而且因為光線的緣故,在落瀑與水潭相交之處有一道彎彎的七色彩虹斜跨在當間,就如一只漂亮的發夾卡在這瀑布的發絲之上,甚是可愛。
我用相機拍過了又用手機的慢門APPS拍。之后心中想著Koosah Falls應該就在不遠的地方,順著瀑布落下形成的河流在密林中沿棧道向下走,不遠處真的還有一處瀑布,不如shahalie瀑布那么氣勢恢弘,但細密密的一排。不遠處的河床有一些落差,形成了一個水的大臺階,如舞動的透明綢緞。
怕先生等的時間太長不放心,趕緊拍完照片就匆匆離開。在停車場看地圖的說明,這里確實是個不錯的可以遠足的地方,再向下走,河面漸寬形成一條大河。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再來。
其實Koosah和Sahalie這兩個瀑布都在McKenzie Hwy路(也就是126號公路)邊上,是自駕時大家都會停下來看看的景點。它們座落在小瀑布山區(Cascade Mountain)的馬更些河(McKenzie River)上。這兩個瀑布離得很近,一條四公里多的環形山路將它們連接起來,這山路一邊是湍急的馬更些河,一邊是茂密的高大森林。
Koosah Falls落差大約21米,瀑布傾瀉到下面的一個深潭里。Sahalie Falls落差約30米,巨大的水量越過一道天然的熔巖水壩噴薄而出,然后順著河流一路向下奔騰遠去。這里曾是一部迪斯尼電影“Homeward Bound”的外景地,觀瀑臺離路邊的停車場還不足30米,而且殘障人士的輪椅都可以抵達。
2020年九月初,這附近的社區因為受Holiday Farm Fire山火的影響,不少房屋都化為灰燼,遭災的人們無家可歸,很難想象這美麗的山水被大火焚燒后的景象。據說這次的山火除了因為天氣干燥、高溫無雨和風大等因素外,新冠病毒的肆虐讓人們更多地選擇到戶外聚會,燒烤、野炊,人們的粗心大意也是造成山火四起的重要原因,以至于從俄勒岡州到華盛頓州,甚至連遠在加拿大的溫哥華等地都數日看不到藍天,太陽也總是被籠罩在灰黃色的煙霧里,如一塊圓圓的血色印記掛在毫無生氣的天空里。
雖然大自然有很強的自愈能力,但人們也該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教訓,希望以后還有機會能再見到這些青山和綠水。
看完瀑布繼續上路,向今天的主要景點史密斯巨巖公園(Smith Rock Park )進發。一路上依然繼續欣賞著這沿途的山川美景。美國的土地上盡是大片的綠色草地,不時有牛群或馬群在其間悠然自在的享受這陽光和肥美的青草。
快到目的地時,我看到遠處的草地上突然出現不同以往的動物,急忙讓先生在路邊空地上停車,自己拎著相機跑下去看:
這是一群似羊但又非羊的動物,散布在正灑著水的綠色草地上,正悠閑地吃著青草。它們有黑色、淺棕和深棕色的,但大多是灰黃色。它們的身形和綿羊差不多大小,兩只耳朵支楞著,大大的眼睛,臉象是長了圈絡腮胡子的駱駝。大概是剛被剪了毛不久,身材顯得纖細,四肢上則象是穿了四只長統鞭,神情呆萌萌的,可愛極了!我隔著圍欄舉起相機拍攝,沒想到竟有一只幼“羊”緩步向我走來。它瞪著一雙長睫毛的大眼睛,已經離我很近了,才站住,好奇地望著我,神情看似有些羞澀,卻又極為友好。其間另一只體形大點的“羊”,似乎是它的母親不放心,也走了過來,兩只“羊”就那么相對立在不遠處,定定地扭頭望著我。我心中按耐不住欣喜,舉著相機一陣狂拍,超級可愛的小動物!
因為趕時間,拍完后戀戀不舍地離去。到車上把照片分享給小女兒看,她淡定地告訴我這動物的英文名字叫Alpaca,在記憶里搜索了一遍,沒有什么印象。不過回家后谷歌了一下,才知道這是羊駝,也可以叫駝羊。它們的聽覺很靈敏,性情很溫順,膽子小,但有時也會發脾氣,知道什么是痛苦。若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能象駱駝那樣從鼻子里噴出分泌物,還會向別的動物臉上吐唾沫,以此泄憤。它們還有一個頗為奇特的俗名:草泥馬。它們的主要棲息地是安第斯山脈,在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智利境內。所以今天竟然在美國的俄勒岡州去史密斯巖公園的路上能遇到它們,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又向前行駛了不遠,很快在荒漠高原上那一片高大嶙峋的褐黃色的石山就陡然凸現在眼前了,這就是俄勒岡州七大奇跡之一的史密斯巨巖公園(Smith Rock Park )。
史密斯巖石是由于億萬年前俄勒岡地區的火山運動,噴發出的巖漿將玄武巖和凝灰巖結合在一起,經過億萬年的自然變遷而形成的。這里奇峰怪石,巨石成山,景色壯麗。整座公園就象是一座天然的巖石博物館,主角就是那些鬼斧神工的嶙峋山巖。當然這些山巖并不孤獨,山谷里還有溪流蜿蜒,河水潺潺,樹木蔥郁,權木叢叢,野生動物也繁多,不僅有騾鹿、河獺和河貍等哺乳動物,還有各種鳥類、野鵝和野鴨,某些地方甚至還有響尾蛇。
這里是美國攀巖運動的發源地,是極限攀巖運動者的天堂。這里的萬丈懸崖,千仞的立壁既有很高的觀賞性,也有很強的挑戰性。這里的攀巖路線多達1800多條,其中包括1044條凝灰巖壁路線,444條玄武巖壁路線,以及322條抱石路線。41%為運動攀巖級別,36%傳統攀巖級別,12%為混合攀巖級別。每年都吸引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攀巖運動者和愛好者來此探險。
史密斯巨巖景區內共有八條長短不一,難度不同的徒步路線,分布在公園四周,大致環成一線。最佳線路是從公園中部的Misery Ridge Trail出發,經由Misery Ridge走最短的路線攀爬陡峭的山路,直達山頂最高點—著名的猴臉石(Monkey Face)。猴臉石是史密斯巖著名的標志,由于巖石外形很象一只正在說話的猴子臉而得名,并且因其獨特的外表和117米高的石柱上密布的38條路線,吸引了許多探險者來此進行諸如九分鐘solo到頂、裸攀、巖頂婚禮、猴嘴里的幽會、極限跳傘,以及無保護的高空吊索等等各種花樣百出的探險活動。這條線路是去山頂觀景的最近路線,往返大概一個多小時。在山頂可以到各處巖石邊緣觀賞到不同的景色,只是要非常小心。
回程也可以繼續向西走Mesa Verde Trail下山,途經玄武巖攀墻,沿小河Crooked River Trail一路返回,只是難度系數略高,全程近五公里,需時約二小時,但一路能欣賞到景區內最自然和最壯麗的山景。
我們在停車場停好車,女兒下來看入口處牌子上的地圖和說明,提醒我們需要多帶一些水,因為這里是戈壁沙漠之地,我們也確實能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滾滾的熱浪。
路上聽收音機,新聞里報道說這里幾天前曾有一名攀巖愛好者失手墜落身亡的事故,但現在到了該地并沒有看到任何異常和警示,一切如常。待女兒脫下拖鞋,換上登山鞋,每個人都帶足了水,我拎了相機,一行三人按照路標指示向公園內部走去。
一路先是下坡路,進入山谷。在這看似干涸之地的兩山之間,竟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河上還有座木橋,我們的目標是過橋后,沿河再向兩山之間走,轉過了山彎就回頭。女兒和先生一路同行,走在前面。我因為邊走邊拍照,被拉在后面很遠。
路上游人不少,竟還有小孩子和老人,看上去也都很輕松。下了坡,到了山谷里,過橋后,有人沿著山路向右側滿是石壁的非常陡峭的高山爬去,我們則在山腳左行,順著小河一直向前走。天氣真地很熱,加上路上沒有什么遮攔,只偶爾有一兩棵樹可供小憩,很快汗就出來了。先生和女兒已經到前面轉彎處轉了一圈,又折返回來了,想不到平時不太運動的小女兒竟能獨自爬那道下來時又長又陡的坡。先生陪我又向前走了一段路,拍了些照片,天太熱就折返了。
回到高坡,回望這褐黃色的巨石大山,在那湛藍天空的映襯下,的確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無比壯美。
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放棄了去俄勒岡另一大奇跡,位于史密斯巨巖東面的彩繪山(Painted Hills )的計劃,因為谷歌了一下,從這里出發往返還要花三個來小時,再回到今天預訂的旅店所在的俄勒岡市(Oregon City)還要走不少的路。
終于在下午快四點才到達俄勒岡市,入住已訂好的酒店。“埋鍋造飯”,吃喝完畢,想到不如趁還有時間,天還亮著,去看看俄勒岡市內威拉米特河(Willamette River)中的威拉米特瀑布(Willamette Falls),據說這個瀑布是太平洋西北地區最為聲勢浩大的瀑布,因河床內玄武巖架斷裂形成。整個瀑布呈馬蹄形,高12米,寬460米,是威拉米特河與哥倫比亞河(Columbia River )的交匯處,是俄勒岡最大的瀑布。這里還建有一個發電站。
先生飯后喝了酒就不能開車了,女兒待在房間不愿動,只有在GPS上選了一條避開高速路的線路由先生陪同,自己開車去看這因威拉米特河的巨大落差形成的僅次于尼亞加拉大瀑布的瀑布。
一路很順利,只是到了地圖指示的位置,遠遠看去卻象是一個被廢棄了的大工廠,也許就是當年的發電廠。那里只有巨大的鋼鐵的管道,銹跡斑斑地擱置在那里,淺黃中那桔紅的銹色格外醒目,好似一個巨大的人工的垃圾場,讓這本應該美麗的河床丑陋無比,心中頓時非常失望,順河走走,希望能看到一點瀑布的模樣。
走了一趟下來,只是在離工廠不太遠的地方,遠遠看到一片清亮的流水,也許是觀賞點不對,加上夏季雨水不足,讓人一點也感受不到瀑布的氣息,就連一點聲響都沒有。
悻悻地和先生離開了這人造的現代化的垃圾之地,回酒店休息,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酒店,趁我在房間準備第二天行程的時候,不大懂英文的先生竟結識了隔壁拖兒帶女的來自沙特阿拉伯的兩大家子十來個游客,他們大多也不會講英文,只有一位稍年輕的女子能講斷斷續續的英文。先生最終還是把我叫出去和他們聊了聊,方知道他們也是來美國自駕游的,在美國租了兩輛非常霸氣的吉普,在美國已經游了快三個月了。可以看出來,他們臉上的疲憊之色已經很濃了。
今天的行程又是近五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