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金融脫媒的內涵
金融脫媒也即“金融非中介化”(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是指隨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增強、資本市場發育進程的加快,資金的供給需求雙方繞開商業銀行這一金融中介,通過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直接達成資金供需協議。在金融脫媒的過程中,投資風險被分散到各個投資主體,通過減少風險在商業銀行的集中,可以增加金融體系的彈性。隨著現代金融業的發展,金融非中介化是大勢所趨,也是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流。自1960年以來,美國因為Q條例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當銀行可支付的存款利率低于市場利率時,一些類似存款的金融產品被住房貸款公司、養老基金、信托公司等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開發出來,從而使得本來流向商業銀行的存款資金流向了非銀行金融機構,造成銀行可貸資金減少。這是最初的金融脫媒。[1]2000年以來,因為美國金融創新的腳步加快,金融脫媒趨勢加強。2002年,美國股票市值三倍于銀行貸款余額,相比居民銀行存款的不足3%,居民股票、基金、保險等資產的占比超過了45%。1960年,美國基金和投資公司的資產占比為12.6%,美國商業銀行的資產占比為58%,到了2003年,美國基金和投資公司的資產占比升至47%,而美國商業銀行的資產占比則下降為23%。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學者對金融脫媒問題已經有了深入、廣泛的認識。
在前文提到的美國1960年定期存款利率管制造成的資金外流是最早出現的金融脫媒(Mishkin,2001)。許多學者在此以后提出了不同的定義,Hester(1969)定義金融脫媒為資金交易體系由依賴中間人服務轉變為沒有金融交易存在或者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Hamilton(1986)[2]則將金融脫媒簡潔定義為企業直接在市場上借款,不通過商業銀行或其他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而Harmes(2001)[3]定義金融脫媒為繞過中介機構的資金交易直接發生在投資者或金融工具購買者與生產者之間。
在中國,辛琪(1990)[4]認為金融脫媒是指融資行為直接發生于投資者與籌資者之間,資金在金融中介機構體外循環的現象。唐旭(2006)[5]等認為,在狹義上金融脫媒是指,因為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尤其是在分業經營體制下,當銀行可支付的存款利率低于貨幣市場利率時,在追求收益的動機下,原本流向存款機構的資金轉向其他非存款性資金工具,從銀行體系流失的現象;金融脫媒廣義上涵蓋一切直接融資行為,不僅包含狹義上的資金流向高收益的非存款性資金工具,還包括籌資者與投資者不經過金融中介直接在各類金融市場發行和購買短期或長期融資工具如債券、股票等的行為。李揚(2007)[6]認為,“媒”即指金融中介機構,金融脫媒指在分業經營與監管的制度下,各投融資方式相互競爭,投資者與籌資者在追求投資收益和融資成本的動機下,選擇不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的高投資收益、低融資成本的投融資方式,直接進行資金交易的現象。根據這個觀點,結合現在“阿里金融”的興起,不僅是傳統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也存在著一定的脫媒現象,許多公司在進行股票融資時選擇通過阿里金融提供的平臺,投資銀行的中介作用也遭到了弱化。
本書中定義金融脫媒為資金直接在資金盈余者與資金短缺者之間調劑并產生資產負債的關系。“媒”在狹義上指銀行,廣義上指所有金融部門,由于銀行是中國資金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書中,金融脫媒特指銀行脫媒。同時,金融脫媒既可能發生在資產方,也有可能發生在負債方,也有可能在兩方同時發生。資產方的脫媒是指資金短缺者不通過金融中介獲得資金,即金融中介對于資金短缺者不存在要求權;負債方的金融脫媒是指資金盈余者的資金不流入金融中介,資金盈余者沒有對于金融中介的要求權。具體詳見表1-1。
表1-1 金融脫媒的定義

如圖1-1所示,當資金流A減少時,銀行負債方出現金融脫媒,當B減少時,銀行資產方出現金融脫媒。McKean(1949)[7]強調,分析總投資組合行為時,必須同時考慮資產負債表的兩方面。當B總量減少時,銀行就出現了表面上的負債脫媒,但是由于很多是銀行的“主動脫媒”,主要由A來體現,因此A+B才是實際上的負債脫媒。同理,D的減少只能體現名義上的資產脫媒,C+D整體才能衡量銀行的資產脫媒情況,另外隨著E+G的分流增加,資金更多地直接通過資本市場或者非法經濟、民間集資等手段到達資金短缺部分,這是直接融資手段導致的金融脫媒。

圖1-1 金融脫媒的盈虧
[1] Mishkin F.S.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M].7th ed.Addison-Wesley,2001.
[2] Hamilton A.The Financial Revolution[M].Penguin,1986.
[3] Harmes A.Mass Investment Culture[J].New Left Review,2001(9):103—124.
[4] 辛琪.意大利金融脫媒簡介[J].國際金融研究,1990(8).
[5] 唐旭.金融脫媒與多層次金融市場[J].新金融,2006(S1).
[6] 李揚.脫媒: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面臨的新挑戰[J].新金融,2007(11).
[7] McKean R.N.Liquidity and a National Balance Sheet[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49,57:50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