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朝廷改革
- 譚開天
- 蜀山左公子
- 3003字
- 2020-10-02 21:44:29
“大王到。”
譚開天緩緩地走上大殿之中,在王位上坐下,看著臺下的文武百官,嚴肅地說道:“今天本王有三件事情需要跟大家說:第一,先前上官瑩迫害朝廷命官,導致朝中許多官位空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本王決定面向全國開展官員選拔考試;第二,本王決定將中州王國改名為中州帝國,本王也將改王稱帝,以后你們就叫我皇帝或者皇上,改王稱帝需進行稱帝大典,大典擇一良辰吉日進行;第三,宣布一項人事任免,根據工作需要,本王現在任命虎賁將軍公孫長勝為中州帝國兵馬大元帥,統領全軍事宜,趙五護駕有功,任命趙五為中都校尉,負責中都城和王宮安全,各位大人對上述三點有什么意見盡管提出來,就在此商議。”
“大王,老臣有話要說,”一頭發花白、滿臉皺紋的官員站出來說道,“您所說的這個面向全國選拔官員的考試,我中州建國五百年來從沒有舉行過,不知道該如何操作?此外,大王想要改中州王國為中州帝國,大王也要改稱皇帝,下官實在不知這王國和帝國、大王和皇帝到底有什么區別?還請大王一一明示,下官們也好操作。”
譚開天聽后心想這群老頭連科舉考試這么簡單的事情都不知道,還要自己手把手去教他們做,哎呀,那就趁這次機會給他們好好的上上一課,展示一下本王的見多識廣。
“本王乃少年天才、絕頂聰明,想到這些你們想不到東西那是正常的,現在本王就來告訴你們該怎么進行全國官員選拔考試。這考試分兩類:一是文科,二是武科,文科由本王親自出題,讓應試者臨場寫出自己對治國理政的看法,這武科考試就是打擂臺,讓他們相互比武,同時還要考察他們對于兵法的理解。至于本王稱帝一事,反正我現在跟你們說了,你們也不會懂,你們只需知道,本王更樂意讓你們叫本王皇帝,其他的沒什么實質性區別,不知道本王的解答是否簡單明了?”
“明白了!”臺下官員都一本正經地回復到。
“啟稟大王,左丞相病倒在床,右丞相也被您砍了頭,這左右丞相位置空缺,還請大王早日任命合適人選。”
譚開天思考了片刻,心想左右丞相確實是兩個至關重要的位置,可是現在朝中他又確實沒有心儀的人選,令人左右為難,突然他想到了自己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三省六部制,于是他靈光一閃,對諸位大臣說道。
“諸位大臣說的對,左右丞相位置非常重要,現在遭遇這么大的變故,本王想趁這次機會對我國朝廷進行一次改革,本王要取消左右丞相兩個官職,將其主要職能劃分為三省六部,在三省六部之上,設一位宰相之職,統領國家內政。”
“啟稟大王,依大王所言,改革為三省六部之后,這宰相之職比以前的丞相更加重要,不知道大王可有合適的人選。”這些大臣都想著趁公子長安臥病不起的空隙,為自己謀求更高的職務,這些拙劣的伎倆怎么逃得過譚開天的火眼精金。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分工比以前更細了,官職也比以前更多了,你們都有份的。具體分工和職責劃分,本王稍后與主要大臣再認真商議,至于這宰相之職,本王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只是現在還不知道他是否愿意。”
“既然大王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好了,那就依大王所言行事,大王年輕有為、聰明能干,一定能夠帶領中州更加輝煌。”
譚開天聽到大臣們的阿諛奉承,覺得非常的爽,他認為自己如今受到萬人景仰全靠自己的能力浴血奮戰出來的,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
“諸位愛卿,如果沒有其他事的話,今天的早朝就到吃為止吧。”
“大王,微臣還有一事請示大王,”剛才那白發老頭繼續說道,“叛賊上官瑩被大王砍頭之后,請問她的家人該如何處置?”
譚開天思索片刻,回復道:“上官瑩剛愎自用,作繭自縛,如今自食惡國,但罪不及家人,他的家人還是一切照舊,只要他們仍忠于本王,忠于中州國,依然可以入朝為官,不受約束。”
“是大王。”大臣們都被大王寬闊的胸襟所折服,心中暗暗贊嘆。
文武百官向大王行禮之后,譚開天快步回到自己的寢宮。
在寢宮中,他坐在書桌前,拿著紙和筆,輕寒則在一旁安安靜靜研墨。譚開天提起筆,心中思索著三省六部制的具體人員安排。寫完之后,他又換上一張新的紙,在上面寫下科舉制的具體構思,他想要快速地讓這兩項改革落地,從底層百姓中選拔出優秀的人才,打破官員皆是世襲的弊端。
譚開天寫著寫著,竟然趴在書桌上睡著了。
天氣寒冷,輕寒拿著毛毯披在譚開天的身上,又叫來仆人往火爐中添加木炭,她心疼的看著他,想讓他到床上睡覺,卻又不忍心將他從熟睡中攪醒。
她又將火爐往譚開天身旁靠近一些,以確保他不會著涼。
這一幕溫馨的畫面卻被公孫離完完全全的看在了眼中。
大王寢宮門外,公孫離正呆呆的站著,她看著剛才發生的一切,心中難免起了醋意。然而她又理解他,他畢竟是中州的大王,三宮六院再正常不過了,她也不嫉妒輕寒,即使她與輕寒分享著同一個男人,畢竟輕寒是先于她跟大王好上的,而且她現在正懷著大王的孩子,公孫離知道自己作為一國之母,這樣的胸襟必須要有,自己若是只顧著爭風吃醋、到處排擠,那么這后宮將一片混亂,也必將影響到朝廷之中的勢力。
“王妃,您來了,快進屋吧,”輕寒抬頭看著屋外,發現公孫離正站在門外往里看,她便關心的說道。
公孫離朝輕寒微微擺了擺手,說道:“不了,我就是過來看看大王,他今早只喝了一碗燕窩粥就去上早朝了,想必現在大王的肚子也已經餓了,恰好是吃午飯的時辰,我來看看他有沒有吃飯?”
“王妃放心,姐姐已經吩咐仆人去準備飯菜了,飯菜馬上就到,要不王妃也留下來與我們一同用膳吧。”輕寒雖是側妃,但論年齡她比公孫離大了一歲多,所以自稱姐姐。
此刻公孫離心里有些矛盾,她是想要留下來跟大王一起吃飯,可是她看著大王身旁的輕寒。他害怕這種尷尬的氣氛,她本能的想要躲避這種三人在一起的場景,于是她便小聲地對輕寒說:“不必了,今日中午本王妃正好邀請義父進宮來敘舊,就不和大王一起用膳了,你替本王妃照顧好大王。”
“請王妃放心,照顧大王是姐姐應該做的,我一定會做好的。”
公孫離聽后有些失落,獨自一人落寞地從大王寢宮門外返回自己的寢宮。
這時,仆人們將飯菜送了過來,睡夢中的譚開天聞著飯菜的香味醒了過來。
“大王,您醒啦,該用膳了。”輕寒看著譚開天溫柔地說。
譚開天也一臉寵溺的望著輕寒:“感謝愛妃為本王準備的豐盛午餐,本王正好用腦過度,需要好好吃上一頓。”譚開天往餐桌走去,邊走邊對仆人說,“快去東宮請王妃過來與本王一同用膳。”
輕寒聽到大王的話,對他說道:“大王,剛才王妃已經來過了,臣妾留她與大王一同吃飯,她說她的義父今日進宮看望她,他就不與大王一同吃午飯了。”
“既然這樣,那我們吃吧。”
說完譚開天和輕寒坐上餐桌,他拿起碗筷,看著眼前的一盤豬耳朵,對輕寒說:“愛妃,還是你有心,特地準備了本王最愛吃的涼拌豬耳朵,還有了辣椒醬,看來本王先前只說了一遍的話,你全都記住了,你真是太有心了。”
“大王,只要是關于您的事,我都用心的記下來,只要大王過的好,我就心滿意足了,此外別無它求。”輕寒一邊說著一邊給大王夾豬耳朵。
“哦,對了,先前本王給你的父親一套宅院,不知道他現在住在里面是否習慣?本王打算拜見岳父大人的,你說他膽小不敢見本王,那你就替本王問問他,看他這個國丈爺是否有意愿經商,本王可以給他提供思路和本錢,你別看本王年紀輕輕,在經商賺錢方面,本王還是有很多好主意的。”
“那我就替父親謝過大王,我向父親詢問之后再給大王答復。”輕寒面帶桃花,笑臉盈盈。
說完,二人其樂融融的吃著午餐,相互給對方夾菜、喂食,說說笑笑、卿卿我我,簡直一副郎情妾意,相濡以沫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