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辦公室
- 875字
- 2020-09-17 18:11:50
二、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經驗看,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傳統上政府投資領域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引入市場機制,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各自優勢和合力,從而有可能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既彌補“政府失靈”又彌補“市場失靈”;PPP有可能為其他同類政府投資項目或國有企業提供一個標桿,從而促進同類政府投資項目或國有企業提高效率。
健全規章制度。從國內外PPP模式的實踐情況看,完善的法律法規是PPP項目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目前,與國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PPP模式應用相關的專業性法律法規還不健全,處理具體問題時缺乏法律依據,有關部門出臺的規章制度和實施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協調。建議有關部門要統一PPP模式的發展思路,明確PPP模式的適用范圍、實施主體、運作程序、價格形成與調整機制、風險分擔機制以及政府投融資支持政策等內容,推進PPP項目規范化、制度化運作。在此基礎上,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PPP模式的相關立法工作。與此同時,研究制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投資、建設、運營等各環節PPP運作的標準化操作流程和規則,為社會投資者參與城鎮化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提供參考。
明確PPP項目篩選原則。應當注意的是,目前地方各級政府普遍面臨債務率偏高的問題,自身建設資金相對不足,引入PPP模式的積極性很高。但各級政府不能因為自身“缺錢”才“想到”通過PPP模式利用社會資本,其理性選擇應該是為了降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的投資和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而引入PPP模式。
引入公平競爭機制。為了從源頭上引入競爭機制,使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PPP項目要貫徹落實項目法人招標制度,即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方式確定項目的社會投資者,并由中標的投資者組建項目公司具體負責PPP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全過程工作。
通過PPP模式“走出去”。在國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大力推廣應用PPP模式的同時,要積極推動PPP模式“走出去”,支持、引導國內有實力的企業通過PPP模式參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