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惑,心有所憾,心有所嘆,心有所感,隨心作此文:
傻子與小丑
有一個人,他腦子有點病,經常做出不正常的舉動,人們都叫他傻子。
傻子知道自己有病,他決定花錢治病,但他沒有錢,他只能去找工作,但是,沒有人會收一個傻子當職員。
最后,傻子來到了一個馬戲團,馬戲團長接受了他,讓他表演小丑,因為原來的小丑被他辭退了。
傻子想:“我又不是小丑,我怎么能演好小丑呢?”但為了治病,他還是答應了。
表演即將開始,站在后臺的傻子時不時地透過幕布看外面的觀眾,心里一點頭緒也沒有,可他只能硬著頭皮上臺了。
剛走上臺,還未站穩,腳下一滑,便摔了個四腳朝天,觀眾們看到后大笑不已,而傻子沒有站起來,直接滾到了舞臺中間,坐起來,嘴里還喊著:“我是誰?我在哪?你們又是誰?”他摔懵了。
因為他是個傻子,所以他的行為很正常,又因為他正在演一個小丑,所以觀眾也覺得很正常,而且笑聲不止。
之后傻子又憑借自己的傻子行為贏得了觀眾的笑聲和喝彩聲,之后幾場表演亦是如此。
當傻子是傻子時,別人的笑是一種嘲笑,嘲笑傻子像一個小丑,而當傻子演小丑時,別人的笑是小丑的榮耀,而小丑的行為就是在演一個傻子。
馬戲團長賺到了錢,而之前那位被辭退的小丑,則受到了刺激,成了一個傻子,而現在這里馬戲團的傻子,他有三種結局:
第一種:沒有后續了,他沒有結局。
第二種:他賺到了錢,治好了病,但演小丑卻得不到觀眾的笑聲了。
第三種:他賺到了錢,卻不準備治病了,繼續做他的小丑。
你愿意做了小丑還是傻子,還是當小丑的傻子,或是當傻子的小丑,又或者什么都不是?
我甘愿永遠是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