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她與她家
- 滇夢
- 1051字
- 2020-09-13 10:43:28
我很生氣,我和她說話,她也一個字都不說,然后她突然說了一句分開吧。我愣了一下,說了句好,就走了。走了幾百米,我覺得有問題,說不上哪里有問題就又折回來,她還是站在那里。在我的一再追問下,她才告訴我,她覺得我不信任她,所以她覺得她說什么也沒有用。
我跟她聊了很久那晚,也聊了很多。我才發現,她其實內心很脆弱,一直活在別人的眼里,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在她的世界里,沒有自己。我跟她說我看了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里邊有一句話“我不在裝模作樣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獨自的生活,我以前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最后卻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她回答我的話,讓我一直難以釋懷,她說,“我永恒的狀態過了那么多年,到后來甚至覺得我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讓我周圍的人因為我感到開心,而不是感到不適,所以我隨時都是笑著的,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了你說的那個樣子,那我活下去的意義是什么呢?有些東西渴望的久了,得不到,突然有一天你很簡單的就能夠擁有反而會害怕。”
我不知道是要經歷什么,才會形成這樣的人生觀。她跟我說了一件事情,我至今理解不了。那年回老家過年,可能因為是獨生女,平時也沒有什么玩伴,大年初一的時候她爸媽就要回家了,但是她想在老家玩幾天,她跟媽媽說的時候,她媽媽沒有理她,什么都沒有說,轉身上車就走了。這個事情我想大家都經歷過,她爸媽的反應出乎意料,我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讓父母一言不發的把一個只有6 7歲的小孩丟在那。她說從那以后,她再也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是啊,對于一個6 7歲的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把她丟在那,我想都不應該。作為一個成年人,何況是為人父母,只要有是個有思想的人,我想都會考慮好后果才回去做,畢竟我們有必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另一件事也比較離奇,在她和媽媽一起去逛街的時候,她因為鞋子不合適,不小心摔倒了,磕到了膝蓋,那時候應該也就7歲左右。小孩子受傷了肯定會哭啊,然后她哭了,她媽媽沒有問她怎么了,痛不痛,也沒有安慰她,卻在大庭廣眾之下,就開始罵她,打她。最后她不止沒有得到安慰,媽媽還讓她把鞋子丟了,不能穿,就光著腳,就那么光著腳一瘸一拐的跟在她媽媽的后邊。每次只要她哭,她媽媽就會走開或者
聽到這兩件事的時候,我氣極了。我實在無法想象,到底是什么原因,會讓她的父母這樣對待她,但是,無論是什么原因我都認為不該這樣做,畢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人任啟蒙老師。我聽過太多的有愛無教,教而松散,但是沒有見過如此的教育。我一度認為也許在其父母眼里并不愛她,但是事實又狠狠的給了我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