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話萬物感知:從傳感器到物聯網
- 王振世編著
- 393字
- 2020-09-18 18:09:39
第2章 “傳”“感”二事
《淮南子》 言:“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樹葉的凋落是個細微的跡象,從這里卻可以看到當時是處于初秋、中秋還是深秋。樹葉是對季節變化非常敏感的事物,北方樹木上樹葉的狀態就可明顯傳達出季節變化的信息。春天,嫩芽初露;夏天,綠葉茂盛;秋天,黃葉凋零;冬日,樹枝干禿。從某種意義上說,樹木就是一個檢測 “歲之將暮” 的傳感器。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感知環境的能力,而我們很少把它們和傳感器聯系起來。比如,孩子感冒時,要用到體溫計。水銀的體積對溫度的變化特別敏感,可隨著 “孩子體溫” 的變化而變化。但這僅僅是敏感材料水銀“感” 的能力。它還需要把孩子體溫的信息 “傳” 出去。這就需要裝 “水銀” 的體溫計外瓶,這個外瓶能夠導熱,但最重要的是它能夠把 “水銀的變化” 轉換成 “溫度刻度”,這就是 “傳” 的能力。
所謂傳感器,就是完成 “傳” “感” 這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