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二)
書名: 大宋的節操作者名: 溫水駱駝本章字數: 2917字更新時間: 2020-10-16 15:15:05
李宗瑞是真喝多了。
天子賜酒,皇后賜酒,后妃賜酒,大臣敬酒,將領拼酒,李宗瑞一臉熏熏然。
喝醉酒的有兩種人。
一種是撒酒瘋胡鬧讓人討厭,然后一覺不醒。
另一種是自以為清醒,只是管不住自己,卻是不討人厭,要么黑著臉不做聲,要么顯擺自己本事,當然之后卻難受要死。
不巧,李宗瑞就是第二種人,雖然頭腦非常清楚,可也管不住自己了,否則他能玩文學?
他娘的李宗瑞才會幾首詩詞?
嗯,說早了,好像還不少,當年裝逼的時候死記硬背的,在酒精的麻醉下,居然在腦中越發清晰起來。
又被天子、太子和群臣灌了幾倍酒,尤其是白時中、李邦彥、梁師成、耿南仲、唐恪這幫壞種,當然想趁機讓這小子當眾出丑,以報復昔日受到的傷害。
“李公子,咱家過去多有得罪,一杯水酒就當是賠罪了。好,公子豪氣,怎么樣,也給咱家寫一首?”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下面沒有了,因為李宗瑞不會。
推開梁師成不依不饒的手,李宗瑞搖搖晃晃站起來,甩開老子李綱的攙扶,晃晃悠悠走下看臺,在舞臺中央左搖右晃,仰頭望著明月,一首首詩詞滾滾而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李宗瑞醉意中也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這么折騰,到底是為了什么?
救國救民,力挽狂瀾,開玩笑吧,這不是他的風格啊。
為國不避生死,為民不避罵名,我能干這種不是人的事兒嗎?
可是為何此時此地,如此富貴祥和,竟讓自己如此難耐,悲憤不已呢。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吟誦完她在叢中笑,卻是情字上頭,不知自己的紅顏知己何在。
這一世,自己最熟悉的兩位女子,一位是李眉李太守,另一位是便宜表姐周玉墨。
想到此處,李宗瑞便回頭向女賓看臺望去,尋找到李眉和周玉墨模糊的身影,便淚落如雨。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對面鶯聲艷艷,另一面轟然叫好,李宗瑞只覺討厭。搖晃著身子指著大宋君臣,怒聲高喝。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有幾分故意,有幾分醉意,李宗瑞今天就是想風騷,不想當潑皮。
醉意朦朧中,瞧見這艮岳遠近高低、星星點點燭光,看著這鳥巢上下富貴祥和的天子朝臣,想著白天那肅然無聊的南郊大典,念著這大宋即將倒塌的寒冬,李宗瑞就想大哭大叫,恨不得讓他們就死毀滅。
“你們笑吧,鬧吧,女真就要來了!我折騰累了,我鬧夠了,你們再不振作,都等著哭去吧。”
撲通,大宋第一才子李宗瑞,癱倒在舞臺中央,已是長眠不醒了。
“快,來人,傳御醫!”趙佶心疼了。
等御醫查看無事,趙佶便急忙讓親軍護送李宗瑞回家休息。
等送走李宗瑞,趙佶哈哈大笑:“此李家千里駒,未來必為宰執也!伯紀,生的好兒子啊,哎,朕實在嫉妒你,生子當如李宗瑞是也!”
太子趙恒、惲王趙楷,臉色不由一僵,覺得李宗瑞有點鬧心。
趙恒本來也不舒服,可一想李宗瑞不過大臣之子,而且旁邊的惲王臉色衰得可愛,想著李宗瑞的才華背景,便不由笑了。
當然,他兒子趙諶,笑得更愉快,恨不得當朝宣布,我和李宗瑞斬過雞頭燒過黃紙,乃是生死兄弟。
梁師成決定了,從今以后和李宗瑞當好朋友,這小子阿諛奉承的本事,還有驚才絕艷的才華,以及撈錢整人的無恥,就是和蔡京等六人聯合起來,他們也不夠數。
白時中、李邦彥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從心里的小黑本上,將李小六的名字劃去,這妖孽咱們現在惹不起啊。
耿南仲、唐恪、李梲、張邦昌還有小弟王時雍,不約而同將仇恨的目光對準了李綱。
你兒子咱惹不起,你李伯紀總可以下手吧,當然,是背后。
這小子再得寵,那也是十幾年以后的事兒,他老子李綱的威脅比較大,父以子貴嗎!
﹟﹟﹟﹟﹟﹟﹟﹟﹟﹟﹟﹟﹟﹟
宴會還沒結束,李綱和張氏自然不能走,便將兒子托給了周玉墨。
望著車中沉睡的李宗瑞,周玉墨的目光滿是不解
他上有天子信寵,家有老母佑護,拳打天子信臣重臣,腳踢朝堂各路神仙,身懷萬貫家財,麾下數萬稅丁和纖夫,簡直就是當朝風云的核心,怎么會如此清冷孤獨。
一個潑皮無賴,一個兇神煞星,一個不學無術的小壞蛋,一個蠻橫無理的大惡人,似乎還是大宋第一才子,他心里到底藏著什么,竟然站在天下最尊貴的人群里,如此落寞如此孤寂又如此空虛呢?
顛簸的馬車,讓李宗瑞醒了,頭痛欲裂,卻意識清醒。
“玉墨姐,怎么是你?”
“姨夫姨母不方便走,他們讓我送你,正好我就住在你家對面。”
“啊?我怎么不知道?”
“嘻嘻,你不是忙嗎?”
“生意還好嗎?”
“嗯。有表弟大殺四方,沒人敢來搗亂。就是進城稅高了些,倒也能應付。”
“哎呦,忘了這茬了。給!”
“什么,啊,這么多銀票?我不要。”
“不全是給你的,你那鋪子關了吧,最好南下避難。”
“啊?為什么?”
“女真就要南下了。”
“擋不住嗎?”
“嗯!”
“那你走嗎?”
“我會勸我老子,讓我娘他們南下,到時候你把銀票給我娘。我,可能不走。”
“為什么?”
“也許是不甘心,這一世的繁華,這一世的…嗯,不知道,瞎折騰吧。”
望著離去的背影,周玉墨低聲喃喃,細微的聲音無人聽見,便消散在寒風中。
“你,別胡鬧,要小心啊。”
十一月的寒風雖冷,卻敵不過牽掛的溫暖。
﹟﹟﹟﹟﹟﹟﹟﹟﹟﹟﹟﹟﹟﹟
李師師風華如水,身邊的李太守卻很無助,她們望著李家離去的馬車,沉默著卻不出聲,靜靜地各自想著心事。
“怎么,還看人家不順眼嗎?”
“媽媽,沒有啦。”
“哦,改觀了,可是重新認識了,這回真的心動了?”
“沒有。”
“他還不夠好,那倒要聽聽,還有誰在他之上?那個陳少陽嗎?”
“不知道。”
“死丫頭,你不會真的喜歡陳少陽吧?他比他還好?”
“不知道。”
“呵呵,不知所謂。”
“媽媽,你能信少陽先生也會哭嗎?我見過!”
“啊?”
“就是他瞧著數萬民夫,可以領到豐厚的工錢,可以吃一頓飽飯,可以充滿希望的活著。哦對了,還有一次,他看著修整好的城墻,那是他親手領著大伙修的,他也哭了,讓我瞧見了,還不好意思呢。”
“那他呢?”
“不是剛說過少陽先生了嗎?”
“別裝傻,我說的是那個他。”
“他,他也很好,他又能干,又聰明,又不講理,又蠻橫,又…”
“那你還偏著陳少陽?”
“媽媽,他雖好,可他沒感情啊!”
“啊?”
“他象一個看客,也象一個游子,他胡鬧就是為了胡鬧,他折騰就是為了折騰,他沒心的。”
“丫頭,怎么哭了,他欺負你了?”
“沒有,只是,他沒心的…”
十一月的汴梁,寒風如刀,繁華之后,便是清冷,冷得像一個人,心里卻是一團火。
﹟﹟﹟﹟﹟﹟﹟﹟﹟﹟﹟﹟﹟﹟
張氏和李萱,回家的路很幸福。晚會上每一個小六子的點滴和成就,都能讓母女倆一片歡笑。
“老爺,您怎么不說話?”
“在想那臭小子。”
“小六今兒可為李家掙足了面子,難道老爺還不滿足?”
“哎,打得少了!”
張氏眼睛一黑,愕然問道:“老爺,您說啥?”
李綱長嘆一聲:“才打了三次,就這么成才,要是以前多打幾次,豈不早就出息了?”
“啊?”
張氏和李萱,迷亂在宣和七年十一月的寒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