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懸心焦灼的寂靜并沒有持續(xù)太久,那光照來的地方忽而又亮起來。可這次灑下來的不再是光,而是一塊四四方方泛著金光的東西。
它下落的速度極快,仿佛泰山壓頂一般帶著沉甸甸的分量。毛豆毛無處可避,險些就要叫出來。
可是那沉甸甸又四四方方的東西在接近毛豆毛頭頂?shù)哪且凰查g突然四散開來,形成了一個飛速旋轉(zhuǎn)的滾軸,毛豆毛置身其中,只覺得眼花繚亂。
除了金色的光波之外,毛豆毛什么也看不清,他盯得眼睛都疼了。于是毛豆毛喊起來:“別轉(zhuǎn)啦!轉(zhuǎn)得我眼睛都花嘍!”
沒想到毛豆毛的話還真管用,那“東西”果然停下來不再轉(zhuǎn)圈圈了。于是,這“東西”的真面目總算是顯現(xiàn)了出來——原來它不是一個大滾筒,而是高速旋轉(zhuǎn)著的一幅幅的古畫。
“一、二、三……”毛豆毛以自己面對的那一幅為起點,認真數(shù)了一圈,最終確認:包圍著自己的一共有13幅畫呢。
而且,這些畫看起來實在是眼熟。
毛豆毛面對著的那一幅:上面畫著一群游泳的鵝、毛豆毛背后偏左那一幅:是一面鋪滿了荷花的小池子、毛豆毛背后偏右的那一幅則是一只紅冠白羽的大公雞!
哎呀,毛豆毛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迅速爬起來,一幅幅畫仔細檢查起來。
果然,這些畫上還都題了詩呢!
毛豆毛靜靜地從每幅畫前走過——他邁著大大的步子,每落一步就看一幅畫。
終于十三幅畫他統(tǒng)統(tǒng)看完了,善于觀察的毛豆毛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這些畫面上提的詩并不完整——或少了題目、或少了作者、或少了整整一個句子。
這個發(fā)現(xiàn)讓毛豆毛興奮起來,他樂哈哈地將小手一拍,他原地蹦起三丈高,大喊道:“是時候展現(xiàn)我毛豆毛的真功夫啦!”
毛豆毛重新回到起點,他站在了那紅掌白鵝的畫作前,躍躍欲試。
“唉?沒有筆耶……雖然我知道這首《詠鵝》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寫的,可是沒有筆怎么補呢?”
令毛豆毛驚訝的事情又發(fā)生了,隨著他的話音結(jié)尾,一支隱形的毛筆將“駱賓王”三個字一筆一劃地補全在了畫卷上。
這下毛豆毛徹底輕松了,他又跨起了步子,一幅畫一幅畫地解決起問題來:
“哈哈,我記得你!為了學習這首詩,我還變成了大鯉魚呢!你是——漢樂府《江南》”
“哎呀呀呀,詩佛呀詩佛,你漏了一句話——是‘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嘛。”
“《憫農(nóng)》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紳。”
“古朗月行(節(jié)選)的第一句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哎呀……這個《風》的作者是……是……”毛豆毛自言自語,假裝犯了難,然后他又喜笑顏開,背著手喊道:“是李嶠啦!”
毛豆毛越戰(zhàn)越勇,他一鼓作氣迅速完成了剩余七首詩的查缺補漏,直到“唐寅”的名字被有力地填在了白羽紅冠的大公雞畫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