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一封日本家書
- 泗水河畔之抗戰
- 杜普
- 5850字
- 2021-08-11 22:06:21
第八十四章一封日本家書
初夏時節,滿目青翠。
百花盛開,蜂飛蝶舞,山上樹林里不時傳來幾聲鳥兒的叫聲。
李魯背著背包走在山間小路上,他顧不得欣賞這美麗的風景,急匆匆朝前走去。
抗大學習結束了,他要趕回部隊去。
走了十幾里路,李魯感覺有點熱,他放下背包脫掉外面的上衣,又重新收拾著背包。想到來時還穿著棉襖棉褲,如今熱的只穿一件襯衣就行了。時間過的真快啊!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也不知大隊又打了幾個勝仗啦?戰友們都好吧?心里想著這些,腳下也加快了速度。
他邊走邊哼起了老家的民謠:
泗水河呀長又長,
嘩嘩啦啦往西淌。
蒲草墩下摸螃蟹,
月牙灘上撒漁網。
你看那,河邊還有那個放牛郎。
哎呦呦,還有那個放牛郎。
哼著走著,不知不覺過了一山又一山。他覺得肚子有點餓了,便找了個路邊的石頭坐下,拿出挎包里的煎餅吃起來。這是離開學校時食堂發給的干糧,他要在路上走兩天,食堂給了他十幾個煎餅。
太陽快要落山時,他來到軍區醫院所在地。
軍區醫院在日軍大掃蕩時轉移到鄒縣東北的一個村子。正好順路,他也想看望一下林英和表哥張恒,林英在去年被派到軍區醫院學習。
先見過表哥張恒,表哥很高興,說:“剛給你們大隊捎信去,你這么快就來了。”
李魯問:“捎什么信?我是從抗大分校過來的。”
張恒這才明白,李魯并不知道捎信讓他來的事。他告訴李魯,醫院收到一批日本藥品,是部隊打伏擊繳獲的戰利品,運到醫院后,沒有日文翻譯,這批藥品一直沒用上,前幾天,他向劉院長建議讓李魯來翻譯一下,這不,信捎出去了,人也來了。
李魯向表哥張恒匯報了自己學習的情況,表哥很高興,夸他很能干,特別是帶領小分隊打游擊這一段時間,打了幾個勝仗,在軍區都傳開了。聽說也入了黨,現在又在抗大學習回來,稱贊他成長很快。
表哥說起李魯前年負傷的事,問他有沒有落下后遺癥?李魯回答沒有。
張恒問:“見到林英嗎?”
李魯說:“還沒有!”
張恒說:“林英現在是護理隊的副隊長了,她的中醫知識也有長進,劉院長親自指導她開藥方,說她學的很扎實。”
李魯說:“林英學那點中醫知識,清洗個傷口換換藥還行,怎么還能開藥方呢?”
張恒笑了笑說:“聽你這口氣,還看不起林英了。告訴你吧,就林英手里那些方子,得什么病,吃什么藥,寫的清清楚楚,一看就是老中醫的經驗方子。連劉院長都說‘不可多得’,再加上林英這兩年不斷臨床實踐,給人看病已經是可以放心的了。別忘了,我們是在缺醫少藥的條件下辦醫院的,像林英這樣經過老中醫教過的醫生,已經很不錯了。”
李魯聽后說:“這兩年,我和林英都忙工作,聚少離多,見面也沒問過她的學習情況,還真不知她進步這么快!”
張恒說:“我們八路軍是個鍛煉人的大熔爐,經過部隊的鍛煉,林英成長很快,就連那個叫靈芝的小姑娘也進步很快。”
李魯說:“是嗎!這多虧杜大隊長有見識,是他找馮支隊長推薦林英和靈芝來醫院的,他想讓她倆在軍區醫院學習一年后再回到大隊,到時候我們大隊就有了自己的衛生員了。”
張恒說:“沒問題,林英和靈芝都能學出來。下一步,我從外科方面再帶帶她倆。”
李魯說:“我去給劉院長報到吧?先把翻譯的任務接下來。”
張恒領李魯見劉院長。劉院長見李魯來了,仔細打量一陣李魯,見面前這個小伙子一身戎裝,身上還背著一支駁殼槍,高興的說“好小子,長結實了,還是個指揮員了。當初沒把你留下,這次我又把你借來了。”
李魯說,“劉院長,叫我干什么您就吩咐吧!”
張恒說,李魯這是從抗大學習結業路過我們醫院,他來到后才知道醫院借他來翻譯的事。
劉院長看了看李魯,說:“好樣的!能進抗大學習的都是人才。既然學習結束了,就在這里幫我們把那一批藥品翻譯一下,也順便陪陪你媳婦林英。”
李魯答應一聲,就跟著張恒去了醫院后院的倉庫。
張恒找人打開倉庫門,他用手指了指墻角堆著的十幾個箱子說:“這就是那些藥品,有口服的,有針劑。我檢查過,全是日文。今天太晚了,你先挑幾樣看看,明天再來開箱取樣吧!”
李魯走到箱子面前,數了數總共有十七個箱子,其中有九個是木箱子,剩余的都是紙箱子。他順手撕開一個紙箱子,拿出一個裝滿藥片的玻璃瓶。然后又打開另一個紙箱,又拿出一個小紙盒,兩人便一起出了倉庫門。
來到倉庫外,光線一下亮起來。李魯拿著玻璃瓶看了看說:“哥,這個瓶子裝的是治發熱的。”
然后又從小紙盒拿出一個小玻璃瓶看了看說:“這個小瓶里的藥是治瘧疾的。”
張恒高興地說:“太好啦,這都是我們醫院緊缺的藥品,你再看看沒過期吧!”
“沒有,都在有效期之內。”李魯用手晃了晃兩個瓶子說到。
張恒說:“太好了,你再把用法用量寫下來,我明天就可以給傷員用上了。”
李魯說:“行,我把藥品說明書翻譯一下,然后抄寫下來,貼到箱子或者瓶子上,就好用了。”
兩人說著來到前院,張恒用手指了指大門說:“林英在對面院子里,我陪你過去?”
李魯說:“不用了,你去忙吧,我自己過去就行了。”
李魯拿上自己的背包,來到對面的院子。剛一進門,就看到白床單和紗布掛滿了院子。夕陽下,兩個穿著白圍裙的姑娘正在收拾曬干了的床單,看樣子是這里的護士,一個細高個的女護士從繩子上取下床單,另一個稍矮一點的女護士在一旁疊上,兩人一邊干活一邊說著什么。
李魯一眼就認出稍矮的護士是靈芝。他高興的喊到:“靈芝,是你嗎?”
聽到有人喊,靈芝急忙轉過身來。當她認出是李魯時,趕快放下手里的床單向李魯跑來。她邊跑邊激動地喊到:“李隊長!李大哥!”
靈芝兩手抓住李魯的胳膊使勁的搖起來,她撲閃著一雙大眼睛看著李魯說:“李大哥,我早就想回到咱們部隊去,你這次是來接我和林英姐的吧?”
李魯說:“我是路過這里,順便來看看你們。”
“噢!噢!不是來接我們的!李大哥!那你順便把我和林英姐帶回去吧!”靈芝一聽李魯是路過,不免有點泄氣,她試探著問李魯。
李魯說:“你和林英是杜大隊長派來學習的,什么時候回去要聽醫院領導的。我哪能隨便帶你們走呢!”
李魯見靈芝有點失望,便又說:“靈芝,我聽說你在這里學習進步很快,這很好,下一步還要再提高一下外科業務水平,等學成了再回去也不遲。”
靈芝顯得無奈,說:“是,我聽大哥的。”
李魯問:“林英呢?她不在這里?”
這一問,使靈芝一下反應過來,忙說:“李大哥,不好意思,我光想著回部隊的事,把林英姐都忘了。你等著,我這就去喊林英姐過來!”
說著朝門外跑去,她邊跑邊回過頭來說:“龔斐,你先給李大哥倒碗水喝,我一會就回來!”
叫龔斐的護士答應一聲,對李魯說:“來,李大哥,你先把背包放下,坐下歇歇,我給你倒水去。”
李魯放下背包,對龔斐說:“謝謝您,不用倒水,我剛才在對面院子里喝過了,你繼續忙吧!”
龔斐說:“林隊長去給老鄉看病了,應該快回來了。”
說著,向大門口走去。
正在這時,聽到大門外傳來靈芝的聲音:“李大哥,林英姐回來啦!”
李魯轉過身朝門口一看,見靈芝手里拎個藥箱走在前頭,后面跟著林英一前一后進了門。
林英看到李魯問:“啥時候到的?這是從哪兒來?”
李魯說:“大概五點到的吧,從抗大回來,正好路過,順便來看看你和靈芝。怎么樣?你還好吧?聽說你現在也給人看病了?”
林英有點不好意思,說:“也就是給人看一些小毛病,應點急。你這是聽誰說的?”
李魯沒吱聲。林英看了看旁邊的龔斐說:“李魯,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個是龔斐。”
李魯說:“剛才已經認識了,龔斐很熱情。”
龔斐說:“聽說李大哥打了很多勝仗,請李大哥有空給我們講講戰斗故事吧!”
靈芝說“別老站在院子里啦,讓我大哥進屋歇歇吧!”
說著,拿起李魯的背包進了東屋。
“好啦!我也不打擾啦,大哥給我林英姐說說知心話吧!”靈芝放下背包走出門來。
李魯看了看屋里的擺設,見門口擺著一張長條桌,和兩個凳子,里面是一個地鋪,地鋪上擺著三床疊的方方正正的灰色被子。他轉身對林英說:“看樣子這就是你的辦公室加宿舍了?”
林英說:“對,我和靈芝龔斐三個人住在這里,白天我在這張桌子上給人們看病。”
林英用手指了指門口的桌子。
接著又說:“你聽誰說我給人看病了?”
李魯望著林英說:“當然是聽表哥說的啦!他還說連劉院長都說你學的扎實呢!”
“是嗎?我開的方子都要經過劉院長把關,劉院長每次都是那么認真仔細,要改的地方都耐心給我講清楚,正因為這樣,我才有信心,也覺得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都怪我,從小沒上過學,認識的字也太少,懂得也少。”林英臉上露出遺憾的表情。
李魯說:“別著急,你天資聰明,再加上刻苦二字,相信你能行的!”
說著,從背包里掏出一本《康熙字典》,說:“這是我在抗大給一位楊老師要的,我覺得你用得上。”
林英接過字典,高興的把字典抱在懷里,然后打開翻了翻說:“這下好了,有了它,我就不用跑著求人了。”
李魯說:“我要在這里幫助醫院翻譯幾種藥品說明,然后再走。”
說著,從背包里拿出兩個玻璃瓶。
林英看了看說:“這太好啦!我聽說倉庫里有洋藥,就是不知道該怎么用,你把它翻譯過來,我們就用得上了。”
兩人正在說著,就聽門外龔斐喊到:“林英姐,該吃飯了,你不擔心餓著我李大哥嗎?”
“好吧!我們一起走!”林英邊說邊收拾好字典和藥瓶,然后走出來屋門。
食堂在路北院子里,李魯和林英跟在龔斐后面,不一會就到了食堂。李魯小聲說:“這個姑娘不錯,有婆家嗎?如果沒有,給王正介紹一下怎樣?”
聽李魯這么一說,林英稍愣一下,然后笑著說:“你啊!什么時候也忘不了你那幾個戰友,剛來到醫院,就想幫人找媳婦。不過,這個媒人我可以當!”
正說著,靈芝已經把李魯的飯菜端過來,她是提前來排隊打飯的。
吃過飯,林英帶著靈芝和龔斐去巡視病房,順便把她倆安排到別的女宿舍。
李魯回到林英的屋里,點上燈,拿出紙筆,在燈下翻譯了兩個玻璃瓶上的文字,又分別抄寫一遍,然后編上號,收拾起來。
林英這時也回來了,兩個人又啦起了家常話。李魯問:“想孩子吧?”
林英沉默一會說:“一年多沒見面了,小記東應該長高了吧?”
李魯說:“長高了,我去年秋天托人打聽過,兩位老人和小記東都好,只是爹身體不如以前了。還有,張之民被縣大隊帶走訓誡了一次,他老實多了。”
林英說:“想起犧牲的鐵柱,我就恨死這個張之民!”
李魯說:“是啊!我也是,一想起小分隊犧牲的那些戰友,我心里就難過。特別是王家莊突圍一仗,犧牲了這么多戰友,真是教訓深刻啊!”
林英說:“我來醫院后聽說,那個肖劍傷好以后,留下哮喘的后遺癥,他自己提出轉業到地方工作了。”
李魯聽完以后,沒再說什么。
過了一會,李魯說:“張得成也因為身體原因,轉業到縣里工作了,我去年還專門找許坤同志托他安排張得成的工作,許坤同志已經是縣里的民運部長了,他了解得成,就把得成留在了民運部。”
林英說:“這很好,也了卻了你的一個心事。那個小印子還當偵察員嗎?”
李魯說:“大隊給他一個警告處分,是因為他在審查期間逃跑,違反紀律。”
林英說:“這個孩子是個機靈鬼,他跑出來是為了給我和張百營送信,想讓張百營想辦法救你。這也是他的一片苦心啊!”
李魯說:“后來見到許坤同志時,他說張百營去找過他,想請他出面給肖劍談談,介紹一下孫村投誠的情況,替我說明一下。許坤同志真的打算來王家莊一趟,結果,還沒來得及出發,就聽到鬼子包圍王家莊和我們突圍的消息,所以他就沒來。”
兩人又啦了一會,這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魯找保管員打開倉庫取樣品,保管員幫助他一一打開箱子,分別取出樣品。當他打開最后一個木箱子時,發現在藥品上面放著一個信封,便拿起來看了看,只見信封上寫到:無論是哪位好心人看到這個信封,請您千萬不要扔掉,這是一個將要死去的人給兒子的留言。請您轉交陸軍61師團第1旅團第3聯隊3大隊安部俊男收。下面落款處是:山口縣下關市高杉美子拜托。
“這是一封家書!”李魯脫口而出。
管庫員看著信封也點了點頭。
李魯把各種藥品取了樣,裝到一個布袋子里。最后,他把那個信封也裝進布袋子。他對管庫員說:“我帶回去看看是否有用?然后再說!”
管庫員說:“日本鬼子的家書,放在這里也沒用,你拿走吧!”
李魯把這些樣品說明逐個進行翻譯,將翻譯出來的說明壓在玻璃瓶或者紙盒子下面,擺滿了一地。林英見李魯忙不過來,便請假過來幫忙,她把李魯翻譯的說明抄寫清楚,再放回原處。兩人一直忙到晚上,連午飯和晚飯也是靈芝打過來吃的。到了第二天上午,李魯終于翻譯完并且校對一遍,又將林英抄寫完的核對一遍,這才進行編號分類,分別貼在瓶子或者紙盒子上。
看看已經忙的差不多了,李魯拿過那個信封,對林英說:“林英,你看,這可能是日本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信,如今落到我們手里,看來也交不到他兒子手里了,我們打開看看?”
林英湊過來看了看信封說:“真難為這位母親了,她想出這么個辦法寄信,明明知道收到的希望不大,卻還這樣做,這說明日本國內查的很嚴吧?”
“可能吧!”李魯邊說邊打開信封。
李魯從信封里抽出一張起了鄒紋的信紙,上面寫滿了鋼筆字。他小聲讀起來:“俊男兒,媽媽流著淚水寫下這封信,也不知道你能否看到?不管怎樣,媽媽還是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再想辦法寄給你。
兒子,因為你爸爸死的早,媽媽一個人拉扯你兄妹仨長大,你三年前去了中國,你妹妹去年也被拉去參加了‘勤勞奉仕’團。前幾天,你弟弟又被征兵,他才15歲啊!聽說也要去中國打仗,媽媽心都碎了。媽媽沒辦法,只好天天以淚洗面。媽媽想你們啊!
媽媽現在藥廠當包裝工,身體已經不行了,還要天天跑十多里路來上班。我趁包裝藥品時把這封信裝在藥箱里,但愿有好心人看到能轉給你。媽媽只盼望你能活著回來,盼望你能見到你的弟弟妹妹,帶著他們一起回來。
媽媽于昭和17年冬。”
李魯讀完,禁不住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林英也熱淚盈眶。林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媽媽太可憐了。”
李魯說:“日本當權者窮兵黷武,老百姓遭受苦難。看來,日本國內已經被戰爭拖垮了,連十五歲的孩子都拉來打仗,這說明他們兵源已經枯竭,日本鬼子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
李魯沉思一會,說:“我把它翻譯過來,連同這封信的原件一起送到軍區敵工部,這對于反戰同盟工作應該有用。”
林英聽后說:“如果有用,那就翻譯吧,我幫你多抄寫一份,帶回去發給鬼子兵,也許能教育一下他們。”
說干就干,李魯很快翻譯完這封信,林英幫助抄寫兩份。李魯留下一份,將原件和抄寫的另一份一起交給張恒。李魯說:“這批藥我已經全部翻譯完,林英幫助抄寫清楚,我又復核兩遍,進行了分類編號。后面的事情就是按照樣品分別貼到瓶子或者紙盒子上,林英就可以辦好。”
張恒說:“沒想到你干的這么快,辛苦你了!我馬上組織人給林英幫忙,按照樣品一一貼上中文的說明書。”
李魯拿出信封說:“哥,還有一件事,麻煩你把這封信和我的翻譯稿捎給軍區敵工部,這對做‘反戰同盟’工作可能有用。”
張恒看了看翻譯稿,點頭說:“放心吧!我會盡快找人給他們捎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