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又遇戒嚴

第八章又遇戒嚴

第二天早上,火車進入濟南站。

李魯和林英隨著旅客涌出了火車站。

來到車站前的廣場上,李魯朝四下張望一陣,他覺得有點出乎意料,自言自語的說;“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林英聽到李魯在說話,忙問:“你在說什么?有啥不對的嗎?”

李魯見林英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樣子,便說:“沒什么?我們?nèi)ナ燮笨诳纯丛僬f!”

兩人一同來到售票口,李魯上前看了看津浦鐵路上往南開的列車,有下午兩點開往徐州的一趟經(jīng)停姚村站,他馬上買了兩張到姚村的車票。

出了火車站廣場,往南走了幾百米,李魯停住腳步,用手指著東面的一個西洋建筑說:“林英,你看,這個就是膠濟鐵路的濟南站。”

他又轉(zhuǎn)向北面,用手指著剛才出來的車站說:“這個是津浦鐵路濟南站,以前兩個車站是分開的,如今兩個車站合并在一起了。要是以前,我們從藍村坐火車來濟南,是要在這個膠濟鐵路濟南站下車的。”

林英隨著李魯手指的方向觀望一會說:“這兩個洋樓都好看,既然都是濟南火車站,為什么還要分開呢?”

李魯說:“說來話長,我們先找個地方吃點飯,我邊走邊給你說一說。”

林英說:“好,我也有點餓了。”

李魯領(lǐng)著林英往商埠走去。他給林英講了濟南這兩個火車站的往事。李魯說,膠濟鐵路由德國人所建,這是1897年德國借口“巨野教案”,以武力占領(lǐng)青島后強迫清政府同意修建的。它原來的濟南火車站叫濟南西站,在現(xiàn)在這個站的西面。而現(xiàn)在的這個站是德國人為了給中國人斗氣后來新建的。

津浦鐵路是1898年清政府批準(zhǔn)修建的,一開始是天津至鎮(zhèn)江,叫津鎮(zhèn)鐵路。但是十年后才開始修建,這時滬寧(上海一南京)鐵路即將竣工,為了與這條鐵路連接,清政府決定將津鎮(zhèn)鐵路的南端移至浦口,于是“津鎮(zhèn)鐵路”變成了“津浦鐵路”。

在選址津浦鐵路濟南站的問題上,德國人一直想通過膠濟鐵路與津浦鐵路接軌來實現(xiàn)影響進而控制中國這條鐵路的目的。而清政府則考慮鐵路的獨立性,也害怕德國軍隊一下子就可以坐火車突襲BJ。就選址濟南站的問題兩國談判好多年,最后,中方?jīng)Q定自己建一個獨立的津浦鐵路濟南站。

津浦鐵路濟南站建成后,這個精美的堪稱經(jīng)典的歐式建筑,使膠濟鐵路濟南站相形見絀。

說到這里,李魯看著林英說:“剛才你也看到了,這個津浦鐵路濟南站很漂亮吧?”

林英說:“是很漂亮,它比那個膠濟鐵路濟南站又高大又好看!”

李魯說:“津浦鐵路濟南站是哥特式建筑群,候車室那高大的圓形拱頂和拱形高窗,頂部的云壯曲線與穹頂遙相呼應(yīng),還有中間那個四面鑲嵌著鐘表的鐘樓,高高聳立,成為濟南站的標(biāo)志。我在鐵道學(xué)院時,聽說這是亞洲最大最漂亮的火車站。”

林英說:“是不是因為這個車站建的好看,德國人不服氣?”

李魯說:“是的,德國人不甘落后,為了與中方抗衡,又開始擴建膠濟鐵路濟南站,結(jié)果選址在津浦鐵路濟南站的南面三百米處建了這個新膠濟鐵路濟南站。有人說,德國人是為了擋住津浦鐵路濟南站的風(fēng)水,也有的說是“報不共車站”之仇。”

說著,兩人來到一家小飯館門前,李魯看了看說:“正好,這里有甜沫,你一定要嘗嘗!”

李魯要了濟南有名的甜沫、油條。他記得上次爸媽帶他路過濟南時吃過,今兒個讓林英也嘗嘗。剛吃幾口,他就問林英:“好吃嗎?”

林英說:“好吃,就是甜沫不甜,是咸的。真是怪啦!明明是咸粥,偏說是甜沫。”

李魯哈哈笑起來,說上次爸媽也這么說。

李魯在付錢時問飯館老板:“大哥,給你打聽一下,這個膠濟鐵路火車站什么時候合并到北面去了?”

老板說:“兩三年的事了,日本鬼子干的。”

李魯沒再說什么,兩人出來飯館,往城里走去。李魯想帶林英去看看具有天下第一泉之稱的趵突泉,然后想順流而下再游玩一下大明湖。

林英對眼前這座古城充滿好奇。她跟在李魯后面,邊走邊四下張望,不到半個時辰就從商埠來到老城西門。

李魯覺得奇怪,上次隨爸媽來這里,有城墻和城門樓,今天來到這里,原來的城門沒有了,城墻也變成了馬路。他問路邊擺攤的一位老大爺是怎么回事?老大爺說幾年前韓復(fù)渠主席下令把城墻扒了,為的是好看。

沒有城門就沒有日本兵站崗把守,兩人就隨著人群過了西門橋進人城里。

他倆沿著護城河往南走不遠,就到了趵突泉。

兩人來到立有“趵突泉”石碑的泉池邊,只見三股泉水噴涌而出,涌出的水如同三個大輪子在水面上旋轉(zhuǎn)。

李魯想到“泉源上奮,水涌若輪”和元代文學(xué)家趙孟頫的詩:“濼水發(fā)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潤蒸云霧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禁不住一番感慨,不由自主念出聲來。

林英問:“你念的詩有云啊霧啊,還有大名湖,這是說趵突泉嗎?”

李魯說:在濟南的東北角,有一座山叫華山,古時候稱“華不(fu夫)注”。此山孤秀,如花柎注于水中,也就是象倒過來的一個花蒂在水中。趵突泉的水在冬季形成的霧氣,能籠罩那個華山,它噴涌的聲音能震蕩北邊的大名湖。形容趵突泉噴涌之勢。這句“潤蒸云霧華不注,波濤聲震大名湖。”寫的太妙了。

李魯接著說;“林英你看,這個‘趵突’,即形容泉水‘跳躍’的形狀,又有泉水噴涌時‘卜嘟’、‘卜嘟’之聲,看了這兩個字,是不是有這個感覺?”

林英說:“你這一說,我是有點明白了,古人寫得真準(zhǔn)啊!”

李魯領(lǐng)著林英來到泉邊,用手捧起泉水喝了一口說;“真甜啊!不愧是天下第一泉!”

兩人又看了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杜康泉、白龍泉。

從趵突泉出來,沿護城河順流而下,一會就來到大名湖。兩人沿著湖邊觀看大名湖的景色。

湖面碧波蕩漾,岸邊綠柳佛面。

李魯給林英說起清代歷史學(xué)家劉鳳誥《詠大明湖》的對聯(lián):“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他說“當(dāng)年,兩個朝廷命官,也是大學(xué)問家在湖邊飲酒,一個是山東提督學(xué)政劉鳳誥,另一個是山東巡撫、書法家鐵保。劉鳳誥興致勃勃,即席說得聯(lián)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覺得這幅對聯(lián)道出了濟南的柳、荷、湖、山輝映一體這個獨特的風(fēng)貌。馬上寫下來,后來刻在石頭上鑲嵌在西院門洞兩側(cè)。”

李魯用手指著石刻給林英看。林英說:“說的真好!湖水清清,三面垂柳,一城山色有半城映在湖中。到了夏天就更好看了,那時荷花就開了。”

李魯點點頭。

兩人站在湖北岸,望著湖心一個小島,李魯說:“那是歷下亭,傳說唐代大詩人杜甫兩次來濟南,在亭子上寫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那上邊還有乾隆皇帝書寫的‘歷下亭’匾額,我們要上去需要坐船,今天時間來不及了,就不去了。”

林英說:“這景太迷人啦。以后再來時再細細看吧!”

兩人興致正濃,還想去前面的鐵公祠看看。正在往前走,忽聽得一陣刺耳的警笛聲由遠而近。

只見湖對面馬路上由北向南駛過兩輛日本軍車,車上站著滿滿的日本兵。

這一下,令李魯游玩的興致全無。

“唉!大好河山,卻讓日本人給糟蹋了,這何時是個頭啊!不看了,我們往回走吧!”李魯說著,拉起林英往回走。

兩人原路返回,在商埠買了兩盒點心,林英又買了幾塊小手帕,準(zhǔn)備回到火車站等候上車。

兩人來到火車站前的廣場,想走過去進入候車室歇一會。

突然,李魯看到候車室兩側(cè)站著一排日本兵,他們端著上了刺刀的長槍,面朝外兇煞神似的。

李魯給林英使個眼色,兩人退到廣場邊上,盯著候車室門口看動靜。

李魯向站在旁邊的人打聽這是干啥?他們說:“戒嚴啦,鬼子要抓人。”

李魯聽后,急忙向林英示意快走。

林英跟在他身后一起來到廣場西南角,回頭看看濟南火車站鐘樓的大鐘,已經(jīng)快兩點了。李魯說:“這趟車是坐不成了,后面也沒合適的車啦,看來今天就走不了啦!”

兩人很著急,又過了一會,還沒見日本兵撤走,鐘樓上的表已經(jīng)指向兩點,李魯說:“今天走不了啦,找個地方住一宿吧!”

林英說:“剛才回來時看到一個旅館,去那兒看看吧!”

兩人返回去找到林英說的旅館,上前一問,掌柜看看他們的打扮說:“今兒個住旅館要良民證,你兩位有嗎?”

李魯說:“沒有,我們想回泰安,票都買啦,因為戒嚴誤車啦!”

掌柜又說:“戒嚴不是一會兩會的事,說不定明天還要戒嚴。我看,趁天還沒黑,你倆快點走,想坐火車就去白馬山,要坐馬車就去段店。”

兩人謝過掌柜,出門來商量一下,決定還是去段店坐馬車走安全。

商埠一帶在濟南老城的西面,它是膠濟鐵路與津浦鐵路的交匯點,商埠因火車站而興。

但是,火車站以西依舊是坑坑洼洼,道路難走。

李魯和林英一路走一路打聽,從商埠往西穿過鐵路涵洞直奔段店,這是一條濟南通往長青的路。路上馬車不多,偶爾有一輛也是從火車站貨場拉貨出來的。兩人只好沿著路往前走,不時回頭張望有沒有順路的空車。

說來也巧,兩人正在走著,一輛馬車從身后而來。李魯忙上前招手,車夫看見有人招呼,便勒馬放慢速度。

李魯說要搭車去長青,段店也行,車夫停下車讓二人上車來。

李魯與車夫聊起來,說兄弟倆要回家到姚村,火車票都買好了,因鬼子戒嚴,才走這條路,也不知道咋走方便?車夫告訴他,這條路要先到長青,往南到肥城,再經(jīng)寧陽到姚村,至少兩天才能到。

李魯說濟南到姚村不到二百里地,咋能用兩天?車夫說這條路難走,車也少,搭順路車很難,除非你出錢雇車,那樣一天能到。

李魯聽后有點后悔,說應(yīng)該去白馬山坐火車。

車夫聽見李魯說的話,便說,這幾天鬼子在車站專門抓外地人,只要是他們看上的年輕人,馬上抓起來。聽說要把抓的人送到日本做勞工,你兩個年輕人上車站很危險,不如坐馬車,慢點就慢點吧。

聽這么一說,李魯沒再說話。他在奉天時聽說過,日本國內(nèi)兵源不足,年輕人都拉去當(dāng)兵了,勞動力缺乏,就從被占領(lǐng)地抓人運回國內(nèi)做勞工。一旦被抓到日本,必定九死一生。

馬車到段店,已是傍晚。

李魯兩人找個旅店住下,吃點東西就休息了。

段店是個小鎮(zhèn),但名氣很大。傳說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段干木路過這里,遇到大雨,因地域廣而且積水多,被困投宿。臨行前告誡鄉(xiāng)人,此處開店甚好,可方便行人。后來,不少人便聚集這里開店經(jīng)營,生意十分興隆。為了紀(jì)念段干木,開店的人就把這里叫著“段店。”

后來,這里就延續(xù)下來叫“段店。”

段店大集很有名,尤其是騾馬市場很大,周圍幾十里的人來這里買賣,連JN市的人也來這里趕集。

第二天正好是大集,李魯兩人吃過早飯便來到集上,打聽捎腳的馬車。轉(zhuǎn)了半個時辰遇到一輛去長青的馬車,兩人打算坐到長青下來再說,談好價錢便上車了。

馬車一直向西南方向奔去。車夫告訴李魯,過去長青前面不遠就是八路軍的地盤啦!干我這一行的有個規(guī)矩,在濟南這邊不說去西南哪個地方,只是說去長青。其實我今兒個是去肥城南,你倆就跟我走吧。

李魯聽了很高興。他雖然沒見過八路軍,卻從心里感覺與八路軍近乎。他想起在奉天因為參加反日集會死在日本人手里的幾個同學(xué),心里琢磨,看來只有找到八路軍才能報得此仇。

車夫說他的家是肥城南邊儀陽的,你倆跟我到儀陽住下,明兒個再走,那里有八路軍的人,肥城縣城的日本鬼子不敢過來。

李魯問他見過八路軍嗎,車夫說見過,我的車經(jīng)常進出抗日根據(jù)地,見的八路軍多了,這些人對老百姓好著來。

李魯心想,這次要是能見到八路軍就好了,一定要和他們聊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饶平县| 揭东县| 广河县| 颍上县| 宜宾市| 徐闻县| 曲麻莱县| 五寨县| 海淀区| 宁武县| 子洲县| 盐亭县| 辛集市| 吴桥县| 屏东县| 乌鲁木齐县| 永济市| 绵竹市| 北辰区| 布尔津县| 郴州市| 二连浩特市| 垣曲县| 大悟县| 依兰县| 甘德县| 田阳县| 绥化市| 宁陕县| 昭平县| 隆子县| 望奎县| 彝良县| 石景山区| 海盐县| 珠海市| 巧家县| 洱源县| 临泽县|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