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偷渡渤海
- 泗水河畔之抗戰
- 杜普
- 3415字
- 2020-09-10 09:24:23
第六章,偷渡渤海
第二天清晨,全家人都起了個大早,忙活一陣后吃了早飯。李魯先幫林英打扮成男孩子的樣子,然后把自己也扮成船上伙計的模樣,看上去兩人像是兄弟倆。看看已經收拾利索,兩人便給娘和弟弟告別。
林英抱住娘一陣哽咽,小順子拽住姐姐和姐夫的手也不住的掉淚。林富貴套好毛驢,馱上李魯和林英兩個不大的包袱,說了聲:“時候不早了,走吧!”
說完,牽著毛驢出了大門。
李魯和林英跟在后面,回頭對站在門口的娘和弟弟招招手說:“娘,回去吧!弟弟,扶娘進屋吧!”
林英說著,已是淚流滿面,不敢再回頭看,急忙走了幾步,一拐就出了村子。
林富貴帶著他們一直走小路,下午便來到大連碼頭附近,找個小店吃了飯,就在這等著傍晚去小鋪子接頭。
二月的天短,黑的也早。
不大一會,天漸漸黑下來。
林富貴讓李魯和林英在小店里等著,他先去雜貨鋪那邊看看。到了雜貨鋪跟前,看到劉兆海已在門口站著,手里還提著兩個禮盒,正等著他呢。
林富貴問劉兆海:“船長還沒到嗎?”
劉兆海說:“還沒有,應該快到啦!”
看到林富貴有點擔心的樣子,劉兆海又說:“哥,放心吧,中午我和楊海生一起吃了飯,又商量了細節,不會出岔子。”
兩人正說著,從碼頭那邊走過來一個人,快到跟前時說:“是兆海兄弟嗎?”
劉兆海趕忙答到:“是啊,楊哥。”
三人一見面,寒暄幾句。楊海生說:“一會走便門,這是工人和船員進出的門,是個中國人看大門。白天有碼頭警務隊的人在這里轉悠,這個點只有看大門的啦。我給他說了聲今兒個帶點菜和吃的,一會給送上船。”
他又問人呢?林富貴說馬上就過來啦。
楊海生到雜貨鋪里讓掌柜拿出早已備好的一副挑筐,里面裝著幾顆大白菜,還有半袋子苞米,他給掌柜付了錢,說了聲筐子下次送回。
這時林富貴已領著李魯和林英過來,上前打過招呼。楊海生把兩人帶的小包袱分別放在前后兩個筐子里,上面再蓋上白菜,讓李魯挑起來擔子跟他走,林英則背上苞米緊隨其后。
劉兆海忙把禮盒和裝著煙酒的籃子交給楊海生,又塞給他十塊錢,楊海生也沒拒絕,拱手告別。
李魯林英回過頭說了聲:“爹,叔回去吧!”
說完,轉身跟著楊海生走了。林富貴和劉兆海站在原地,目送李魯和林英的黑影朝碼頭那邊移動,一直到啥也看不見了,兩人才牽著毛驢往回走。
李魯挑著白菜,林英背著半袋子苞米跟著楊海生身后,不一會就來到了碼頭的一個便門。楊海生手提著一個禮盒走過去,喊了一聲:“大哥,我回來啦!”
只見從門房里出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說了聲;“好快啊,弄啥好吃的?”
楊海生往上一舉手里的禮盒,說:“拿著,朋友給的,見個面分一半!”
“客氣啦,客氣啦!”老頭高興地接過禮盒,在昏暗的燈光下看了看,不住地點頭說:“走好!走好!”
楊海生朝李魯擺了一下手,李魯林英緊走幾步進了門。
楊海生朝老頭拱手說:“回頭見!”
說完就朝海邊走,一會就來到自己的船邊。
他讓李魯放下挑子,喊了一位伙計下船來,接過李魯的挑子,踏著翹板上了船。隨后,楊海生又招呼李魯和林英上船。
這是一艘小氣輪貨船,船艙在下面,上面是甲板和駕駛艙。
楊海生取出李魯和林英的兩個包袱,讓他倆帶上,隨著他踩著梯子下到船艙,讓他倆在梯子旁邊的空地上坐下,說:“一會就開船,明天下午到煙臺,你倆就在這休息,有事我會來喊你們。”
說完就爬上梯子忙去了。
船艙里彌漫著豆餅的香味和蒸汽機燒煤的煙味,艙頂已經蓋上,只有梯子口可以通風。
艙里并不冷,李魯和林英席地而坐。奔波了一天,也緊張了一天,這會兩人才松了口氣。李魯把一個包袱放在身后自己靠著,讓林英靠在自己身上,說:“好好歇會吧!”
林英“嗯”了一聲,兩人正想打個盹,忽聽上面傳來一陣嚷嚷聲,接著梯子口下來一個人,黑暗中這個人說:“兄弟,別害怕,我是船上伙計,楊大哥讓我來告訴你們,港上警務隊來查船了,你們兩個跟我來。”
說著,他掏出一個手電筒,照了照船艙里面一個小艙門,就縱身一躍上了豆餅跺,轉身對李魯說“跟著我!”
說完,就向船艙里面爬去。
李魯和林英急忙拿上包袱,也爬上豆餅跺,一前一后跟在這個人后面向前爬去。到了船艙角上,伙計讓李魯兩人放下小包袱,搬開兩個麻袋,把包袱放在下面,然后用麻袋蓋上。又轉身擰開艙門,一步跨到后面的鍋爐艙。他用手指著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說:“這是龐大哥,你們呆在這里,一切聽他的。”
說完,順著鍋爐艙的梯子爬上去了。
鍋爐艙面積不大,里面只有一個工人在燒鍋爐。
李魯看看眼前的這個龐大哥,只見他穿一身黑糊糊的工作服,敞開著上衣,正忙著燒火。他兩眼緊盯著爐口,手握著一個鐵鉤子不停地捅爐膛,爐口的火光映照在他的臉上,汗珠順著腮幫子在往下淌。看到這里,李魯一下子也覺得熱了,他不由自主的解開領口。趁龐大哥站起身來看鍋爐上的壓力表時,李魯說:“龐大哥,我倆幫你干點啥?”
龐大哥說:“啥也不干,一會如果有警務隊的人來,你們就到后面去。”
他用手指了指鍋爐那邊。
李魯看了看這個鍋爐艙,一臺圓鍋爐矗立中間,上面布滿粗細不一的管子。爐膛里火燒的正旺,管子里不斷嗤出一股一股的蒸汽,發出“嗤嗤”的聲音。艙的一側是一個盛煤炭的半敞開鐵皮箱子,箱子上面有一個鐵皮筒子通向甲板,好像是往下送煤的。旁邊有一個裝煤渣的木頭盒子,艙頂還掛了一盞小號的馬燈,昏暗的燈光和燃燒的煤炭味令人感到喘不過氣來。
龐大哥不停的在忙活。突然,他扭過頭來說:“來人了,你倆到鍋爐后面去。”
說完,他打開鍋爐門,向里面投了一掀煤炭,一股黑煙從鍋爐口涌出,直沖梯子口。
這時,只見梯子口一道手電筒光照下來,一個人蹲在梯子口說;“真他媽嗆得慌,下面幾個人?”
“一個人!老龐在燒鍋爐。”這是船長的聲音。
李魯和林英站在鍋爐后面,仔細聽著梯子口的動靜,大氣也不敢喘。等到梯子口黑下來才松了一口氣。只聽到梯子口上面一個人喘著粗氣在咳嗽,說:“老楊,你帶了什么好東西?我再看看貨艙。”
“王班長,就是捎帶點豆餅雜貨,賺點小錢唄。”船長答到。
“沒帶什么人吧?我可是給你說明白,這兩天港上查的緊啊!”叫王班長的人說到。
“沒有,我沒有哪個膽,也不想惹麻煩,咱什么人也不帶。王班長,正好你來啦,我來時給你捎的兩條大咸鲅魚帶回去吧!”
“好!好!我就愛吃咸鲅魚,那我就不客氣了。”王班長說著往前面貨艙去了。
一會,船上沒有了說話聲。龐大哥說;“出來吧,沒事了。”
李魯和林英從鍋爐后面出來,兩人滿臉是汗,李魯熱的解開棉襖的扣子,摘下帽子,林英只是用手絹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兩人站在龐大哥一邊,等待他說話。
正在這時,上面一聲汽笛響起,船開始晃動起來。
“開船啦,開船啦!”李魯和林英興奮地小聲喊著,盡管聲音不大,卻把兩人的緊張一掃而光。
龐大哥又是看壓力表,又是往鍋爐里加煤,忙的顧不上說話。
忽然,貨艙門開了,剛才的伙計伸過頭說:“沒事了,到這邊來吧!”
李魯一看是剛才的伙計,忙謝過龐大哥,然后跟著伙計回到船艙。伙計幫忙取出包袱,又一起爬過豆餅跺,來到梯子口。
伙計說;“把你們嚇著了吧?”
李魯問:“每次開船都要上來檢查嗎?”
伙計說;“也不是,一般是辦完手續就可以開船了,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好在是王班長上來的,他跟船長熟悉,上來看看就走了。船長讓我告訴你們,沒事了,放心吧!”
說完,轉身爬上梯子去了。
李魯對林英說;“好險啊!”
林英抓住李魯的手說;“嚇死我了,剛才氣都不敢喘。好了,吉人自有天相,老天在幫著我們呢!坐下歇歇吧!”
李魯是第一次坐船,覺得很新鮮。他站起來抓住梯子對林英說;“我想上去看看!”
林英說:“上面風大,再說船還在港口里,別讓人看見。”
李魯不住的“嗯嗯!”
李魯順著梯子爬上去,把頭露出艙口,向外張望。只見船頭前方漆黑一片,不遠處一座燈塔閃爍著燈光。回頭看了一眼碼頭,昏暗的燈光越來越暗,海風夾雜著一股腥味呼呼的在耳邊作響。
早春二月的夜晚,海面上依然冷風刺骨,李魯趕緊下到船艙。
船的速度越來越快,顛簸也越來越厲害。林英是在海邊長大的,不覺得暈船,這李魯就不同啦,不大一會就覺得天旋地轉,胃里不住地翻騰,哇哇地嘔吐,一直到吐干凈胃里的東西,才昏昏沉沉地睡了。
林英怕他受涼,把李魯攔在懷里,又從包袱里拿出一件長衫,蓋在李魯身上,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一覺睡到第二天的上午,陽光斜照進船艙,二人才醒來。
林英急忙收拾了李魯夜晚吐出的東西,爬上甲板去趟廁所。楊海生這時也過來讓他們到駕駛艙后面吃點東西。林英說有帶的干糧,楊海生就送過來一小桶熱水,兩人在船艙勉強吃點喜餅,這是出門時娘專門做的。
接近傍晚,船駛入煙臺港。
天黑后,楊海生帶二人出了碼頭,讓他們找個小店住下,第二天再坐馬車去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