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爐夜話
- 王永彬
- 311字
- 2020-09-03 15:06:52
第四九則

顏子之不校[1],孟子之自反[2],是賢人處橫逆之方;子貢之無諂[3],原思之坐弦[4],是賢人守貧窮之法。
[1]顏子之不校:語出《論語·泰伯》:“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指顏回對無理的行為不計較。顏子,名回,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
[2]孟子之自反:語出《孟子·離婁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指孟子面對橫暴行為會自我反省。孟子,戰國時鄒(今山東鄒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被尊為“亞圣”。
[3]子貢之無諂:語出《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指子貢處困窮而不諂媚。子貢,春秋時衛國人,孔子弟子。
[4]原思之坐弦:原思處困窮則安坐彈琴。原思,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