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假貨風波,夏曉夢向三位股東提議,討論是否應該建立一個防偽標識。
于勝楠帶頭同意。她的廣勝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假貨牟利之后,只會毀掉真貨。
既然沒異議,晴楠就聯系專門的公司生產防偽標識。
劉蕓儷需要去接受技術公司培訓,對于蘋果盆栽的技術上,她還需要學習一下,沈子云就“公費”派她去學習。
劉蕓儷一走幾天,山上的果樹得有人看著。村里懂行點的,就是白照明的爸爸白恩信,被劉二強請來幫忙。
沈子云和白恩信在山上轉了一圈之后,就席地而坐閑聊天。
“白大爺,您對種樹這挺懂啊。怎么不種樹呢?”
“原來在外地林場干過幾年。我這是半吊子。”白恩信說:“而且這魄力不大,敢包山?倒是你,你咋想的。你不懂技術咋這么敢干?”
“我相信這山里有金子。它就是有金子。”
“你這是藝高人膽大。”
沈子云將白恩信送回家,家里沒別人,就是白照明的母親在家。
老伴兒給他們準備了中午飯。
沈子云一看,兩個普通家常菜,也沒推辭,就一起吃了飯。
“子云,你看照明他們兩口子能干點啥?”
“他們的小超市不是挺好的嗎?”
“哪里還好了?”白恩信比較直接:“他們那小賣點能干哈啊?一天賣不了七八十塊錢,照明外頭打工,才能貼補家用。”
“主要是村里沒什么可買的。”沈子云說:“這一年中,住洪河村的中青年人和孩子少了不少。”
“可不嘛!”白恩信特別同意沈子云的話,“就我們這個歲數。一個月買點紙和十幾塊錢吃的就不錯了。”
各家院里有菜,買肉上鎮上,劉淑蘭的小賣點兒最多是賣點開袋即食的熟食,或者散白酒等。這也是老人們愛吃的。
“將來,也許能有一個機會。”沈子云說。
藍蛛山村那邊,幾個村民都來找張雍江了,其中就有韓家兄弟的老舅。他們希望張雍江也能像李天喜一樣,幫幫大家跑跑資金。
張雍江一口答應,“我肯定會幫大家的。”
幫助農民的貸款,下來并不復雜。唯一難的是資金不夠。
張雍江找于勝楠想想辦法。
“于總,您看怎么辦?這一共十三戶,大約六十五萬。您看……”
于勝楠說:“我拿,也拿不出太多錢。按照子云的下一步,湖畔山莊還需要追加一些投資。手里不太寬裕。”
“是啊,這筆錢也不少。”
“張書記,那是六十五萬,不是六十五塊。”于勝楠說:“我是做實業的,真沒有那么多現金。”
張雍江有些可惜的說:“蘑菇是個好項目,不做很可惜。”
于勝楠給張雍江支了個招,讓他去找沈子云。
張雍江就開車來找沈子云想辦法。
“張書記。”沈子云苦笑:“這筆錢,我也沒法出。”
沈子云只要出了,就會有其它村養蘑菇的人來找他。到時,他沒有辦法拒絕了。
張雍江也知道沈子云為難,可他不像李天喜,沒有身邊的“沈子云”。于勝楠投資在藍蛛山村不少了,不能再投資了。每個人都有各自心中的風險底線。
“這樣。”沈子云思考了一陣說:“成立一家公司,由我和幾個人,還有藍蛛山村和洪河村的集體經濟參與。”
“這個公司……”
“藍蛛山村和洪河村的發展公司。”沈子云說:“洪河村和藍蛛山村的村民欠款轉入這家公司,這家公司負責對外融資,投資兩個村,包括特色旅游,采摘,表演等等。這樣出資就合情合理了。”
“好,這個好。”張雍江很高興。
“就是融資的問題。”沈子云說:“我將借給洪河村這部分為出資額,未來的收益也歸公司。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其他的投資人,不好找。”
張雍江說:“兩個村現在紅紅火火,怎么沒人投資?”
“紅紅火火?沒有什么真正的收益呢。你看看你周圍有沒有人可能入股?”
張雍江犯了難。他來當第一書記前,是商業局主管商貿的。他因為愛惜羽毛,刻意保持距離,沒什么熟人。
沈子云笑道:“看來沒人啊。”
“我和于總是一般關系,她是看市里的意思才來投資的。并不像外界傳的那樣,我們是特別好的朋友。”
“張書記,不近人情也不是鐵面無私。父母官需要平衡各方,講的是綜合治理。”
“子云說的對。”張雍江說:“過去是我總給自己弄限制。”
“我找幾個人來想想辦法吧。”沈子云說。
當天晚上,沈子云來到了東山郡另一棟樓的方晴怡家。
方晴怡開門后,似笑非笑的問:“這大晚上的來找我,有事嗎?”
“為什么要加個‘大晚上’?現在才七點,外面陽光還不錯。”
“難道是約我出去轉轉?”
“呵呵,找你是有正事。”
“沒正事肯定不找我。進來吧。”
沈子云向方晴怡說了這個發展公司的事。
“這不是你計劃的一部分?”
“原來不是。”沈子云說:“計劃總是在變的嘛。誰能算到那么多事?”
“你也有算不到的事。”方晴怡說:“洪河村民對你的債務轉入沒有問題,我的也可以轉入。問題是新進來的人,愿意花錢嗎?”
“這就是問題所在。”沈子云說:“洪河村和藍蛛山村現有的發展潛力是不足以打動那些投資人的。”
“百分之七、八的收益率都沒有?”
“沒有。”沈子云說:“因為具有扶貧性質。所以當時給農戶的利率不高,很多農戶還款是存在風險的。即使將來投資基礎設施,也并不是能收回很多的。”
方晴怡從冰箱里拿了兩瓶水,“所以,你有心想找個有名望的公司作擔保。”
“是。”沈子云說:“沒有這樣的公司,保證低收益率,是不會有人愿意投資的。”
方晴怡說:“你這么做,好像不像是公司。”
“其實相當于是債券。”沈子云說:“是以未來這兩個村的村民收益償還的。”
“別最后弄成了非法集資。”
“這點不用擔心。公司借錢給農戶,農戶負責生產,然后還錢。這是一個產業。為此,我決定晴楠也并入這個發展公司。”
“于勝楠那里……”
“我來想辦法。”
方晴怡說:“張友全從生命膠原那里弄回來了錢,有幾個,沒路數呢。如果有大企業擔保,我有信心將他的錢弄來。”
“那就先解決擔保吧。”沈子云說:“企業哪個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