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談話孩子會聽并愿意學習
- 科斯蒂安丁·無
- 916字
- 2020-09-03 11:26:09
第1章:和孩子順暢交流的力量

你最后一次和孩子交流是什么時候?誰先開始的?
我不是說父母應該經(jīng)常和孩子嘮叨。我想說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各方面都應有順暢的溝通渠道,而這需要適當?shù)臅r間和地點。
語言是項重要能力,可以讓人互相溝通。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時就學會說雙字詞。然而有些孩子直到四五歲才開始連貫說整句話。這種情況經(jīng)常會導致孩子在溝通交流時變得惱怒,產(chǎn)生挫敗感。
語言的發(fā)展對任何孩子來說都很重要,因為他可以用極具表現(xiàn)力的方式與他人充分交流。
孩子即使不說話也能交流。哭泣是他們交流的第一種方式。嬰兒剛出生就會哭,餓了、不舒服了或許多其他原因也會哭。
隨年齡增長,他們最終學會交談,并由此在家里和學校里學習。孩子們確實需要溝通技巧來掌握各項技能。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保持順暢的溝通渠道主要取決于父母在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主動性和敏感性。
孩子上學后,你們一起吃飯時可能會產(chǎn)生下面的對話:
媽媽:“你胳膊上的是什么?”
孩子:“哦,沒什么。”
媽媽:“是在學校里弄的嗎?”
孩子:“就是課間玩兒的時候弄傷的。(孩子伸手去拿電視遙控器,調(diào)高音量。)”
媽媽:“好吧,不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疼嗎?是故意的嗎?”
孩子:“不是,就是玩兒的時候不小心弄的?!保ê⒆影央娨曇袅坑终{(diào)高了一檔。)
媽媽:“請把電視關了?!?/span>
孩子:“好吧,不過等會兒。我想看精彩的那部分。”
媽媽:“我們能先談談嗎?”
孩子:“等會兒吧,媽媽。”
上面這段對話很有代表性,你可以很明顯發(fā)現(xiàn)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是不順暢的。你也可以發(fā)現(xiàn)科技產(chǎn)品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孩子避而不談,盡管家長一直在追問,但始終沒問出什么。
這段對話的重點是得到解釋,但這位母親沒有掌握有效的溝通方式。她沒有與孩子產(chǎn)生共情,所以孩子跟她保持距離,依靠電視節(jié)目逃避。
也許這位母親當時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行為舉止上,但可能永遠得不到她想知道的答案。
我的做法:
我會耐心地、安靜地等電視節(jié)目結(jié)束,然后從他手里拿過遙控器關掉電視。之后,我再重新跟他聊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我會確保自己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保持冷靜。
我會等他禱告完,陪他入睡時,溫和地告訴他,我看到他手臂上的瘀傷時,有多擔心。隨后,我會給他一些建議,以保證同樣的事情不會再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