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田州恩仇
- 陟淵
- 炆鱗
- 2781字
- 2020-09-02 06:30:00
羅巖點頭道“不錯,當年岑猛和正妻瓦氏并不親近。這瓦氏就是岑璋的女兒,本來也該叫岑氏,大家卻都叫她瓦氏。”
燕疏云奇道“這是為何?”
羅巖道:“這小人也不知,或是覺得夫妻都姓岑,說出去也不是很好聽。也有說這瓦氏夫人原來叫氏瓦,漢人以為是瓦氏之義,僮人也就都這么叫了。岑璋見其女受冷落,本就不喜,加之朝廷征討岑猛,為自己避禍,乘機誘殺了岑猛。后來嘉靖六年,岑猛部下盧蘇、王受再叛,王陽明先生奉命平剿。
“盧、王二人心知難敵,加之也知陽明先生有招撫之意。兩人便把自己綁了,和頭目數百人赴陽明先生軍門前投降,陽明先生打了他們一百杖,然后上書朝廷赦免,再立岑猛之子岑邦相承襲田州知州之位。”
他說到這里嘆了口氣:
“這岑邦相便是岑葭的胞弟,都是韋氏所生,算來是何大羽的親舅舅了。田州之亂時,岑葭才十四歲,被人乘亂擄走,中途被何大翼也就是如今的烜刀門何門主撞到,救了去。
“岑家人都以她死于亂軍之中,也就不去找了。何門主見岑猛被朝廷征討,也不送她回去。后來岑葭在岑猛死后自己也不敢回。岑家內部仇殺叛亂不斷,加之瓦氏坐大,那瓦氏又素來和她生母韋氏不睦。
“何門主又待她不錯,過了四五年她就和何門主成婚了。但她和胞弟岑邦相感情很好,也曾派人和弟弟秘密聯絡過。只是岑邦相雖被立為田州知州,年齡尚小,田州事務都被盧蘇這廝把持。
“盧蘇又和瓦氏勾結,暗中扶持岑邦相的異母兄岑邦彥所生之子岑芝。岑邦相朝不保夕,怕連累姐姐,也就不向家族內其他人透露自己姐姐還活著的事。”
他的臉色突然變得凝重起來:
“那時家父在岑邦相手下,他本是內地漢人,喜好雜學,不愿科舉,游歷到廣西田州。岑邦相受封,繼任田州知州后,家父就投到他賬下,竭力輔佐。
“岑邦相和岑葭的聯絡,家父也出了些力氣。因為是和女眷聯系,家母也參與了此事。后來家父眼見盧蘇、瓦氏欺壓得越來越緊,便和岑邦相提議設謀要除掉那盧蘇。”
燕疏云打斷道“你父親叫什么?”
羅巖道“家父名諱是一個玉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玉”
燕疏云點點頭,羅巖繼續道“那盧蘇畢竟勢大,耳目眾多,岑邦相和家父的謀劃還是被盧蘇這惡賊探知。盧蘇就派人來刺殺岑邦相。”。
說到這里,他嘴角抽搐起來:
“那是嘉靖十四年,刺殺未成,那廝又設下伏兵,襲殺家父。那時我不過十歲出頭,家母就帶著我一直逃到了感云洞烜刀門,投奔了何門主。
“盧蘇殺害家父后,又和瓦氏一起派兵圍住岑邦相住處,當夜岑邦相就被盧蘇和瓦氏用弓弦勒死。當時岑芝年齡也小,瓦氏就成了操控田州實權的人。”
他臉上更顯憤色:
“岑邦相乃是陽明先生上書朝廷冊封的田州知州,那盧蘇、瓦氏謀殺他,分明就是叛賊。卻不料朝廷只為省事,息事寧人,竟將叛賊扶正,你說可笑不可笑?
“岑葭那時剛生下何大羽不久,得知親弟弟死訊后,如何不恨,她求何大翼為自己弟弟報仇。何大翼卻說這是官府和土司的事情,不便牽扯進去。”
他說到這里,似乎對何大翼也頗有不滿,也不再敬稱為門主,直呼其名了。停頓了片刻,羅巖繼續說道:
“岑葭由此也心懷抑郁,與何大翼疏遠了關系。過了不到十年,岑葭抑郁成疾,病得就要死了,把我母親叫去,叮囑她要找機會告知何大羽這些事情,待他長大了,要設法為舅舅報仇。我母親本和那瓦氏、岑芝、盧蘇有殺夫之仇,自然照辦。我后來又設法聯絡上了韋氏的幼侄”
他說到這里,瞥了一眼韋存相。燕疏云看他眼色,料來這韋存相便是他嘴里說的韋氏幼侄。
羅巖繼續道“我們兩人三年前設法混入了瓦氏的狼兵隊伍,又探明了盧蘇、岑芝等人情形,那盧蘇卻已經死了。不久何大翼也在我等推薦下,進了狼兵任職。”
說到這里,他臉上微露得意之笑,“兩年前那岑芝也死了,自然旁人都只道他是病死了。至于他死的真相,自然也無從查究了。”
燕疏云卻想道“那岑芝其實也無辜,而且算來還是岑邦相的侄兒,他們這家族內部仇殺也是一筆糊涂賬,誰是誰非,又怎能算得清?”
羅巖繼續道“岑芝死后,只留下四歲遺孤岑太壽。壓不住人心,岑施這些人也起來鬧。朝廷便派守備張啟元到田州鎮守,這便又等于減了瓦氏權勢。”
他說到這里,嘿嘿笑了起來,“這回瓦氏老婦風光來平倭,我們又如何能讓她稱心如愿。何大羽要求到江陰來,雖有他師門吩咐的事,但卻也能乘機給瓦氏搗亂。”
他看了一眼燕疏云,道“錢縣令要出城來打倭寇,結果狼兵一觸即潰,丟下縣令跑了,讓縣令慘被倭寇殺死,這事情傳揚出去,朝廷會怎么想?”
燕疏云聽到這里恍然大悟,方才何大羽說他暗害錢縣令除了要謀奪玄鯉,還有另一半的原因。現在看來這原因就是為了敗壞狼兵名譽,讓朝廷官員對狼兵不滿,給瓦氏搗亂了。
羅巖臉露得色,繼續說道:
“不說朝廷,只要江南百姓士子,對狼兵厭惡,再影響官場對狼兵的態度。我們兩個裝作去搶劫,原本也是何大羽的主意。狼兵打仗的時候潰逃,又去搶劫百姓。瓦老太婆還能繼續在江南待多久?我們讓她灰頭土臉的回去,只怕她也活不了多長的時間。這可比直接刺殺她,還要快意。”
燕疏云心想“他們的私仇,旁人原也管不著。但為了這私仇,和倭寇沆瀣一氣,害死錢縣令,也是昧了良心。”便正色道:
“瓦老太有千般不是,她應朝廷征召來打倭寇,那便是在做好事,你們有仇也該等事后再說。”
羅巖和韋存相聽了這話,對望一眼,都默不作聲,過了半晌,羅巖開口道:
“姑娘說的自然是大道理。我們何嘗不知。只是當年朝廷也不肯主持公道,若要我們再等下去,瓦老太婆也壽終正寢了,當年這筆賬就沒法算啦。”
他看了看地上的何大羽,說道“不過姑娘既然發了話,咱們也不敢不依從,況且大羽被姑娘整治成這樣,也沒法不依了。就請姑娘高抬貴手,放我們把他帶回去吧。”
燕疏云點點頭:“你們把他帶回到烜刀門,見了何大羽,就對他說,要找我報仇,就在今年中秋前到浙江諸暨找我,只要他到了諸暨,我必會知道的。他兒子帶的烜刀,我也拿走了,他想要回的話,就得赴約。”
羅巖和韋存相點點頭,燕疏云一揮手道“你們去吧”。
羅巖和韋存相就扶起了何大羽,正要往山下走。燕疏云突然想到了什么,叫住了他們道“把山下的狼兵叫一些上來,把這里尸體收拾安葬一下,尤其是錢縣令和幾位抗倭義士的尸身,還有在游鯉石邊的金溟的尸身,都要運回縣城,用棺材厚斂。”
羅巖和韋存相答應了,攙著何大羽,轉身往西北方向下山而去,兩人走走停停到半山腰,在山路一側林中找了塊平坦石頭,把昏迷不醒的何大羽放在一邊,坐下歇息。
羅巖四顧周圍無人,便碰了一下韋存相的胳膊,用土話說道“兄弟,你說咱們帶著大羽,回到田州,見了何門主,該怎么說啊?”
韋存相兩眼一瞪道“你是烜刀門的人,那就是你來說。”
羅巖道“說自然是我說,我一個人帶著大羽去見何掌門都成,那他們萬一找你來問,咱們不是該先對對口風?”
韋存相奇道“照實說就成了,還對什么口風?”
羅巖眼睛骨碌轉了一下,道“傻兄弟,這照實說怎么說?你我又沒親眼見到大羽是怎么被那女子傷的。還有咱倆在那曹家村就見到那女子了,還給她指了路,這怎么說得清楚?”
韋存相疑惑地點了點頭,“那按你意思,該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