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4章 重歸于好

  • 魏虎將
  • 長坂劍圣
  • 3003字
  • 2020-12-04 07:00:00

其實孫權早在夷陵之戰后,就曾經派遣使者拜訪在永安的劉備,表達自己想要重歸于好的想法。

劉備沒有理睬孫權的使者,使者只能意興闌珊的回到東吳。

后來長江一帶爆發了魏伐吳的戰役,東吳數個戰場告急。

孫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努力修復和季漢的關系,每一次都言辭懇切。

一波波使者站在永安宮前,一波波的大喊著。

口稱大漢而自貶為吳侯,希望劉備能夠出兵伐魏,減輕一下壓力。

劉備哪有錢出兵啊,再說了有錢出兵也先揍孫權啊。

劉備雖然沒有表示愿意重歸于好繼續抗魏。

但是也派了宋瑋、費祎二人使吳表達愿意停戰的想法。

這也算是默認了愿意和好,只是不是自己活著的時候。

東吳方面得到這個回應后,也暫時平靜了下來,全力以赴和曹魏開戰直到后來以三郡之地向魏國求和。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這年,劉備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季漢的內部瞬間爆發了起義,整個南部旗幟林立,就是沒有季漢的旗幟。

即便穩重如諸葛亮,也免不了開始擔憂起來。

為了防止魏國趁著季漢權利交接的時候發起進攻。

諸葛亮把可以調動的兵士和糧草盡數撥給漢中。

魏國想要伐蜀只有三條路。

一條攻漢中,由漢中入蜀,但是后面還有著劍閣這道最險峻的關卡。

這條路也是諸葛亮防守的核心,這才調遣了全部可以調用的資源。

第二條路由涼州入沓中,走陰平小道奇襲涪城。

這條路雖然可以繞開漢中和劍閣,但是沓中也有蜀軍重兵把手,守將是陰平太守廖化。

廖化可不是什么黃巾大將沒有讀過書的泥腿子。

廖化是正兒八經的沔南的豪門世族,一開始擔任關羽的主簿。

季漢幾乎大大小小的戰爭廖化都參與了,所以放廖化在沓中,就是一道雙重保險。

諸葛亮覺得即便廖化守不住沓中,起碼也有足夠時間把消息送出去,并堅持到援軍抵達。

那么最后一條路就是從荊州出發,攻永安入蜀。

永安守將是鎮東將軍、永昌亭侯趙云。

大家都知道東吳的軍隊十分懼怕趙云,把趙云一個人留在永安,東吳都不敢來打。

所以諸葛亮很放心的只留了三千人給趙云。

諸葛亮唯獨擔憂的是向曹魏臣服的孫權,會讓開南郡的道路讓魏國進攻。

顯然這條路不切實際,魏國怎么會知道這里只有三千人呢?

但是架不住諸葛亮過于謹慎,劉備剛死就派鄧芝出使吳國。

其實諸葛亮一開始也摸不準找誰出使東吳最為穩妥。

直到鄧芝找上門來。

“現今主上年幼,在位不久,應該派遣使臣重新與東吳結好?!?

諸葛亮回答。

“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誰,現在我找到了。”

鄧芝問道。

“丞相意屬何人?”

諸葛亮回答道。

“就是使君您了!”

于是便派了鄧芝出使吳國。

鄧芝到來后,孫權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見鄧芝,準備晾一晾這個季漢的使者。

鄧芝便自己上表求見孫權道。

“臣這次來也是為了吳國,不只是為了蜀漢。”

孫權一聽有點兒意思,自己正好去年吃了個大虧,正想從哪找回點場子呢。

孫權很好奇鄧芝會怎么說,于是接見鄧芝說道。

“我原本誠心想與大漢和親,但恐怕漢主年幼,國小而大勢困頓,如果曹賊乘虛進攻,尚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猶疑了。”

這就是對于季漢實力的一種不信任了。

鄧芝大笑了幾聲答道。

“大漢外有重險可固守,內有如趙子龍這般聞名天下的良將。而吳三江天險已失其一,若不能和大漢同舟共濟,恐有亡國之憂。”

“漢、吳兩國相結合,擁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諸葛亮亦是聞名荊州的人才?!?

“若漢、吳兩國可以成為唇齒之邦,進可并力奪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這是自然的常理。”

“大王現在若想委身曹賊,曹賊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為質子,若不遵從命令,其就有理由再次討伐,我國必定見有利而順流進發,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

孫權低下頭沉思了很久,他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形式確實是蜀漢要好一些。

鄧芝說的有道理,自己三江之險都丟了一個了,魏國只需要慢慢蠶食即可。

那個夏侯稱又是一個惡狼一般的人物,只要看準破綻就會狠狠的撲上來。

人家蜀國打不過打不了大門一關死守益州,人家還有著趙云這般天下名將,守個十年八年的不成問題。

孫權左右為難,這個時候顧雍走上來附在孫權耳旁小聲的說道。

“至尊無論是向蜀還是向魏,都免不了其中一方的討伐。只有游走在兩邦之間,找到時機吞下一州,才有一線生機。”

孫權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于是讓鄧芝回去復命,說東吳愿意與蜀國聯合。

同時孫權依舊繼續朝貢魏國,但是孫權知道蜀國一定會北伐,到那個時候就是自己的機會。

于是安排陸遜加緊練兵,下一次不僅要把夏侯稱從江東趕出去,孫權還要鯨吞整個荊、揚之地。

孫權派遣上次被俘的張溫,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國。

孫權對張溫說道。

“本無需惠恕出使,只是擔心諸葛亮不了解我與曹丕往來的用意,故委屈您惠恕出使。如果山越禍患全部消除,我們便會對曹丕大舉進攻?!?

張溫一聽這不是在逗我嘛,咱東吳的兵啥實力,上次在建鄴是看的真真切切。

順風仗的時候一個個全是甘寧,逆風的時候就架起主將投降。

就這種兵連山越都不一定打的過,還伐魏呢。

讓我這樣去蜀國出使,還不夠丟人的呢。

于是張溫回道。

“我在國內沒有作過親信大臣的謀劃,出行外交沒有獨自應對的才能,恐怕沒有張孟談那樣播揚國家聲譽的能力,又無子產闡述事理的功效。”

“然而諸葛亮見識深徹,精于謀劃,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慮和屈伸權宜之計,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測諸葛亮之心,一定不會有什么猜疑?!?

“至尊只需回一封書信,足以抵過千言萬語?!?

總之張溫就是一個意思,老子不去!

孫權的臉色立刻就變了說道。

“孤曾經聽聞秦將孟明視被俘于晉,但其知恥而后勇,每當秦國有危難時都會第一個挺身而出,才有了后來大敗晉軍之事?!?

“如今正是國家危難之際,難道孤的手下就沒有孟明視這樣的人嘛?如果是這樣,孤或許也應該學一學楚王殺了那個子玉。”

配合孫權的表情和這番話,張溫得出一個結論。

這趟自己想不去估計也不行了,于是應下了這個差事。

張溫隨著鄧芝抵達蜀國后,前往宮廷呈上表章說。

“古代商高宗守喪卻使殷商國祚再次復興昌盛,周成王年幼卻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們功勛普蓋天下,聲威振徹四海?!?

“如今陛下以聰明的資質,與古代圣賢等同,賢良大臣輔佐執掌政務,滿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燦,遠近人們仰望您的風采,無不歡欣前來依賴。”

“吳國勤勉軍旅國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與有道之君一起統一天下,傾心協力同規共謀,有如河水絕無反顧。”

“只因戰事頻頻猛烈,我們可供役使的軍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強加的恥辱,奪我州郡掠我百姓。今大王特派下臣張溫疏通情況表達友情?!?

“陛下推崇禮義,不應以此為恥而忽視我的請求。臣自遙遠的邊境,直到貴國首都之郊,頻頻蒙受貴國殊禮接待,恩詔不斷傳至,我受此榮耀感到惶懼,又感到意外的驚奇和不安。謹此奉獻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

諸葛亮一聽,這張溫文采很不錯,就是有點單純,可以利用。

于是諸葛亮經常讓鄧芝陪著張溫飲晏宴,在成都好好招待張溫。

臨走時諸葛亮還特別派鄧芝回訪吳國,送一送張溫。

張溫回國后大肆贊揚蜀國,說蜀國人才濟濟,像秦宓這樣的飽學之士都臣服于蜀國。

但是在孫權心里就不是個滋味了,總感覺張溫有點太親近蜀國了。

仿佛現在的張溫已經不是東吳的臣子,而是蜀國的臣子。

孫權既暗恨張溫贊賞蜀漢政治,又嫌忌張溫出生四大家族,張溫的聲名過于顯赫,百姓都為他的德行才能所迷惑。

擔心張溫最終不能為自己所用,就考慮用什么方式來中傷張溫。

直到今年發生了暨艷案,這才被孫權逮著機會將張溫下獄。

一時間在東吳朝堂與民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而此時夏侯稱這匹孫權眼中的惡狼,也在越縣收到了風聲,發現了這塊肥肉。

這么好的機會,我夏侯稱是咬上去呢?還是咬上去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鄄城县| 长子县| 乌海市| 昆山市| 邳州市| 大余县| 和静县| 定西市| 大理市| 尼木县| 安宁市| 泰和县| 景泰县| 留坝县| 三明市| 牟定县| 东方市| 类乌齐县| 金沙县| 集安市| 兴化市| 秦皇岛市| 龙山县| 渭南市| 岱山县| 华亭县| 宜兴市| 滁州市| 东源县| 威信县| 江阴市| 西乌珠穆沁旗| 榆社县| 宜兰县| 喀什市| 五大连池市| 桂阳县| 嘉祥县| 商丘市|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