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是我家(二)
- 步云衢:大清最后的格格
- 小雅鹿鳴
- 1039字
- 2020-09-02 10:39:23
別看各個府里富貴無邊,妻妾眾多的。但是人人都活在了條條框框的規矩之下,做什么事兒,都得依著‘規矩’和‘理兒’能活的順順當當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真正能‘幸存’下來的孩子們,也各個都能算得上是‘福大命大’了。
阿瑪總是很忙。
每天早起洗漱穿戴完后,就帶上他象牙雕的鳥籠子、澄漿泥的蛐蛐罐子,溜溜達達出門四處轉悠去了。
到今兒為止,我已經快有大半個月的功夫沒有瞧見他的人了。
府里的一切,都是靠著奶奶和太太①在支應著,阿瑪是半點兒都不會去操心這些個事兒的。
只要能支出銀子讓他買字畫兒、買名鳥兒、買蛐蛐兒,在外面排場的吃吃飯、聽聽戲、喝個茶什么伍的。那剩下的事兒,但凡別人能替他操心的,他可是半點兒不帶管的了。
奶奶從十四、五歲就嫁給了阿瑪。
打從那時候開始,她就跟著太太學著管理府里的各項事務。到她能全盤掌握不出什么毛病了,太太也就徹底丟開了手,窩在北院里頤養天年了。
其實大家都能看的出來,阿瑪和奶奶倆人之間,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感情。有的,也僅僅是恪守規矩、相敬如賓而已。
他們的這樁婚事兒,是宮里頭的那位給指的婚,所以就別提有什么選擇之類的話了。即便是瑪法和太太,在這件事兒上,也都沒有什么說話、做主的權利。主子的一句話,比天都大!
所以兩個連面兒都沒有見過的人,就這么著,成了夫妻。
自打阿瑪后來接連著納了幾房側室后,他們倆之間的交集,也就越來越少了。
大多數時候,阿瑪都會陪著那幾房的側奶奶②。
而奶奶更多時候,總是陪著她屋里頭供著的那尊白玉菩薩。
整天吃齋念佛,大家也不知道她每天心里究竟想著什么,又和佛爺在念叨著些什么。
府里的幾房側奶奶,是一個比一個年輕。最小的一位,比阿瑪小了整整二十歲。
她們總是想盡了手段,爭著討著阿瑪的歡心。而奶奶對此,卻始終是無動于衷的樣子。
我看到這些,心里邊兒就特別的不得勁。阿瑪又不是她們的,為什么奶奶卻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們每天糾纏著阿瑪,可是嘴里卻從不說什么。
“福伴兒,你要是能追到我,我就不爬了!”回過頭,我看了福伴兒一眼。
當福伴兒跑到了假山跟前的時候,他都已經累地說不出話來了,只能一手扶著腰,一手嚇得揪緊了大褂兒的前襟子,喘著粗氣:“格格……,您可……可別動,奴才……奴才這就……這就找人來接您下來……”
見他想跟著我上來,卻又一副摸不著脈的樣子,我更加奮力地朝著假山上爬著。踩著假山上面凸起的石頭,熟門熟路地,一溜煙兒就已經站在了假山頂上面。
這里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了!
從這假山上,可以俯瞰到整個花園子,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腳下。
還可以透過院墻看到……貝勒府外面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