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的弟弟在邊關有四十萬軍隊,但強龍壓不過地頭蛇,蕭青皓是女帝元瑾遙的丈夫,即便元瑾遙腹中孩子是長臨侯世子的骨肉,那長臨侯世子也沒有名分,按照規矩,這叫做庶出。
但在元澄盈這件事情上,言家和蕭家的目的一致。
一個成年的皇位儲君,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偏偏元瑾遙又不肯傷了元澄盈。
但其實端柔郡主要是死了,英國公府必不會善罷甘休,一場動亂,勝算尚未可知。況且英國公占著道理,而且英國公家族可不止元澄盈一個孩子。
所謂皇室血統,還不是勝者說了算。
如今先發制人不是更好?
英國公府在各地的勢力被言家和蕭家清除,邊關軍隊在元瑾遙的授意之下,順利被蕭家接管。
英國公門生遍地,但真正誓死效忠的怕是沒有幾個。
更何況他們不是要殺他,只是要他安靜地離開。
言昭在英國公府威脅英國公,水到渠成。
二比一,英國公府沒有勝訴。
英國公冷笑:“陛下真是好手段,可是言公子可知道我英國公府倒了,你和蕭家她又會留下誰?”
言昭笑了:“陛下除掉英國公府后,必定不會讓言家和蕭家任一家獨大,所以言家可保無虞。”
英國公府沒了,以后言家和蕭家只有互相制衡,才能保元氏皇位安穩。
何況言家世子和蕭家的世子都是元瑾遙的丈夫。
元瑾遙從來都是聰慧睿智的人。
“端柔郡主如今還在宮中,英國公為了女兒也該讓一讓吧?!?
長公主沖進來。
因為英國公府已經被蕭家的兵包圍了。
就是蕭青皓以大婚為名義帶進京城的十萬兵士之中。
她說:“當初是我兒收留宛央,她為何要如此對待我謝家!”
英國公冷靜道:“陛下不會傷害盈盈對嗎?”
言昭說:“我不知道?!?
他是真的不知道。
元瑾遙不是他認識的那個人了。
或許他從來就不認識元瑾遙。
長公主此刻那是不可能有風度的,若是她自己遇到危險,那她會有儀度。
當年她可是跟著先帝去和西越國談判,面對帝國武士的威逼,面不改色。
但這是她唯一的女兒。
英國公拉住她。
“我們要見女兒。”
言昭意味深長道:“端柔郡主若在宮中,人盡皆知,她反而很安全,您覺得呢?”
大勢已去。
英國公第二日就遞了告老還鄉的折子,然后元瑾遙假意挽留一下,大家戲演完了,英國公也在監視之下跟女兒寒暄幾句,說自己要回江南養老,但元澄盈沒有出嫁,留在京中讓元瑾遙為她好好關照。
元澄盈留在宮中,一切發生得太突然。
但她也不會完全不明白。
她問元瑾遙:“堂姐,可是與我父母有什么約定,為何我父親母親這么急著回江南?!?
她一直叫她堂姐,她亦很受用。
這種話,她也可以直接問。
“盈盈,你知道,我很多事情必須要做出選擇,你的父親與言家,蕭家,不可能三足鼎立,蕭青皓和言昭都是我未來孩子的父親,我只能這么選?”
“所以我是人質對嗎?”
“不,你可以隨時離開,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滿足你,除了皇位?!?
元澄盈問:“言昭呢,我想要他。”
“可以,你要賜婚還是要他怎么做,我都為你辦到?!?
元澄盈震驚,她居然這個都會答應。
言昭是她孩子的父親,她是帝王,居然允許自己的男人給她。
若是尋常男子,但言昭是她孩子的父親啊。
元澄盈又是為何要他呢?
元澄盈搖搖頭:“不必了,堂姐就是要把皇位給我,我都不想要,如果要像堂姐一般——”
元瑾遙已經不是她認識的堂姐。
元澄盈從此沒有再提言昭的事,安心留在宮中,享受榮華富貴,但就是怎么也不接受那些世家公子的示好。
元瑾遙也不敢逼她。
元瑾遙是真的沒有找人看著她,但她卻不想走了。
元瑾遙的孩子順利出生,是個公主。
出生當日,元瑾遙就下旨冊封她為寧佑公主,為了紀念故去的太子哥哥元攸寧,滿月以后,元瑾遙卻沒有按照約定宣布皇女為皇太女。
言昭其實預料到了,她現在不會再輕易打破平衡了。
但她居然月中就宣召他入宮,還將一道圣旨交給他。
上面寫著:
儲貳之重,式固宗祧。朕之皇長女寧佑公主,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為重任,以安萬物,立為皇太女,繼朕大統。
言昭不解。
她既然有這個意思,為什么又私下給他?
“朕會將一模一樣的圣旨懸掛在朕寢宮厚點頂梁之上,但寧兒還小,朕不能讓她成為眾矢之的。”
她的確是不想打破兩家的平衡,她也要保護自己親生女兒。
她是帝王,也是母親。
言昭問:“陛下思慮得很周全,若是將來親王殿下與您有了骨肉,怕是——”
元瑾遙冷笑:“我和他不會有孩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