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群太守府。
李凌帶著張昭回到這里,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眾人連忙起身,躬身道:“大人。”
李凌點頭,指著身旁的張昭,道:“這位便是徐州名士張昭,避難江東,被我招募,從今天開始跟隨與我,你們先互相認識一下。”
顧雍等人簡短的介紹了一下自己,雖然不曾見面,但他們也都聽過張昭的名聲,也不敢怠慢。
張昭一一回應,同時將這些人暗記在心,能夠來到這里的,都是李凌的心腹,也是有能力的人才,而且大家以后一起做事,總不能見面不識。
事件緊急,大家也沒有多言,知道了身份之后也就不再多言,各自回到座位。
這時顧雍起身,讓出自己的座位,對張昭道:“我的名望和能力都不如你,還請你坐在這里。”
“這?”張昭不由看向李凌。
李凌沉思片刻,看向顧雍,只見他坦坦蕩蕩,確實是想讓位于張昭,并沒有其他雜念。
“既然這樣,那你們兩人就這樣坐下吧。”李凌道。
有了李凌的話,張昭和顧雍這才坐下,張昭在上,顧雍在下。
看著聚集在議事廳的文臣武將,李凌才算是初步有了自己的勢力,和袁紹,曹操,袁術是比不上,但也比其他太守好得多。
畢竟在座的各位,能力都不弱,只可惜沒有一個能夠跟隨在身邊的合格謀士。
文官有張昭顧雍兩人,內政是沒有問題,只是武將稍差,除了他之外,沒有頂級武將,徐盛凌操到底還是差了些,武力和統帥都低了點,但也可以一用。
這也是李凌為何選擇了武將,必要時完全可以自己親自上陣,正好可以體驗一下戰場沖殺。
“好了,大家也都知道徐州現在正被曹操征伐,陷入困境之中,而此時笮融趁亂,已經斬殺廣陵郡太守趙昱,這就給了我們出兵的機會。”李凌道。
張昭聞言,輕輕一嘆,剛毅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愁容,徐州畢竟是他的家鄉,驟逢戰火,無奈避難江東,要是可以,又有誰愿意背井離鄉。
“所以我決定明日一早兵發廣陵郡,趁早斬殺笮融,收下廣陵郡,在這亂世增強自身實力。”李凌道。
徐盛,呂岱,全柔和凌操四位武將,聽到這話,喜不自勝,畢竟戰場才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地方。
“聽我號令!”
李凌此話一出,眾人知道是要發號施令,立刻坐直身體,收起心思,等待命令。
“顧雍留守吳郡,負責籌集糧草輜重,守衛城池,全柔擔任押糧官,負責押送糧草輜重。張昭,徐盛,呂岱,凌操隨我兵發廣陵。”
“諸位還有什么問題?”李凌環視眾人問道。
李凌話音剛落,顧雍便站出身道:“大人,揚州多山越,袁術也對吳郡虎視眈眈,光靠守城士兵不足以堅守,還請大人留下一位將領及一千士兵,來回策應,這樣才能穩守吳郡。”
不是顧雍沒有自信和能力堅守吳郡,實在是吳郡內的士兵大多被李凌征召了,守城士兵也不多,大軍出征,要是山越驟然發難,難免會有城池不保。
更重要的是袁術,要是他發兵吳郡,吳郡絕難堅守,雖然這只是一個猜測,袁術未必會來,但是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不能真的等到敵人出現在領地之后,在做打算。
吳郡是李凌的根本,是重中之重,絕對不能出現差池。
“這話倒也不錯。”李凌點頭道。
隨后將目光在徐盛等三人身上徘徊,全柔是押糧官自然不能調動,也就只有他們三人。
凌操
武力:71 統帥:56 智力:53 內政:31 魅力:50
呂岱
武力:75 統帥:73 智力:72 內政:76 魅力:70
徐盛三人被李凌的目光掃到的人,就心中一緊,卻也沒有辦法,只能默默祈禱不要喊中自己的名字。
李凌掃視了兩眼,最后看向凌操道:“凌操,你就帶領三千士兵留下看守吳郡。”
沒有機會去徐州,凌操只能無奈起身,抱拳道:“遵命!”
“我留下凌操和三千士兵,可夠了?”李凌看向顧雍問道。
“足夠了。”顧雍點頭退下,重新坐在位子上。
“那好,大家做好準備,明日一早就出發,不得延誤。”李凌道。
“是!”眾人起身點頭道。
就在李凌準備散會的時候,有小吏來到他身邊,道:“大人,外面有一位自稱是徐州刺史陶謙派來的人,名喚陳登。”
“陳登?他來有什么事情?”李凌問道。
“他說是有要是面見大人,卻是沒和我多說,所以在下也不知道。”小吏無奈道。
陳登是李凌入主徐州的重要一環,要知道劉備之所以能夠坐穩徐州刺史這個位置,靠的不僅僅是陶謙的舉薦,糜竺的資助,更主要的還是陳登。
可以說沒有陳登,劉備想要當上徐州之主怕是沒那么簡單,畢竟他代表的是世家的力量。
現在李凌想要入主徐州,就得想辦法將陳登拉攏進自己的陣營,不讓他在投靠劉備,只有這樣,等到陶謙去世之后,李凌才有機會。
“張昭,你可認識陳登?”李凌問道。
“見過幾面,算是相識,不過他和陶刺史親善,此時前來想必是來求援的。”張昭起身道。
“不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李凌點頭道。
李凌有心想要看看自己手下對于天下局勢的看法,不過想到他們都不太擅長此事,問了也是在浪費時間,也就熄了這個想法。
“你去將陳登請來相見。”李凌對著身旁小吏道。
“大人,你是打算援救陶謙?”張昭問道。
其余人聞言都看向李凌,等待著他的答復,要知道這可是一件大事,甚至可以說關乎吳郡的將來,以及和其他諸侯的關系。
“不錯,曹操威逼徐州,我自然是要去援救陶謙,拯救徐州百姓于水火之中。”李凌點頭道。
張昭對于陶謙始終是復雜的心態,不過他對徐州百姓卻是希望能夠安居樂業,畢竟他也是徐州出生,不是出于無奈,也不會離開徐州。
出兵廣陵,他是極為贊同的,只是要援救陶謙,憑借現在的人手,敵人還是曹操,似乎有些力有不逮,要是稍有差池。
不敢多想,張昭出言拒絕道:“大人,我認為發兵廣陵郡可行,但是和曹操對敵,還需要在仔細斟酌,不能輕易行動。”
“不用多想,廣陵必取,徐州必救,此事我已經有了決斷,不會更改。”李凌強硬道。
同時李凌心中有些狐疑,也不知道張昭是不是在徐州被曹兵嚇怕了,聽到曹操出兵,就不敢正面對敵,不過一想到張昭對于軍事謀略并不算優秀,也就能夠理解了。
張昭正要繼續開口勸諫,就聽到外面有聲音出來,也就沒有多言,于其他人一起傾聽外面傳來的聲音。
“李太守說的不錯,在我看來曹操這一次必然是無功而返,徐州之危不用多久就能自行瓦解。”陳登一邊說著,一邊進入了議事廳。
雙眼炯炯有神的看著在做的各位,好似他不是來求援,反而是來幫助吳郡的一般。
陳登
武力:53 統帥:79 智力:89 內政:80 魅力:71
“曹操兵鋒直指徐州城,不日就將圍城,你盡然還說危機自行瓦解,這我倒是想要討教一番了。”張昭道。
陳登不緊不慢,先對著李凌一禮,這才轉過身來對著張昭道:“張公這話就說的不對了,我之所以說徐州之危可以自行瓦解,理由如下。”
“第一曹操缺糧,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地狹兵多必然如此,沒有糧食輜重,就算曹操用兵如神又怎么能派兵打仗,難道他就不怕激起兵變,要知道青州兵可不是好相與的。”
“第二我徐州城中尚有丹陽精兵七千,以他們的悍勇,想要堅守到曹操退兵并不困難。”
“這兩件事都是張公知道的,也該明白我所言非虛。”
張昭沉吟片刻,聽著陳登一條條的分析,知道他說的不錯,陶謙想要度過此次危機,卻是不算多難,只不過是花費時間多少而已。
李凌看著陳登,倒是越看越滿意,要是能夠招攬此人,讓他做自己的謀士確實是一件痛快事。
當然別看張昭現在被駁倒了,只不過是他不擅長軍事而已,要說到其他方面還未必會輸。
“那你又為了前來求援我家大人?”顧雍適時問道。
“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三件事,陶刺史已經派遣了糜竺,糜芳兩兄弟前往求援,想來已經到達了青州刺史田楷,北海孔融處,他們必然出兵。我在請李太守出兵,就是三家兵馬,在匯合陶刺史的兵馬就是四家,以我們四家之力,必然能殺退曹操,讓他不敢東向。”
“只有如此,才能讓曹操知道攻伐我徐州的代價,自此不敢來犯。”陳登慷慨激昂道。
徐盛等武將聽到這話,也是熱血沸騰,只想殺敵立功,名揚華夏。
“天真,真是天真,曹操用兵如神,豈是陶謙,田楷能夠對付得了的?”張昭道。
“事在人為,總不能坐視曹操一日壯大一日。”陳登毫不退讓,直視張昭道。
李凌看張昭還想多言,連忙出聲道:“我意已決,明日一早便兵發徐州。”
“多謝大人。”陳登連忙躬身道。
李凌主意以定,張昭也就不再多言,按照命令執行就是了。
“好了,大家回去準備去吧,顧雍先留下。”李凌揮手道。
“是。”眾人點頭退下。
陳登一路勞頓,確定李凌會出兵之后,也就沒在叨擾,在小吏的帶領下,和跟隨自己而來的一行人前往館驛休息,也好準備明天隨軍出發。
等到眾人離開之后,李凌讓顧雍安排一隊斥候前去廣陵郡探查笮融的行蹤,同時詢問一下準備的糧草輜重,渡江船只,各項準備。
這些事也就顧雍清楚,畢竟張昭剛來,沒有時間了解。
詢問好后,就讓顧雍下去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