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處處都見小慈善
- 人間茶糖
- 冷秋刀魚
- 740字
- 2020-09-04 09:00:00
小故事網慈善的故事時間:08-17
被派到英國工作剛一個月,同事詹姆士就跑來找我:“我下個月要去參加慈善跑步,你要不要贊助我?”
我心想:“你跑步關我什么事,為什么要讓我出錢?”這句話我沒說出口,但很明顯,我是一臉困惑。他于是拿出一張紙說:“你看,這些是愿意提供贊助的同事,你掏多少錢都行,我不嫌少?!?
我仔細一看,果然如此。很多同事的名字都在上面,金額也不大,看來這是英國人的某種習慣。雖然還沒弄明白到底是咋回事兒,我還是決定先掏出1英鎊“交學費”。
過了兩個月,另一個同事丹尼爾也來找我,說要參加慈善登山活動。方式如出一轍,我當然再次“捐獻”。我還是沒問為什么,不過心里犯了嘀咕:為什么這感覺好像在向黑社會交保護費呢?我想向英國同事打聽個中原委,又擔憂冒犯他人,只好作罷。
一天,同事聚餐時正好聊起慈善活動,我趁機提出這個郁悶已久的問題。艾瑪聽后說:“這是我們英國人很常見的一種捐款方式,慈善機構常常發起一些活動號召大家參加,通常都和體育運動相關,對體能有一定的挑戰,比如馬拉松、登山、騎自行車等,當然也有一些有趣味活動。參加者向親朋好友籌集購買裝備和參加訓練的經費,剩下來的錢就捐助給這個慈善機構。”
原來如此,難怪詹姆士和丹尼爾事后把跑步抵達終點以及攻頂時的照片,用郵件群發給眾同事,并披露捐款使用明細。原來是向大家證明,他們的確是拿這筆錢去挑戰極限并幫助社會了。
我在英國待的時間久了,漸漸發現,這樣的活動并非只有慈善機構發起,很多公司和個人也在利用各種途徑,做慈善活動。例如,同事羅伯特離職去美國讀MBA前,發誓要騎自行車環繞英格蘭一周,募款所得捐助給乳腺癌協會,因為他母親10年前因乳腺癌過世。同事理查德則將自己親手做的三明治和漢堡拿到辦公室叫賣,得款用于為他兒子就讀的小學籌措經費興建游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