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檢察官的救贖
- 人間茶糖
- 冷秋刀魚
- 4763字
- 2020-08-26 09:00:00
小故事網(wǎng)幸運的故事時間:08-04
9個月女嬰被親娘溺死
熊小姝長相清秀,熟悉她家庭的人都說她長得酷似母親周模英,弟弟熊小迪則像父親熊默德。熊小姝本來還應(yīng)該有個小妹妹,小姑姑熊六妹說,這個小妹妹如果還活著,會比姐姐熊小姝還要漂亮。
這個小妹妹只在人世間活了9個月,她的生命戛然而止于2005年的7月20日凌晨三點半,在那個悶熱的夏夜,在這個廣州天河區(qū)車陂村的城中村,熟睡中的她被扔進附近的河涌里。親手殺死她的,竟是她的親生母親周模英。
在GD省高級法院的終審判決書里,是如此描述這個生母的溺嬰經(jīng)歷和動機的:“周模英因其小女兒自2005年7月初起生病,多次帶小女兒求治未愈。在此期間,周模英又覺得丈夫?qū)ψ约汉蜕〉男∨畠耗魂P(guān)心,由此產(chǎn)生怨恨情緒,同年7月20日凌晨三時許,因小女兒發(fā)高燒哭鬧不止,周遂在其租住的天河區(qū)車陂村江夏大街的大院里,把小女兒投進河涌里,造成溺水死亡。”
該案公訴階段的承辦人,廣州市檢察院公訴處的檢察官楊斌,在一審時當庭發(fā)表的公訴詞里,如此痛切地描述自己的心情:“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女孩,漂亮得令公訴人不忍多看。她來到這個世界,只有短短的不到9個月。作為本案的經(jīng)辦人,雖然我從未見過她,但我仍然為她的命運而感嘆而痛惜,但愿她已經(jīng)上了天堂,但愿她已經(jīng)化為天使,但愿這樣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檢察官為兇手法庭陳情
在開庭前去看守所第一次提審時,楊斌本來是想去痛罵周模英一頓的,她自己也有一位6歲男孩,彼時正好和周模英的大女兒熊小妹同齡。幾次提審?fù)戤叄私獾骄唧w案情后,楊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
周模英和熊默德都是江西新建縣人,在這個南昌郊縣的貧寒農(nóng)村里長大,兩人都是文盲。婚后,熊默德到廣州的建筑工地打工,周模英獨自在家撫育兩個孩子。2005年年底,第三個孩子出生了。周帶著2歲的小兒子和剛出生的小女兒來廣州和丈夫團聚,每天操持家務(wù),洗衣煮飯,帶兩個孩子。小女兒生病,無錢就醫(yī),只好在附近的私人診所里看病,卻久治不愈。而丈夫每天早出晚歸,回來總是倒頭就睡,悲劇就此發(fā)生。
2005年12月7日,周模英案在廣州中級法院開庭,在當庭發(fā)表的公訴詞里,楊斌如此分析周模英的作案動機:“生活的操勞,丈夫的冷漠,疾病的困擾,經(jīng)濟的重壓,再加上遠離家鄉(xiāng)親人,缺少應(yīng)有的溝通,孤獨、壓抑、郁悶的情緒無法發(fā)泄,再加上自身的檢察官的救贖
小故事網(wǎng)幸運的故事時間:08-04
9個月女嬰被親娘溺死
熊小姝長相清秀,熟悉她家庭的人都說她長得酷似母親周模英,弟弟熊小迪則像父親熊默德。熊小姝本來還應(yīng)該有個小妹妹,小姑姑熊六妹說,這個小妹妹如果還活著,會比姐姐熊小姝還要漂亮。
這個小妹妹只在人世間活了9個月,她的生命戛然而止于2005年的7月20日凌晨三點半,在那個悶熱的夏夜,在這個廣州天河區(qū)車陂村的城中村,熟睡中的她被扔進附近的河涌里。親手殺死她的,竟是她的親生母親周模英。
在GD省高級法院的終審判決書里,是如此描述這個生母的溺嬰經(jīng)歷和動機的:“周模英因其小女兒自2005年7月初起生病,多次帶小女兒求治未愈。在此期間,周模英又覺得丈夫?qū)ψ约汉蜕〉男∨畠耗魂P(guān)心,由此產(chǎn)生怨恨情緒,同年7月20日凌晨三時許,因小女兒發(fā)高燒哭鬧不止,周遂在其租住的天河區(qū)車陂村江夏大街的大院里,把小女兒投進河涌里,造成溺水死亡。”
該案公訴階段的承辦人,廣州市檢察院公訴處的檢察官楊斌,在一審時當庭發(fā)表的公訴詞里,如此痛切地描述自己的心情:“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女孩,漂亮得令公訴人不忍多看。她來到這個世界,只有短短的不到9個月。作為本案的經(jīng)辦人,雖然我從未見過她,但我仍然為她的命運而感嘆而痛惜,但愿她已經(jīng)上了天堂,但愿她已經(jīng)化為天使,但愿這樣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檢察官為兇手法庭陳情
在開庭前去看守所第一次提審時,楊斌本來是想去痛罵周模英一頓的,她自己也有一位6歲男孩,彼時正好和周模英的大女兒熊小妹同齡。幾次提審?fù)戤叄私獾骄唧w案情后,楊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
周模英和熊默德都是江西新建縣人,在這個南昌郊縣的貧寒農(nóng)村里長大,兩人都是文盲。婚后,熊默德到廣州的建筑工地打工,周模英獨自在家撫育兩個孩子。2005年年底,第三個孩子出生了。周帶著2歲的小兒子和剛出生的小女兒來廣州和丈夫團聚,每天操持家務(wù),洗衣煮飯,帶兩個孩子。小女兒生病,無錢就醫(yī),只好在附近的私人診所里看病,卻久治不愈。而丈夫每天早出晚歸,回來總是倒頭就睡,悲劇就此發(fā)生。
2005年12月7日,周模英案在廣州中級法院開庭,在當庭發(fā)表的公訴詞里,楊斌如此分析周模英的作案動機:“生活的操勞,丈夫的冷漠,疾病的困擾,經(jīng)濟的重壓,再加上遠離家鄉(xiāng)親人,缺少應(yīng)有的溝通,孤獨、壓抑、郁悶的情緒無法發(fā)泄,再加上自身的愚昧,這一切促使了周模英選擇了這樣一種沖動愚蠢的行為。”
她甚至如此為周陳情:“周模英的遭遇,固然是她個人的悲劇,但何嘗又不是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悲劇?周模英站在法庭上接受審判,固然是法律的勝利,但是我們不能漠視隱藏在背后的社會原因和背景,我們不能忘記站在她身后的那些掙扎在社會底層,為生存而苦苦呻吟的人們,他們的苦難和命運。這也是法律應(yīng)有的良知。”
以指控犯罪為己任的公訴人當庭為被告人請求法庭從輕處罰,這是極少見的事情。但楊斌的法庭陳情,實際上并沒能影響多少判決結(jié)果,一審仍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周模英11年有期徒刑。
面對這場自己在公訴詞里以及評論所指的“時代悲劇”,楊斌并不確信自己能做到哪一步。但能確信的是,楊斌陷入了一場令她困惑的爭議。“公訴人不是慈善家,要注意身份,要有大局觀,不應(yīng)該在法庭上任意發(fā)揮”,有同行這么議論她。
所幸的是,兩個月后的2006年3月2日,廣東高級法院的二審判決令楊斌大感安慰。二審法官直接將刑期大幅改判成6年,判決書載明理由是“周模英犯罪情節(jié)較輕,根據(jù)本案的具體情況,依法可以從輕處罰”。
救贖從解決一場鄰里糾紛開始
周模英并不覺得刑期長。一審時她在法庭上痛哭失聲,跪倒在地。盡管丈夫熊默德和小姑熊六妹都原諒了她的錯誤,連公婆都不忍再責(zé)怪她。但她并不期望減刑,甚至想在監(jiān)獄度過余生。
判決生效后,楊斌曾到廣東女監(jiān)去看望周模英。周的狀態(tài)令她很不安,“她無法忘記過去,也無法面對未來,總覺得自己不配再做母親和妻子”。
令楊斌更不放心的,是周模英的兩個孩子。
周模英收監(jiān)后,熊默德也在廣東繼續(xù)打工。7歲的熊小迪即被帶回江西老家,他和熊小姝姐弟倆,自此由奶奶和雙眼已盲的爺爺撫養(yǎng),直至幾年后小姑熊六妹回老家。
在GD省女子監(jiān)獄服刑不久,周模英等江西籍女犯被調(diào)押回JX省女子監(jiān)獄服刑,這所監(jiān)獄正好就在周的老家新建縣。
盡管離老家近了,楊斌還是不放心獄中的周模英,2007年暑期,她利用休假時間趕到新建探訪周老家的情況,實地走訪了解到的情況,讓楊斌黯然神傷。
她這才得知,熊默德和周模英都是二婚,而之前雙方的第一場婚姻,都是換婚,熊默德曾經(jīng)有過孩子,但因為窮病交加而夭折,前妻離家出走,另嫁他人;周模英也曾經(jīng)遠嫁湖南,不幸前夫病死,她只好又回到娘家,并和熊默德結(jié)合。
楊斌這才了解熊默德個性背后的成因,家庭出身、教育環(huán)境和長期的底層經(jīng)歷,使得這個江西農(nóng)民,對外部世界總是習(xí)慣性的自卑和畏縮,猶如他的名字一樣沉默無語。
因為多年前和鄰居的一場斗毆糾紛,熊默德害怕被人多勢眾的對方報復(fù),甚至多年不敢回老家,楊斌這才知道,這也是當年周模英帶著最小的兩個孩子到廣州來尋夫的原因。
但對從沒去過新建的楊斌來說,這也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楊開始馬不停蹄地尋找一切可能的體制資源。通過最高檢和JX省檢察院的女檢察官協(xié)會出面聯(lián)絡(luò),她得以迅速和當?shù)貦z察系統(tǒng)接上頭。
這時,另外一個改變女囚周模英命運的重要人物出場了。劉獻榜,新建縣檢察院的檢察長,答應(yīng)和這位天上掉下來的廣州女檢察官一起下鄉(xiāng),到熊默德老家去協(xié)調(diào)這場讓熊不敢回家的治安糾紛。
楊斌熱情豪爽的個性,很快贏得了當?shù)厮痉ê托姓到y(tǒng)的信任。對這位風(fēng)塵仆仆而來的女檢察官充滿好感的村支書,拍著胸脯向她和劉獻榜保證,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以后村里保證熊家不會再有問題。最后這位老資格的檢察長,也主動提出他去協(xié)調(diào)兩個孩子在縣城上學(xué)的借讀問題。
20lO年中,監(jiān)獄方面也傳來好消息,獄方準備報請法院減掉周模英剩下的8個月零15天的余刑。這位36歲女囚的新生活的開始,自此進入倒計時。
“我不敢漠視她的苦難,作為一個女人和母親,她也具有和我一樣的情感和體驗”
周模英出獄的兩個月前,楊斌再次來到新建。這是她第四次到江西,第五次到監(jiān)獄探望周模英。她這次來,是為了和劉獻榜一起解決周的住房問題。楊和劉都相信,如果再將出獄后的周模英置身于以前
的熟人環(huán)境,周將永難從噩夢般的往事中走出來。
和此前的治安糾紛相比,這個問題的難度顯然更大。周的戶口并不在新建城區(qū),熊小姝和熊小迪這兩個孩子甚至連戶口都沒有,總之基本不符合經(jīng)濟適用房的辦理條件。
在這個問題上,劉展示出了一個檢察長在一個縣城里能動用的能量。從開發(fā)商、房地產(chǎn)局、建設(shè)局到分管副縣長,他親自上陣去打通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等到楊斌這次來新建前,前面的環(huán)節(jié)都已經(jīng)基本解決了,最后一個程序,需要縣政府主要領(lǐng)導(dǎo)簽字。
楊斌一到,劉就備好了車,準備帶著她一起去找縣長匯報。兩個檢察官都沒想到,事情比想象的順利。沒等楊斌匯報完,縣長就很爽快地在報告上簽了字。一套比市價要便宜十余萬元的小戶型經(jīng)濟適用房,在層層綠燈后,終于塵埃落定到周模英的名下。
令楊斌開心的是,這次見到周模英后,周的情況已經(jīng)好轉(zhuǎn)很多,不再提老死在獄中的話題。聽說出獄后縣城有住的地方,不用回老家住了,周開心地笑了起來。“這是五年來我第一次看到她笑。她甚至留起了長頭發(fā),說要開始為出來后的生活作打算。”
在給朋友的一封郵件里,楊斌寫道:“我不敢去妄加揣摩,但我絕對不敢漠視她的苦難,因為,我確信,作為一個人,一個女人和母親,她也具有和我一樣的情感和體驗。了解了這一切,我除了感嘆命運不公和造化弄人,又怎么忍心對她橫加指責(zé)呢?”
“她的刑期即將結(jié)束,然而,親手淹死自己孩子所帶來的內(nèi)心的自我譴責(zé)和負疚也許不會結(jié)束,或者永遠不會結(jié)束——命運的判決如此令人辛酸,但愿她知道如何救贖自己的心靈。”
趁著暑假,楊斌把兩個孩子再次帶到廣東去玩。這次是去珠海海邊,兩個孩子也很開心,總是像父親一樣沉默寡言的熊小迪,也開始有了笑容。熊小姝主動提出來想再給獄中的母親寫信,她和弟弟先各自把上學(xué)期的考試分數(shù)在信里匯報了一遍。這個成績不錯的小女生被快樂淹沒了,幾乎忘了自己的媽媽是個不怎么會寫字的文盲,緊接著就開始抱怨媽媽從不給她回信:“媽媽你一定要給我回信!不認識的字,媽媽你一定要多問周圍的人,這樣慢慢就都認識了。一定會有人幫你的!”
走出鐵窗外是藍藍的天
11月4日,JX省女子監(jiān)獄。熊小姝拉著弟弟的手,等在監(jiān)獄大門外。這天是周四,本來有課,姐弟倆跟老師請了假,特意來接媽媽。熊默德站在兩個孩子身后,踮著腳尖往鐵柵欄里看。左手提著一個塑料袋,是給妻子準備的一套暗灰色條紋女西裝,右邊胳膊下夾著一雙啄木鳥皮鞋,這是熊六妹給嫂子準備的。
劉獻榜和他的同事站在不遠處的警車旁。安靜地等待著這幕馬上要上演的人間悲喜劇。擔(dān)心鄰居議論圍觀,讓剛出獄的周模英遭到驚嚇,劉特意安排了一輛民用號牌的現(xiàn)代轎車,在一邊候著,準備把周一家悄悄接走。
這位臨近退休的老檢察長忍不住對現(xiàn)場的記者感嘆,這個事情花了五年多時間,走到今天已經(jīng)很圓滿了,但楊斌沒能來是個遺憾,你們要多宣傳一下那個廣州的女檢察官,她太不容易了!
但那個千里之外的“貴人”并不愿意再多說什么,電話里,聽完記者現(xiàn)場情況的描述后,她欣慰地沉默了。
下午3點20分,已經(jīng)換上了新裝的周模英出現(xiàn)在監(jiān)獄門口。兩個孩子撲進媽媽的懷里,周的一頭凌亂長發(fā)把三個大人孩子的臉都遮住了,止不住的抽泣聲從發(fā)絲縫隙中傳出來。這個做囚犯的母親,終于從那堵玻璃墻后走了出來。在后面那扇高墻里,周模英呆了整整5年3個月零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