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
(日)松下幸之助。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成為戰場,物資奇缺,日本產品成了搶手貨,不管什么都能賣得出去,這就大大刺激了日本工業的迅速發展,國內工商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生長起來。松下幸之助也萌生了獨自辦企業的念頭。
1910年,電能的應用給日本帶來了光明的前景。大阪市開始開通電車。松下幸之助盡管只有17歲,但他看到了電氣的未來。當時他單純地認為,有了電車后,腳踏車的需求就會減少。于是,他決定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投身電氣業。
在松下幸之助離開腳踏車店時,有一個有趣的插曲。他以一個青年對未來的大膽想象,把自己的事業定位在電氣上,求他的姐夫幫忙,希望能去剛剛成立不久的電燈公司工作。然而,腳踏車店的老板對松下幸之助那么好,使他又無法面對老板說出離開的理由。于是,松下幸之助采取了一個孩子氣的做法偷偷離開,并留下一封信,信的內容是:
尊敬的五代老板、老板娘,對不起!請原諒晚輩的不辭而別。我實在是無法當著您二位的面說出我要辭職的話語。在我做學徒的7年中,您二位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我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青年人,并且,教會了我許多本領。在此,我向你們表示深深的謝意,謝謝您,老板、老板娘!
現在,電氣行業有著無限的前景,因此,我大膽地想投身到電氣行業這一前途無量的事業中去,希望能在這方廣闊的天地里有所建樹,實現父親對我的期望。我已經把目標定在了大阪電燈公司。我去意已決,希望您二位能夠理解我。在此,我正式向您提出辭職,望能夠接受我的請求。
7年來,您二位的言傳身教,使我初步懂得了怎樣做人、如何經營,這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知道您二位對我的恩情,我本應一輩子留在您二位的身邊報答。可是,電力事業對我實在有太大的誘惑,少年輕狂,總想著到更為廣闊的地方去闖蕩。我總是想,或許那里更能讓我有所作為。為此,我再次懇請二位原諒我的冒昧選擇和失禮,對不起!請二老放心,無論今后我在什么地方,無論從事什么工作,我都會以你們為榜樣,努力勤奮,絕對不給你們和船場街的前輩們丟臉!
最后,老板、老板娘,希望您二位多保重身體!
就這樣,松下幸之助離開打拼了7年的五代腳踏車店,來到了大阪的姐姐家。這時的姐姐已經結婚了,姐夫龜山是個熱心人,心地善良,把松下幸之助當做親弟弟看待,而且之前,他曾答應為松下幸之助在電燈公司謀求一個職位。
松下幸之助與姐姐、姐夫吃過晚飯后,向他們說出自己此行的目的:“姐姐、姐夫,我已經辭去腳踏車店的工作,姐夫曾經答應我在電燈公司為我找個活干,我想明天去,可以嗎?”“什么?明天?你已經辭職了?阿吉啊,你太魯莽了,電燈公司也不是說進就能進去的啊!”松下幸之助聽后愣住了,他以為離開腳踏車店就能進入電燈公司,也為自己的莽撞而懊惱。姐姐看到他失落的樣子安慰說:“阿吉啊,現在申請進入電燈公司的人很多,目前還沒有名額,你要先等一等,現在就在姐姐家住著等消息吧。”
松下幸之助聽姐姐和姐夫這么說,只能先在姐姐家住下,可是他是個閑不住的人,看到“櫻花水泥公司招收搬運工”的廣告時,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公司主管見到身材瘦弱的幸之助,冷冷地說:“小子,搬運工是個很辛苦的體力活,你能吃得消嗎?”
“能,我可以,請您收下我吧,我一定不影響工作進度,求求您了!”看到松下幸之助這么迫切地想要工作,主管答應了。當晚松下幸之助把應聘成功的消息告訴了姐姐,沒想到姐姐當時就哭了。在姐姐心里,松下幸之助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本應該受到呵護,可他小小年紀就打工謀生,身體又那么瘦弱,怎么能擔當搬運工這種繁重的體力活呢?一想到瘦弱的松下幸之助在工地上扛水泥的情景,姐姐的眼淚就怎么也止不住。
“姐姐,你哭什么呀?”松下幸之助勸慰姐姐,“雖然我長得瘦,但是我在腳踏車店修理腳踏車過程中也練就了很好的體力呀。而且,這份工作只是我進入電燈公司前的過渡工作,不會做很長時間的。姐姐,再說,我也總不能在家里吃閑飯啊。”聽到弟弟這么懂事,姐姐又欣慰又感到心酸,于是也沒有再反對。
不過,做搬運工可不是一般地辛苦。裝車、推車和卸車,每一個環節都是體力的較量。那里的搬運工都是身強力壯、膀大腰圓的壯漢,15歲的松下幸之助跟這些人一起工作,實在可怕,真擔心不能勝任。尤其是要把水泥放在臺車上推來推去。這樣的工作,松下幸之助實在吃不消,常常會被后面推來的臺車趕上,好幾次幾乎相撞。
每當這時,后面的工人就粗魯地說:“喂,前面的小子,快推啊!慢吞吞的會被撞死的啊!”松下幸之助雖然拼命推,可是力不從心,真不知如何是好。
干了10天左右,監工同情地對松下幸之助說:“你的身體不適合在這里工作,趕快去找別的工作吧。”并給他分配了一些比較輕松的工作。監工的親切、體諒,讓松下幸之助由衷地感激。后來又把松下幸之助派到工廠里擔任看守測量水泥機器的工作。
這個工廠是制造水泥的中心工廠,整天都是沙塵彌漫,石頭粉塵非常濃,使人看不見五尺之外的東西。在那里工作,都要用布包住眼睛和嘴,即使是這樣,一小時之后,也會滿嘴砂粒,喉嚨也開始疼痛。
雖然不費體力,可是那種灰塵滿天的場所真不是人待的,松下幸之助干了一天就投降了,只好再回去做原來的搬運工。
后來,他漸漸習慣了搬運的工作,勉強可以勝任了。在那些日子里,工作一天回到家里的松下幸之助全身的筋骨都好像要散架了,可為了不讓姐姐見了傷心,每天回家他都得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就在這段時間不長的搬運工生活中,發生了一件事,差點要了松下幸之助的命。
從姐姐家到櫻花水泥公司,中間要過一條河,松下幸之助每天都得坐小蒸汽船上下班。坐在船上,吹著微微的風,對一整天在灰塵中工作的人來說,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啊。松下幸之助一邊欣賞風景,一邊體會著勞動后的輕松快樂。
一天,松下幸之助坐在船邊,由于身體和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在神情恍惚間竟不慎被人擠下水去。等到松下幸之助掙扎著浮出水面,小蒸汽船早已經駛遠了。此時的松下幸之助忘記了害怕,不擅游泳的他拼命掙扎,就這樣堅持了不知多長時間,另一只船終于駛來。松下幸之助開始大聲呼救,船上的人發現了他,這才算死里逃生。幸虧當時是夏天,若是在冬天,他可能就沒這么幸運能支撐到獲救的時候了。
從這件事情中,松下幸之助悟到一些道理:落水時的絕望并未影響我的求生欲望,凡事只要再堅持一下,也許就會有好的轉機。目前自己很辛苦,但是只要能堅持住,就一定能等到電燈公司向我招手的那一刻!
在櫻花水泥公司咬牙苦干的3個月,他承受了從來沒有過的重體力磨煉,因此他對生活的艱辛有了刻骨銘心的感受,終于,功夫不負苦心人,松下幸之助接到了電燈公司的錄用通知。從此,他的人生又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1910年10月21日,年僅15歲的松下幸之助,進入大阪電燈營業所做內線員的見習生。就這樣,他終于如愿以償地踏出了步入電氣界的第一步。
按照公司的規定,松下幸之助要先做3年的見習生,之后若是考核通過,才能成為正式職員。他先是做屋內配線員的助手,配線員助手的工作是將配線員需要的電線、燈頭和工具等材料放在手推車上,往各個客戶家里跑,一天至少要跑上五六家。不過,多虧之前在水泥廠當了3個月搬運工的工作經歷,松下幸之助能輕松地應付這項工作。現在想想,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經歷什么事,都會為自己的未來積淀一些有用的東西,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小看目前做的事情,哪怕是常人難以忍受的事情。只有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厚積薄發,邁向成功。
就這樣一兩個月后,松下幸之助憑著勤奮好學,對配線工作已經十分熟悉。簡單的工作只要有正式技工看著,他就能做得非常好,加之他自己又勤勉肯干,技術提高得很快。有一天,技工師傅夸獎他說:“松下君,你這么勤奮好學,手也很靈巧,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好技工。”松下幸之助聽了感覺比吃了蜜還甜,之后,他工作更加賣力,很快便可以獨立工作了。
3個月之后,公司舉行電線接頭技術競賽,很多資深的技工參加比賽,松下幸之助雖然只是助手,但他不會放過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報名參加比賽。令人驚訝的是,松下幸之助居然擊敗了那些熟練的技術工,拿到了一等獎,這個意外的一等獎給松下幸之助很大的鼓勵,同時也堅定了他從事電氣行業的信心。不久,公司擴展業務,主管看到松下幸之助勤勞能干、技術過硬、聰明好學,就破格將他轉為正式員工,并任命其為工程領班。
當時的日本剛剛引進電氣,在許多人眼中,電是一種很神秘的東西,而且還很可怕,碰到就會死。因此,普通人根本不敢動家中帶電的東西,但凡有些涉及電的物品,哪怕只是一個線頭,也要請專業人員來處理。因此,電燈公司的職工成為了百姓心中近乎神明的人,十分尊敬。
松下幸之助的高超的電氣技術、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正直善良的人品很快贏得了公司和同事的賞識和信任。當時,公司承接的重要工程,幾乎都要他參加,其中有濱寺公園開設海水浴場的巨大燈箱廣告工程、蘆邊劇場電氣改建工程等等。
濱寺公園的項目給松下幸之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當時工程項目在技術上難度非常大之外,更主要的是海濱浴場對大眾生活的影響很大。隨著工程一天天地進行,松下幸之助逐漸感受到大家對海水浴的興趣逐漸加深,海水浴對人們生活、運動、健康、娛樂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顯現。由此,松下幸之助領會到:無論經營什么事業,都必須以大眾的需要為前提,只有進一步地服務大眾,滿足大眾的需要,得到大眾的認可,經營才能獲得成功。
松下幸之助到電燈公司正式上班之后,就從姐姐家搬了出去,和同事蘆田一起在另一位同事金山先生家寄宿。蘆田君是個上進的人,一邊工作一邊在關西商工讀書,在與蘆田君同住的日子里,松下幸之助受其影響很大。加上在工作中他發現要在電氣這一行業站住腳,就要學習很多新知識,繼而也萌發了繼續讀書的想法。
當關西商工學校夜校部招生的時候,松下幸之助便去報了名。松下幸之助憑著頑強不服輸的精神在每天下班之后趕到很遠的夜校學習,由于他只有小學四年級的文化水平,因此聽起課來十分吃力,再加上夜校的講課進度很快,因此松下幸之助只有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年以后,松下幸之助順利地拿到預科畢業證書。升入本科以后,松下幸之助選擇了與工作相關的電機科,但是本科不比預科,課程難度大,盡管他想盡一切辦法,仍然趕不上老師的進度。松下幸之助在學習和工作中耗費了大量的體力,本來就很弱的身體已無法承受,于是他退學了。
松下幸之助這段求學不成的歷史,它警示我們:在有條件、有時間的情況下,求學的年輕人要珍惜學習機會,循序漸進、系統地學習。同時,我們也看到,就是因為松下幸之助在這短暫的一年多時間內盡其所能掌握電氣的理論知識,才為他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松下幸之助退學之后,一邊調養身體一邊工作,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休養,他開始在工作的具體程序和規范上動起心思來。
當時電氣事業在日本剛剛起步,電工操作并沒有什么具體規范,實際中有許多浪費人力物力的程序和工藝。細心的松下幸之助通過觀察和不斷思索,找到了一些操作簡便的方法,并將自己的發現告訴手下的工人,大家試著照做,果然效率大增。
這樣一來,松下幸之助在工人們中的地位更高了,連老板也多次表揚他。他手下的技工對他說:“松下君,你以后不要干活了,只管想辦法讓大伙在工作中又省勁又干得快吧!拜托了!”謙虛的松下幸之助還是事先將一天的工作計劃安排好,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就這樣,松下幸之助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接觸到日后從商的另一門學問管理。通過在電燈公司中不斷摸索經驗,尋求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松下幸之助逐漸領略到管理的樂趣。在以后經商的日子里,他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注重管理,即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資源,這成為松下公司的制勝法寶。
1913年,松下幸之助被公司任命為檢查員,這是令同行羨慕和求之不得的職業,只是檢查工人的工作是否有問題。因為知道工人的操作水平,加上他細心肯干,因而十分輕松,得心應手。但正是這種輕閑的工作卻促使松下幸之助離開公司自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