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環境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
- 楊美麗 李永珍
- 1333字
- 2021-01-28 11:06:07
2.1 構建企業環境倫理的意義
當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環境問題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性問題。企業是經濟社會的細胞,企業在不斷地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在生產過程中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這就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注重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應承擔的道德責任,在對待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時應該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和規范。
在追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構建企業環境倫理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為企業環境保護的實踐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認識能夠反映實踐,同時也能夠指導實踐,正確的認識能夠積極地推動實踐。企業環境倫理擴大了企業的道德責任范圍,一方面要求企業承擔起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另一方面也說明保護自然環境是沒有止境的永恒的服務,要求企業在持續經營的過程中把保護自然環境的義務傳遞下去。構建企業環境倫理為企業在活動決策、生產和銷售等方面提供了環境保護理論上的指導,使企業能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1.2 有利于提升企業形象,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企業環境倫理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公眾形象。在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實踐表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僅對他們所購買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還對提供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的形象和信譽也感興趣,他們更愿意購買那些注重承擔環保責任的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當一個人了解到一個企業在環保方面有消極舉動時,高達91%的人會考慮購買另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85%的人會把這方面的消息告訴他的家人和朋友,83%的人會拒絕投資該企業,80%的人會拒絕在該企業工作。許多企業已逐漸意識到公益活動在提升企業形象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2010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品牌延伸和深化期的鼎湖山泉通過舉辦“一起來,把自然留住”的公益活動,讓鼎湖山泉短時間吸引了大量的關注者,提升了鼎湖山泉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從而讓鼎湖山泉這個品牌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同。
2.1.3 有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在我國,長期以來,大多數企業采用一種封閉性的、非循環的工藝,以一種資源高消耗、經濟低效益、環境高污染的生產方式來追逐經濟增長,卻把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排除在外。這種生產方式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根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2012年)》提供的數據,2012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684.8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21.6億噸;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2117.6萬噸,其中,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萬噸;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總量2337.8萬噸,其中,工業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1658.1萬噸;廢氣中煙(粉)塵排放總量1234.3萬噸,其中,工業廢氣中煙(粉)塵排放量1029.3萬噸。2012年工業污染占總污染的比例如圖2-2所示:

圖2-2 2012年工業污染占總污染的比例
由圖2-2可看出,工業造成的污染在整個污染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因此,構建企業環境倫理,使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把保護自然環境、尊重自然作為一項指導原則,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全國煤礦資源回收率僅在40%左右,小煤礦的回收率只有15%, 1980—2000年,全國煤礦資源浪費280億噸。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國將有560億噸煤礦資源被浪費。加強企業環境倫理建設,有利于企業轉變生產方式,實行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實現企業與自然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