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蠻有意思的說法或者是調侃吧,說新版電視劇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提高老版電視劇的點擊率和收視率。這種說法可能只是部分人的一些看法,但也可以從中看出現在的熒幕上放映的一些電視作品確實是很難讓人滿意。前段時間,偶爾翻出來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來看,從彈幕中發現來重溫經典的人原來是這么的多。從彈幕這一逐漸興起的富有時代特色的新興文化中能夠看出很多觀眾對老版的影視作品的評價遠遠高于現代作品。遭吐槽最多的就是演員演技和劇情這兩點。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經典的影視作品是一代人的記憶,相較于影視作品本身,懷舊等附加情感的帶入可能影響更大些。我記得,去年冬天的時候,在一個朋友家里小住了幾個月。我那朋友在銀行上班,每天除了上班下班之外,也不出去交際,每天下班回來就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劇。當時在放一部特別火的電視劇,有時我也會坐在沙發上面玩手機,偶爾會看一些劇情。幾天之后,我問我那朋友這電視劇到底在講些什么,為什么我看了好多集感覺每集的劇情都一樣,他給我講了一會發現我還是一臉懵逼,于是便不再給我說了。說說現在很多電視作品給我的幾點感受吧,第一,劇情混亂,天馬行空,不知道要表達什么。第二,演員演技,不說要多么的出彩,但很多時候讓我覺得很尷尬。第三,場景道具布置太虛假,有點糊弄觀眾的感覺,全部是電腦合成,看著總覺得不舒服。為什么很多人寧愿看畫質不是很好的老版電視劇,很重要的一點是情感的共鳴,這點是現在的電視劇所沒有的,看當下的一些電視,不但情感上很難去共鳴,有時你還會想笑。這點我覺得不是很難理解,畢竟你讓觀眾看著用電腦合成的場景和道具,再看著尷尬甚至也是特效合成的表演,再加上混亂的劇情,觀眾能夠去看已經是很難能可貴了,更不用說什么情感上的共鳴了。電影電視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我看來,高于生活正是因為藝術所能夠帶給每個人一種獨特的精神體驗。而在這個高度商品化的社會中,電視劇為了生存,已經變得是和咖啡,面包機,高檔香水一樣的消費品了。電視劇藝術所能帶來的情感共鳴早已失去,靈魂不在了,剩下的只是滿足日常本能欲望的軀殼罷了。對于我朋友那種生活單調乏味,需要依靠這種來消磨時間的人來說,還能夠起到面包或者牛奶一樣的作用。而對于我來說,食之無味,棄之也不覺可惜。但至少目前還有存在的必要,這點讓人稍感欣慰。
彈幕文化的出現,讓在看劇情的同時多了另一種體驗。最讓人感到厭煩的莫過于看劇情的時候,彈幕上總會有人說,其實在歷史上這誰誰誰不是這樣的,怎樣怎樣。有時很難理解這種人的心理狀態。如果這么喜歡科普,那就去看史書或者紀實節目,亦或者是探索解密節目,何必要來看劇呢,一邊看還要一邊在心理告訴自己這是假的,恩,歷史上不是這樣的。一部劇看完,自己正好給自己又上了一堂歷史課,劇情沒欣賞到,歷史也沒學好,何必呢,這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嘛。又或者,自以為知道了些皮毛,便以為唯自己所獨知曉而,便以一種傳道士般的使命感來給別人傳述真相,換取自己心里的一些優越感,真是唏噓悲哀。更何況,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誰又能確切知曉呢?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國中說過,歷史人物的形象分為:歷史形象,文學形象以及民間形象三種,每一種形象都有它自己所獨有的意義和存在感。所以,在看文學歷史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時,最重要的應該是從這種文學形式中,所能理解和體會到的東西,以及從文學形象本身中所能夠感悟到的對生活的理解以及反思。而從學習歷史中,又能夠通過歷史形象本身所能夠反思結構出另外一些東西。因此,觀看電視作品,去糾結一些所謂的真相,實在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做法。
記得小時候,一家人吃完晚飯圍坐在一起看電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對每個電視劇里的好人和壞人記得特別清楚,以至于會為了好人的不幸遭遇而潸然淚下,會對壞人的無恥暴行義憤填膺。媽媽對劇中主人公不幸遭遇的真切的同情聲更是給我一種感覺,每部電視劇中必定會有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會有命途多舛的好人。這種感覺深深的扎根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畢業兩年了,對于電視劇中好人壞人的理解才發生了顛覆。也讓我在評判一部電視劇的好壞時有了不一樣的視角。現在看劇,沒有了小時候那種強烈的情感傾向,更多的是平靜,一種基于理解的平靜。以前上學時學歷史,知道嚴嵩是無惡不作的大壞蛋,海瑞徐階是正直清明的好官。但看完《大明王朝1566》發現其實每個人只不過做了他在那個位置應該做的一些事情罷了,絕對的對錯是非根本就不存在,每個人只是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去做選擇。看完整部劇,每個人物都是他自己,觀眾從每個人物身上看到的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也便沒有了標準去評判誰是誰非。就像那句話說的: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每個人也只不過在不斷做著利益分明的選擇題。除了幾分稍帶無奈的嘆息之外,又怎么會去給誰貼上壞人的標簽呢。《大明王朝1566》,《瑯琊榜》,《北平無戰事》這類作品帶給我的最多的就是近乎于惆悵的平靜,多了幾分對于生活的理解,結合生活去體會劇中每個人物的愛恨情仇,又能從劇中找到現實生活的痕跡,最后歸于心底的平靜和默認般的理解。如同成熟的愛情,在愛人離開后不是以死相逼,而是理解后的默默祝福,生活也就是那個理解后的一二三四五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