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帝辛親政掌朝綱
- 封神榜之人族崛起
- 公羊陸離
- 3270字
- 2020-09-23 23:22:45
帝辛原本以為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讓商容等人認罪,沒想到商容認罪這么快,讓他準備好的手段無法進行,“你們的同伙還有誰?”他從狐貍精那里已經得知還有鎮(zhèn)殿大將軍方相方弼參與,想要名正言順的將這些人鏟除,必須讓他們自己招供。
商容知道事情到了現(xiàn)在,已經無法隱瞞,無奈道:“方相方弼也受臣指使,共同參與。”
帝辛問道:“楊大夫,宰相商容等勾結黨羽,弒君謀逆,該當何罪?”
“宰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啟互相勾結方相方弼謀反弒君,指使刺客行刺朕,罪不容恕,罪當梟首示眾,以懲叛逆。”楊任早已經對商容等權臣不滿,沒想到刺客竟然是他們指使的,自然樂得推波助瀾。
“將他們拉下去斬了。”帝辛厲聲道,“武成王速速帶人擒拿方相方弼。”
文武百官無人敢出言求情,這種事情不是旁的,這是弒君之罪,他們如果敢開口替商容登求情,帝辛會怎么想?同伙?所以還是閉嘴的好。
三人并不反抗,束手就擒,被黃飛虎手下的兵將押著要帶出大殿。
“大王刀下留人。”袁洪出班道,“自古刑不上大夫,三位老臣輔佐大王多年,請大王饒恕他們死罪。大王以德報怨,天下必感大王仁德。”
如果現(xiàn)在殺死這三人,劇情結果又變得和《封神演義》一樣了,袁洪再次想嘗試改變現(xiàn)狀。
文武百官紛紛側頭看著后面出班的袁洪,就連商容等三人也忍不住停下腳步看著他,商容回想一下,他和袁洪并沒有交情,不知道袁洪為什么冒死進言。
伯夷叔齊見袁洪第一個站出來替商容求情,心中愧疚,他們素有賢德之名,現(xiàn)在見死不救,冷眼旁觀,豈是賢人所為。
伯夷出班道:“請大王免三人死罪,以顯大王仁德圣君。”
叔齊也跟隨出班道:“請大王免三人死罪。”
帝辛陷入沉思,兵將也不敢?guī)倘蓦x開大殿,畢竟前一秒他還是宰相,哪怕不是宰相,他也是王族長輩。群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打斷帝辛沉思,惹怒了他。
“朕念在爾等輔佐政事,有功于商朝,你們雖然行大逆不道之事,有負于朕,但是真不負你們,特免商容、梅伯、趙啟死罪。”帝辛道,他看了一眼袁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拉出去鞭笞百下,貶為奴隸,在工業(yè)園勞作贖罪,由袁洪看管。壓下去行刑。”
帝辛決定交給袁洪最合適,他在朝中沒有勢力,沒有黨羽,既然袁洪要保幾人不死,那就交給他。
“這。”袁洪無語,怎么鍋又落到自己頭上了。
“大王仁德,萬民敬仰。”
“大王仁德,此乃商朝之福。”
文武百官一聽帝辛只是貶,而不是殺,紛紛贊揚帝辛。
兵將壓著死人下去行刑,商容等雖然是煉氣士,但是此刻一點也不反抗,乖乖束手就擒,給自己,也給大家都留一點體面。
“袁洪隨武成王冀州治亂,忠言直諫,屢立大功,晉升為中大夫。”帝辛道。
“謝大王隆恩。”
袁洪突然感覺到一種能量施加在自己身上,這種感覺他在第一次被封為下大夫的時候也感受到了,只是很微弱,他當時沒有留意,現(xiàn)在又感覺到了這種和功德能量一樣無法控制的能量,并不是功德能量,“這是什么?和官職有關嗎?”
他心中疑惑,他對這個世界的神秘力量所知太少了,來到這個世界,除了修煉,根本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相關知識,怪不得圣人開講,不講修煉也有那么多人去聽,他現(xiàn)在決定有機會他也要拜個圣人為老師,學習一下關于這當世界規(guī)則的知識。
中大夫官職不低,如果在原來的世界,中大夫相當于廳級干部了,沒想到在上一世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基層公務員,在這個世界竟然反而當了大官,這在穿越之前,他想都不敢想。如果繼續(xù)在原來的世界當公務員,哪怕運氣好到爆,一輩子最多也就是處級干部了,太平盛世,晉升太難了。
兵將突然來大殿報道:“啟稟大王,商容在九間殿撞柱自殺了。”
“什么?”袁洪大吃一驚,沒想到商容的命運還是和《封神演義》重合了,死在了九間殿之上,只是上次背負的時忠名,這次的身份是逆賊。
文武百官都感到震驚,帝辛反而心里輕松了一下,他內心里并不想讓商容活著。
楊任道:“大王仁德,以德報怨,商容無地自容,羞愧自殺。”
過了片刻,兵將托著姜環(huán)的人頭前來復命,刺客已死,文武百官覺得商容弒君之事到此為止。袁洪知道事情并沒有結束,帝辛心中已經記住了東魯?shù)慕赋睦险扇耍皇乾F(xiàn)在主要面對朝堂掌權,無瑕東故,他才草草斬了姜環(huán),以安東伯候之心。
“朝堂不可無宰相,眾卿認為誰可以擔任?”帝辛問道。
黃飛虎出班道:“亞相比干可以擔任。”
比干原本就是亞相,也就是副宰相,現(xiàn)在接掌宰相的職位也是理所應當。
“善,朕便任命亞相比干接任宰相之職。微子啟、微子衍接替梅伯、趙啟之職,處理朝堂正式。”
“謝大王隆恩。”三人一起出班拜謝。
帝辛攜除宰相商容之威,任命王族親人接替要職,現(xiàn)在商容死在九間殿,沒人領頭,文武百官不敢有任何異議。帝辛即位以來,現(xiàn)在才全面掌控朝局。
方相方弼正在圍山搜捕,突然有親信士兵來報:“將軍,大王已經抓到刺客了,正在大殿審問。”
方相方弼一聽,臉色大變,方相道:“刺客怎么被大王抓去了,此必有高人相助,我們同宰相密謀之事只怕也要暴露,這該如何是好?”
方弼道:“大哥,刺客如果招供你我二人,大王必然要斬殺我們,不若趁現(xiàn)在事情沒有敗露,我們先逃離朝歌?”
“也好,只是我們要到何處容身呢?”
“我們去東魯投靠東伯候吧。”方弼建議道。此事他們也知道有姜桓楚參與,是一條船上的人。
方相沉思片刻道:“不可,如果刺客將東伯候也招供出來,大王必然要舉兵伐東魯,東伯候怎么能抵抗得了商朝的進攻,兵敗后定會將你我二人獻出贖罪。”
“大哥所言不錯,那我們去哪里安身?”
“投哪一路諸侯都不是萬全之策,大王知道了,一道圣旨,他們便會將你我綁了送到朝歌,不若我們兄弟二人躲入山林,先避避風頭。”
“大哥所言不錯,此事不敢耽擱,晚了怕大王派人來拿我們。”
“我們就此不告而別,走。”
方相方弼計議已定,下山取來兩匹妖馬坐騎,投小路往西二區(qū)。眾兵將不知何故,也不敢多問,只能守在原地。
方相方弼離開不久,殷破敗、雷開帶領三千人馬來到山下,問道:“方相方弼現(xiàn)在何處?”
士兵道:“二位將軍剛剛騎馬尋小路往西去了,不知要到哪里。”
殷破敗道:“什么將軍,他們二人現(xiàn)在是弒君逆賊,我等奉旨前來擒拿他二人,以正國法。”
“啊,小人不知此事,與小人無關。”士兵一聽方相方弼參與行刺帝辛,嚇得趕緊跪下解釋。
雷開道:“你們只是依令而行,不干你等的事情,刺客已經被抓,你們不用繼續(xù)搜捕了,回營復命吧。”
“多謝將軍。”
殷破敗聽說方相方弼剛剛離開,帶領三千飛騎往士兵鎖指方向繼續(xù)追去。追了三四十里,看到前面小路上兩騎,身穿鎧甲,正是方相方弼二人。
“逆賊休走,快快束手就擒。”殷破敗叫道。
方相方弼聽到喊聲,大吃一驚,回頭看到身后是殷破敗與雷開追來,方弼道:“大哥,殷破敗與雷開領兵擒我們來了。看來事情確實暴露了。”
二人之所以被追上,便是心存僥幸,猶豫不決,沒有加速逃離,此刻看到殷破敗口稱逆賊,心中那點僥幸破滅了。
“賢弟不用擔心,若是武成王前來,你我只能束手就擒,現(xiàn)在大王派他倆小將,如何能擒下你我。”
方相道:“大王不識天數(shù),故守舊法,商朝氣數(shù)將盡,我等只是想另立賢君,續(xù)商朝氣數(shù),我等問心無愧。”
殷破敗怒道:“逆賊還敢狡辯,你等犯下弒君死罪,快快束手就擒,以免牽連無辜。”
方弼道:“量你殷破敗也敢來追我二人,不知天高地厚。”
殷破敗聞言大怒,拍馬挺槍來戰(zhàn)方弼,“逆賊敢小瞧我。”
方弼也是軍中出身,使的也是長槍,見殷破敗拍馬開戰(zhàn),也舞強相迎,兩人戰(zhàn)做一團。
打了十幾個回合,雙方不分勝負,方相道:“賢弟,不要與他糾纏,萬一后面還有援兵,我們就走不了了。”
方弼聞言,知道現(xiàn)在不是耍處,大喝一聲,一槍擋開殷破敗的長槍,將槍頭一轉,刺中殷破敗身下坐騎,妖馬中槍,窩倒在地上,殷破敗跳在一邊戒備。
“殷破敗,念你年幼,今日不殺你,你主要再追,否則別怪我們手下無情。”方弼并沒有繼續(xù)來戰(zhàn),調轉馬頭尋小路離開了。
殷破敗坐騎被刺傷,無法再用,而且兩人知道不是方相方弼的對手,對戰(zhàn)不能取勝,如果再追,不免丟了姓名,只能停下追擊。
雷開問道:“如此將奈何?若就此空手而回,大王必將怪罪你我二人辦事不力。”
殷破敗道:“雷將軍不用憂慮,我們二人在后面遠遠跟著,武成王見我們遲遲不會去復命,必然會前來察看,到時候我們再隨武成王一起追趕。”
二人商議好,便勒馬慢追,探查方相方弼要投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