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儒家學說、佛教和道教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三大核心要義,內蘊豐富,諸如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價值觀念、哲思智慧、審美情趣、風俗習慣等。這些不僅形成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和靈魂,成為當代中國文化的歷史淵源;而且在其發展沿革的進程中有選擇地吸納了外國優秀文化,為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養分,輸入新鮮血液,最終內化為我國最深厚也最寶貴的文化軟實力資源。這一歷史悠久、光輝燦爛、特質獨具的寶貴文化資源,既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偉大創造的結晶,又是維系華夏民族戮力奮進的重要紐帶。有效傳承和大力弘揚這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進而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無疑是大有助益的。

通常來說,任何事物的形成都要經歷一個特定的過程,或長或短,或直或曲;都要遵循與之相應的特定規律,或嚴或松,或隱或顯,文字的起源亦不例外。可以想見,人類從最初創造出第一個或第一批文字發展到能夠完整地記錄語言的文字體系的最終形成,一定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這一歷史時期有時甚至長得難以想象。漢文化意蘊豐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漢文化的重要載體,漢字無疑蘊含著豐贍的文化內涵。這正如國學大師陳寅恪所言:“依照今日訓詁學之標準,凡解釋一個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不過,也正由于漢文化的歷史和漢字的歷史均極其久遠,記錄的文獻資料尤其是早期的文獻資料極其匱乏,有些甚至根本失載,這就勢必造成一個重大的歷史尤其是語言文化史的缺憾,那就是相當一部分漢字,尤其是早期漢字,其所蘊含的文化現象已湮滅于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而無從追溯和稽考。有鑒于此,我們謹選取一部分文化內涵相對豐富且有史料可查有文獻可據的古代漢字,分門別類地進行梳理,以期管窺洋洋大觀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斑。

全書共計十一章,按照先宏觀后微觀,先理論后實踐的思路架構,主要依托早期漢字,通過梳理文獻對其構形和字義的分析,揭示其所蘊含的我國古代傳統文化。同時,輔以相關佐證文獻,力求充分展示和闡釋植根于漢字中的文化血脈。第一章重點論及兩個問題,即漢字的起源和形體演變。第二章重點介紹關于漢字構造的重要理論——六書。其余九章,按照文化內涵分類,分別述及祭祀、喪葬、婚姻、服飾、飲食、居寢、刑罰、戰爭、民俗等方面內容,分別對應第三章至第十一章。為了便于讀者對部分漢字的所指有一感性認識,書中酌情加入了一些圖片,共計66張。

隨著傳統文化日益受到重視,高校傳統文化類的教材不斷涌現,這對于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無疑是大有裨益的。當然,與此相伴而生的某些現象也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該類教材的同質化問題。既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那么理論上來說,就不該輕易出現教材高度雷同的現象,而應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互相補充、相得益彰。同時,有些教材還存在文題不符的問題,即標題寫的是漢字與傳統文化,但內容卻是傳統文化占絕大多數,極少有甚或根本就沒有關于漢字的介紹。受這一狀況啟發,我們覺得有必要以某種方式厘清二者的關系,或者說有必要找準二者的定位,并力求將二者有機融合。于是便有了這本教材。本書將努力做到不空談文化,不游離于漢字之外;努力使漢字和傳統文化二者互為表里、收放有度、彼此印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望江县| 长治县| 原平市| 灵璧县| 乌海市| 特克斯县| 耿马| 兴仁县| 潮州市| 铜鼓县| 汽车| 琼结县| 遂平县| 苏尼特右旗| 太仆寺旗| 香港| 宁德市| 瑞昌市| 隆回县| 尼勒克县| 莲花县| 无棣县| 盐津县| 赞皇县| 闸北区| 增城市| 奇台县| 珲春市| 新龙县| 星座| 合作市| 菏泽市| 永福县| 德江县| 望谟县| 清新县| 桂阳县| 桂林市| 台前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