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夏志未至
- 以父親之名
- 以筆入畫
- 6090字
- 2020-11-17 18:32:10
在謠言剛開始傳播的時候,佟塵輝分別去了一趟兒童福利院和老年福利院,不過這次他并沒有進入院內,他躲在門外的一個角落遠遠的觀望了至少一個小時。
臨走的時候他看著院里那一道道熟悉的身影流下了眼淚,他抬起右手使勁的朝臉上抹了一把,一咬牙轉身離開了。就在他邁出步伐的時候,一縷微風迎面吹拂而來,風把他的氣息帶進了福利院。
去福利院后的第二天,他又去了一趟省城。沒錯,此次的目的地是醫院,他去看望秦超。
秦超的狀態還是老樣子,他仍然沒有醒來,也許他真的會成為植物人,不過,如果有一天奇跡出現,他或許能蘇醒過來。
離開的時候佟塵輝握著秦超的手,他的眼淚不斷的滴在秦超的手上,這次他依然哭著與秦超告別。
幾天前兒童福利院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對外國夫婦來到海州兒童福利院領養孩子。那對夫婦符合領養條件,在辦完所有的手續后韓暮雪就跟著他們離開了,沒錯,他們此次領養的孩子正是韓暮雪。
距上次夏志去福利院已經過去很久,那些孩子想他了,那些老人也想他了,好多好多人都想他了。
風聲也越來越緊,多年的從警經驗已經讓佟塵輝敏銳的察覺到了什么。那天中午下班后他立刻回了一趟家,他在每一間熟悉的屋中走了走,最后停留在他孩子的那個房間。他拿起那張全家福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最后把它緊緊的貼在胸前。
離開家前佟塵輝洗了個澡,然后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臨走的時候他關了家里的水,斷了家里的電。
那天晚上佟塵輝沒有再回家,他在辦公室呆了整整一宿。那天晚上他想了很多,他已記不得自己是什么時候睡著的,醒來的時候已經趴在桌子上,只感覺手一陣酸麻,一點勁也使不上,他這才意識到昨晚在迷糊中他把自己的右手當枕頭,由于右手被長時間的壓迫,導致血液循環不暢。
窗外光線刺眼,陽光已初綻光芒,他抬起左手看了一下表,然后走到窗邊,這時他才發現原來晨光如此迷人,看著初升的朝陽,他感慨萬千。
上午十點過左右,他的辦公室突然有幾人造訪,來人與他交談幾句后便把他帶走了。
走到走廊上時王超正好朝他們迎面走來,就在他倆快擦肩而過的時候,王超對著佟塵輝笑了笑,王超一副勝利者的姿態,那是得意的笑,不懷好意的笑。
一個月后,老年福利院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老人突然逝世。
其實,死一個人不是什么大事,畢竟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這個老人還是壽終正寢呢。但是,在這個老人離開前,夏志沒有到場,就讓這事變成了大事。那位老人離開前想見一見夏志,但是他終究未能如愿。
這位大爺姓張,叫張發利,今年六十七有余。是夏志帶他來福利院的,他來福利院的過程非常曲折,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甚至把夏志當成了騙子。
剛來老年福利院的他,不愛說話,并不是他不喜歡說話,當然也不是他不會說話。他不說話是因為他不習慣這里,不習慣這里也就不喜歡這里,不喜歡這里自然就沒了交流的語言。
有時候他甚至在心里暗暗罵夏志:“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是夏志這個吃飽了撐著,沒正事兒干的人把他帶離生他、養他,還處出了一輩子感情的家鄉。他覺得夏志比他曾經的兒媳婦還要可惡。他在心里埋怨夏志,那一刻他恨極了夏志,還是咬牙切齒的那種。
后來夏志經常來福利院,每次來福利院他總會帶上一些禮物,禮物并不貴重,但總能打動人的心。
除了送上一些慰問品,夏志還會買來菜為這些老人下廚。
夏志不僅廚藝過人,還非常用心。就拿燉一個肉來說,他不但會在湯中加入煲湯的營養品,還會延長燉肉時間,肉除了色香味算得上上乘外,還入口即化。你別說經過夏志之手做出的菜,竟能讓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食欲大增,連大米飯都要多吃上幾大口。
飯后夏志還會主動與他們聊天,一般他會先講一些笑話,或者關于警匪的熱血故事。
老人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因為故事一經夏志之口立刻就變得生動、逼真無比,經過他繪聲繪色的描述,他說的那些事好像就發生在眼前。
逗得老人們開懷大笑后,夏志便會問老人們近況,需要什么東西,衣服是否夠穿……
起初張大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對夏志說冬天冷,他想要一件大衣。
張大爺隨口這么一說,夏志立馬點了點頭,然后張大爺就看見夏志在本子上寫了幾個字。張大爺不識字,也不知道本子上那個黑漆漆的墨跡到底記錄了啥。
很快他便忘了這件事,可是夏志再來的時候不但給別人帶了東西,也給張大爺帶來了他期盼了幾年的棉大衣。
原本他只是隨口說說而已,沒想到夏志卻當了真。
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哭了,沒有聲響,但是眼淚卻不停的往外涌,停都停不下來,那一瞬間他的眼淚像泛濫的山洪,一點也不受人控制。他早已記不得自己多少年沒有像現在這樣哭泣,他更料想不到一把年紀的他還能像小孩那樣哭得如此痛快,哭過之后他的心里感覺到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舒暢,他發現夏志比他的親生兒子對自己還要好。
第二天他的眼睛腫了,別人問他,他回答說:“進求沙子了,揉的,用力過猛就腫了,自己都沒注意。謝謝你的提醒,我不去揉了。過兩天呀,保準能復原?!?
好心人仔細看了他一眼,半信半疑。對于他眼睛哭腫的事,他覺得暢快,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兩個字“值當!”
從那以后他的精神狀態極好,整個人看上去仿佛年輕了五歲,他對夏志的看法也悄然轉變。
在夏志的帶動下,他慢慢的喜歡上這里,他發現這里能帶給他連家里都沒有的溫馨與快樂,這時候他才發現,原來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
張大爺終于融入了福利院,到這時他才明白不是福利院不夠好,也不是自己不喜歡這里,而是他一直沒有融入這個環境。
帶他來這個地方的是夏志,讓他慢慢融入這個地方的還是夏志,最后讓他喜歡上這里、離不開這里的依然是夏志。
那時候張大爺常常在心里感慨:“夏志不是我的孩子,可對我卻比我的孩子對我還要好;這里不是我家,可這里比家還要溫暖;這里不是我家,可這里比自己的家還要可靠。當然他也常常在心里感恩:謝謝你照顧我,謝謝你帶我來這里,感謝政府幫我們這些可憐的人提供一個如此安穩又舒適的地方?!?
他越來越愛說,他與這里的老人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后來他們真的成了忘年之交。
大家都愛叫他老張頭,他也非常喜歡別人這樣叫他,一來實在,二來踏實,第三呢有親切感。因為他認為親人朋友之間才這樣稱呼。
張大爺覺得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來到這個地方,因為來到這里讓他認識了這些與自己有相同故事又志同道合的同齡人,這里沒有嫌棄,沒有厭惡,沒有愛理不理。
當然讓他最為欣慰的是:來到這里他認識了夏志,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收了一個兒子。雖然感情很深,卻不是親兒子;雖然不是干兒子,但是卻在他年邁之際與他產生了連他親生兒子都比不了的感情。
那天晚上老張頭受了涼,一場小小的感冒把他本就虛弱的身子一步步拖入絕境。人老了,身體上的各種器官也跟著老化,整個身子骨只要輕輕一碰,好像隨時都會散架一樣,哪還經得起啥折騰。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加重他病情的原因是思念。別人都知道有個詞叫“積勞成疾”,卻沒人知道還有“積念成疾”這樣的說法,但是老張頭知道他屬于后者。
他躺在床上,一張臉皺紋密布,像碎了一地的玻璃,“夏志呢,他來了嗎?”見有來人他總會焦急的詢問。
來人總是千篇一律的那句,“來了,快來了,就快來了,您再等上一等?!?
老張頭突然就不說話了,只要來人這么一說,他就知道夏志一時半會來不了。他內心開始絕望,但不管怎么樣他心中還是在呼喚吶喊,在期望??陕膮群芭c期盼在心中轉變成液體,一滴滴掉下來,最后匯聚成河在心中流淌。
后來漸漸的當有人來看他時他不再詢問,面對來人他就像沒有看見一般,連話都不會說一句,一下子失了原來的興奮。
后來他斷了食,他不再吃飯,喂他食物他口都不張一下。中午放在床邊的飯,晚上再來時連筷子都沒動一下,但他嘴里還會叫上幾聲“夏志,夏志……”那聲音沙啞,像是啞語,聽得讓人想哭。
送飯的老李知道,夏志是老張頭的靈丹妙藥,就算治不了他的病,也能續他的命,不是三年五載,至少也能讓他多撐八九個月,可現在這個情況恐怕連十天、半個月都熬不過去。
自從上次夏志來過后他就突然失蹤了,他的的電話打不通,人也見不著。從前都是他主動來的,他不來一下子就無跡可尋了。他們沒有關于夏志的一點消息。
夏志好像突然從這個世界消失,又好像他根本沒在這個世界存在過。老李他們也想尋他,可誰也不知道該上哪兒找去。
一場小感冒把大家都帶入絕境,“夏志去哪了,他不要我們了嗎?”所有人都在心里發問。
他們絕對不相信他是因為工作忙,走不開,因為只要有人生病,或者面臨死亡的時候,夏志都會抽身前來,哪怕一天來看上一眼,哪怕凌晨兩點前來,他也總是會赴該赴的約。
曾經他們生病的時候,只要夏志前來他們的病都會不治而愈,就算偶爾有病入膏肓的老人,他們也能從容面對死亡,因為夏志的到來會讓他們在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一絲遺憾。現在情況一下子發生轉變,他們接受不了,他們害怕成為孤魂野鬼,其實歸根結底他們還是怕那個,他媽的叫孤獨的那個鬼東西。
老張頭這個感冒引起了所有人的恐慌,他們像丟了魂似的,老年福利院一下子陷入了悲哀,憂傷、絕望、壓抑的氛圍中。
后來他又斷了水,用湯匙喂他一口糖水時,剛送入嘴巴,水從唇心進,馬上又從嘴角流出。糖水根本沒下肚,連在口中徘徊的時間也并不長,小心喂食的糖水只是潤了潤,他干涸得已經脫了皮兒的嘴唇。不過他的口中還是會像期盼自己的孩子一般發出“夏志”二字。
斷了水,絕了食,在外人眼里他還得活下去。沒辦法于是又給他吊起了鹽水,準確的說跟他輸的是葡萄糖,能提供能量的葡萄糖。
不過葡萄糖并不是靈丹妙藥,根本就續不了老張頭的命,沒幾天他就走了。他走的時候沒有人在他身邊,大概咽了氣數小時后才被發現。
老張頭躺在床上一張老臉傾斜著,他的雙眼大睜,緊緊地盯著入口處。不過他的眼睛大睜,并不代表絕望,而是那個方向有他的期盼,也就是希望,到死他都渴望那個身影出現。
他的嘴巴微微張開,熟悉他的人一眼就能從他的那個口型中判斷出,他最后呼喚的兩個字是:“夏志?!?
那天那間屋里站滿了人,全是他的忘年之交,裝不下的已經站到了走廊上。
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靜靜的看著躺在床上的那具尸體,就連站在走廊上的人也是面對著老張頭躺著的那張床的方向。
所有人都悲痛,連同悲傷一起的還有擔憂。老張頭走了,跟隨老張頭一起走的除了他們的心外,還有大家的希望。
老張頭走后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空了,好像被什么怪獸掏空的,連同心被掏空的還有靈魂。
從那時候起,他們雙眼變得空洞,眼神開始呆滯。這件事后老年福利院一下子就變了,變得死氣沉沉,從那天起所有人都開始變得沉默寡言,福利院的氣氛冰冷到極點,就連海州夏季最炎熱的天氣都無法將它驅趕,沉悶而憂郁的陰影籠罩在老年福利院上空,老年福利院一下子失去了生氣。陽光普照下的老年福利院,在此刻顯得如此的冰冷。
“夏志”這兩個字,有時候會突然從某個老人口中蹦出來。
當有人問他,夏志是誰時,他只是搖搖頭,好像并不知道,可不一會他的臉就變了,臉慢慢的扭曲,最后變得像一張被使勁揉成一團,然后又慢慢展開的紙,忽地又閉上眼,“兒呀”兩個字從老人口中喊出來,聲音不大,但是卻竭盡了老人的所有力氣,仿佛要把夏志召喚到身邊來。
這個聲音像一陣臺風,很快便在福利院蔓延開,其他老人受到感染,幾乎在同一時刻老淚縱橫的喊道,“兒呀!”
都是老人,單個人的聲音并不大,但是幾十、上百人的聲音組合在一起也沖上了云霄,還久久回蕩在福利院上空。聲音中帶著一絲悲涼,連這個聲音穿過的空氣也立刻變化了顏色,看上一眼的人都知道,這是零下的寒冷和悲痛的力量造就的。但無論如何,他們的呼喊永遠也等不到回聲。
從此以后沒人敢在他們面前提“夏志”二字。
其實大家心里都明了,老張頭的死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是失去了夏志。
因為他們覺得夏至是一位大夫,他開的處方不僅能止痛,也能治傷,能治看得見的傷,也能治看不見的傷,他能替人治病,還能度人。
沒了夏志這副良藥,所有人都驚慌無比。他們也都明白,老張頭的命運就是自己最真實的縮影與寫照……
人老了很多東西都不重要了,錢、權、色、食……
物質上的這些東西早已經不重要,他們所奢求的不過是一個精神上的寄托,一個靈魂上的安慰。
有人信奉傳宗接代,延續香火;有人鐘情養兒防老??芍钡近S土掩埋脖子,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所有人才恍然大悟,養老送終不過是一廂情愿,離開了這個世界,卻依然被這個世界的人記住才是最重要的。
被人一輩子記在心里就像是一座橋梁,它看不見,卻又讓人覺得它真實存在,也許這就是它神秘且又受老人推崇的原因吧。就好像能讓死去的人成功過河,到達彼岸,而通往彼岸的那座橋叫做“奈何”。奈何、奈何誰又能奈它何,其實它只是空虛無助、需要寄托的老人們心中的一個信念罷了,而夏至為了圓他們的夢,甘愿當起了他們心中的那個“擺渡人”。
別人的獻愛心是組織去的,保質期很短,基本上隨著人的離去而逐漸消散;夏志的愛心是發自內心的,他們雙方建立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們在精神上達到了靈魂上的共鳴。
的確,情感是相處而來的,最深的感情不過是精神上的依托。夏志的行為真的能夠影響他們一輩子。
不過佟塵輝的意外,讓夏志徹徹底底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夏志雖然心系這里,卻終究未能至,夏志未至。
失去了夏志,他們就像失去了主心骨,這些老人相互間的交流逐漸減少,慢慢的他們雙眼變得空洞無神,行動變得遲緩無力,人也開始變得呆滯。恐怖又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無論男女,他們竟一下子失去了對生的渴望。這是非??植赖模驗橛袝r候絕望不但能致命,還真的能夠傳染。
年輕時,臉就是我們的晴雨表,我們的喜、怒、哀、樂,幾乎全部寫在臉上。年老后卻恰恰相反,不僅僅是因為年老后收斂了外露的鋒芒。
人老后各個器官都開始衰老,各項機能都逐漸衰退。衰老讓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漸漸的皺紋遮擋住了臉上的一切,臉上的皮膚已經不能幫他們表達心中的情緒。當然年齡的增加并沒有給他們帶來自信的增長,人老后越活越明白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自卑。
如果你未曾老去,那你一定不知道人老后從來不以苦示人,從那時起他們憂郁的心情并未全部寫在臉上,因為人老后大多數的苦都悄悄藏在了心底。年輕時不懂,明白時已經成了別人眼中的那個人。
誰都會衰來,沒有人能夠逃得過歲月的煎熬,為什么我們不能體諒一下老人呢?
幾個月后調查下來了,經查佟塵輝挪用臟款是事實,因為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他曾經還過那筆錢,所以他沒能獲得減刑的機會,他被判了五年,同時也被撤去了一切職務。
案件審理的時候,由于佟塵輝自己沒有提那三十萬的用途,沒人知道他急用那三十萬是為了救一個孩子。
就這樣大家都知道佟塵輝曾經挪用過臟款,而且還是好幾十萬。
五年很快就過去,在佟塵輝刑滿獲釋的那天,他剛走出監獄來到公路上,就被一輛急速駛過的摩托車撞倒,司機當場身亡……
此時在大洋彼岸的韓暮雪,正趴在窗前看著屋外天空中飄灑而下的雨滴。從外觀上看這是一棟豪華別墅,雨水清洗著別墅表面的塵埃,這是此地大雨持續的第三天。
她看著窗外,眼前是一連串密集的雨滴,她的心卻想著遙遠的故鄉。她想她的祖國了,她想海州了,她想起了那些事,她想那些人……
不知怎么回事,整整一天她都非常的難受,她的心里有一種隱隱不安的感覺,就好像有什么大事將要發生。她心里發慌,那種感覺非常強烈,強烈到讓她驚悸。天氣明明很冷,她卻覺得全身發熱,只有看著窗外才能讓她的心情好一點,因為她趴著的窗外正好對著大洋彼岸祖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