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幸運的四葉草
或許在某個晨曦,看見美麗的霞光,你會想起“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而避免了下雨無傘的狼狽;或許在你諸事不順時,你會想起“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而豁然開朗,展露笑顏。總是在不經意間想起那么一兩句諺語來,給我們帶來幸運。諺語,真是一株幸運的四葉草。
傳說中,四葉草是幸運草,一株四葉,一葉一幸運。
諺語四葉,一葉幸日常。
童年時代,在我們蹲在墻角數螞蟻時,可能會有人告訴我們“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在我們追逐低飛的蜻蜓時,可能會有人告訴我們“蜻蜓低飛要下雨”;在我們睡懶覺不愿起床時,可能會有人告訴我們“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在當時我們未必會歡喜這些諺語,因為下雨就不能外出玩耍了,早起真的很難。但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也許會因為它們不再因下雨衣服沒收而憂心,下雨無傘而狼狽,晚起而遲到……諺語,幸運著我們許多個日常。
諺語四葉,一葉幸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論你是老人還是小孩,青年還是中年,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小孩貪吃,中老年不想運動,青壯年喜煙酒似乎是這個社會的常態。但為什么有那么多老人飯后相約在在河堤、林蔭散步呢?有那么多青壯年為戒煙酒而努力呢?有那么多小孩看著垂涎的美食不伸手去拿呢?因為”飯后百步走,活到九九”“能忘煙酒,活到九九”“貪多嚼不爛,胃病容易犯”……,老祖宗留下的諺語警示著我們向著健康生活,而專家表示這些諺語確有其科學性。諺語,幸運著我們的身體。
諺語四葉,一葉幸身體。
人的一生很短,但我們卻要學習很多東西,其中諺語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教會了我們吃苦;“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教會了我們不去怨恨坦言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教會我們該如何對待職業;“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教會了我們如何交際……有了諺語,我們的人格向著陽光生長,我們的人生更加美好。諺語,幸運著我們的人生。
諺語四葉,一葉幸民族。
諺語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口口相傳,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言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原因是中華文化中包含著許多像諺語一樣于歲月磨洗中愈見明哲,于沙里淘金般愈見其奪目光彩的文化因子,。可以說中華文化綿延千年不止,博大精深、繁榮昌盛不在諺語,但一定有諺語。而對于擁有中華文化的中華民族來說,擁有諺語是何其有幸。諺語,幸運著我們整個民族。
由此觀之,諺語何其重要。然,而今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出現了并推廣了天氣預報,健康監測等關乎我們日常與身體的神器,有人便覺得我們不再需要諺語了。于是諺語被擱置角落,淹沒于歷史風塵。而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接觸并讀懂圣賢道理,隨之而來的是諺語成了區別于文化人的普通人聽的道理。但是我們真的不再需要諺語了嗎?不再需要中國文化的重要因子了嗎?不再需要諺語這株幸運草了嗎?這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