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無與倫比的征服者,絕無繼往開來的接班人,后輩并非沒有預知未來、改變未來的能力,而是他們不可以。
□□國人認為死人是不會說話的,寧愿吃虧也不聽老人言,更不會聽取資歷與自己平等甚至低下的,只是他們自己說服了自己,誰知道那些別人的話在他們體內產生了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大禹治水,天下為家;商湯放夏桀,尹伊放太甲;文王之什,武王伐紂;驪姬之亂,重耳流亡;莊公廢禮,慶父亂政;桓公餓死,小人專權;一鳴驚人,鳥去山空;季札讓國,魚腹藏劍;闔閭中箭,夫差暴走;范蠡三遷,越人弒君;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諸葛明星,麒麟現世,蜀主既降,士載堪忠,剖尸誅心,膽大如斗,
□□尊老愛幼,是大和民族的“傳統美德”。毛利元就借鑒過,三支箭比一支箭更難折斷,三兄弟果然不可開交,他只能遺囑孫子說,自當保全固有領土,無論天下大勢如何變化、戰事兩端誰贏誰輸,毛利家果然在關原決戰時背叛石田三成轉投德川家康,領到的賞賜自然是一視同仁的故土重遷,“求得知己便如遲開的櫻花,尚存昨日春天的花香。無夜月入鷲山,令吾名至云高處”;武田信玄的傳說都被拍成了黑澤明,影武者的身份可以迷惑信長,信長果然不敢動,他自知此非長久之計而只能遺詔說,自我死后三年武田家不可動兵,無論天下大勢如何變化、戰事兩端誰贏誰輸,諏訪勝賴果然在三年之后舉全國之兵攻占父親生前沒打下來的高天神城,領到的盒飯自然是長蓧批發但是他并沒有追隨著風林火山一同戰死沙場,“此身此骨歸于天地,不沾紅塵,獨自風流”。
□□炎黃子孫狂妄自大一方面基于得天獨厚的能力,更是不聽話的資本,是不是從小就聽誰說過調皮搗蛋的將來聰明得,我以為織田信長是萬人敬仰,結果德川家康才是眾望所歸,郭靖、黃蓉、都是武俠小說騙人的鬼話。孟德立嗣的猶豫,洪武提拔的學霸,沒用的,任誰都無法擺脫的,爺爺也是。馬革裹尸只能換來民眾一時的英勇嗎?所以鳥去山空,珠穆朗瑪峰。只是爺爺在的時候,孩子們都回來了,爺爺不在了,孩子們都散了,《論語》、《孟子》也誕生了
□□“生命無常,唯有死亡意味著寧靜、秩序以及永恒之美”。——《英雄無敵3(育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