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由世家至俗塵淺論葬(わけあって singer:當山みれい)
- 初音殘念
- 初音殘念
- 1901字
- 2021-05-02 00:22:19
□□所以李白活得爛醉如泥,走得撲朔迷離……
□□生死觀:幼稚以為就像女神的玩具,隨著意趣被取出和放入盒子,像提線木偶,用之后所學去形容,大抵就像用力學擺弄著玩具士兵,用電學操作著馬里奧,而受神經電位傳感的生物,意識是不可名狀的;人和機器又有什么區別呢,從血與油、器官與零件、心與芯、年齡與出廠年限、生卒與使用壽命等等角度而言不都是一樣的嗎,怎樣才能不朽咧,永動機不是沒有的嘛。寧愿舍棄佛法輪回、得道成仙、天堂之光、古蘭物語,去沾染神道教的皮毛,都不知道那些連同類都嗤之以鼻(層次上)的憑什么去崇仰虛無縹緲呢,所以,隼人敬賢以神,敬圣以鬼,所以,神鬼與英靈大體相應吧,只有忍者和武士逝作英靈,魂佑京畿,醉之清風,以游無窮,畢竟眾生皆苦、天規天條、耶穌受難、耶路撒冷,輪回、修仙、復活、俱滅是走后還要加班嘛,所以,Valhalla(musician:Xomu/Retrograde),一如“死亡/是寧靜/秩序之美”(《H3》)。生觀說的是生不如死,死觀說的是向死而生,是挺奇葩的。
□□我之所以意識到“葬”,要從今川義元上位談起。他爹氏親好歹也是“戰國第一人”之一,無論文治武功,從商貿、政治,到外交、軍事,都是無可挑剔的大名,又怎會留下禍患。氏親之后,長子氏輝親政十年,暴斃,致使二三弟相爭,今川家一度萎靡,三弟便是義元,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文王鋪路,武王不度嗎?所以,竊以為,今川家的大起大落與氏親生前的勵精圖治有關,更與他過后的風光大葬相連。就此而言,喪禮的耗費,喪制的束縛,都是直接傷害,而墻倒眾推,葬禮無異于向關東群狼打了一槍信號彈,再對那些積怨已久或圖謀不軌的狼子野心扔了一顆照明彈,氏輝享年24歲,就像一場時局動蕩的犧牲品,獻祭在進軍三河的征途,而義元在太原雪齋的輔佐下依然成為關東最大的地主,父子都很出息,銜接不上的原因在于喪葬,所幸虛驚一場。換言之,這是一顆星的葬禮。
□□今川義元擁兵上洛,為信長所梟首,于尾張設下義元冢,從此,信長一戰成名,今川家一蹶不振。隨后,德川掙脫今川的束縛轉投織田,聯合信玄公發動對駿河的攻勢,信玄長子武田義信因是義元女婿力勸父親不得受詔下獄而與其師一代名將赤備猛虎飯富虎昌切腹獄中,北條氏康聯軍被擊退。換言之,這是一顆人頭的葬禮。
□□“葬”是一種文化。自齊桓公餓死于壽宮始,至蒙將軍赴死于咸陽終,秦皇陵,兵馬俑,可見周禮講究于此。然東漢末年的葬禮,沒有對比就沒有殺害。孟德力從簡葬,也回天乏術,不只是連后世都不愿扒他墳;主子是用來擠兌的,媽媽們是用來架空的,兄弟是用來迫害的,朋友是用來出賣的,哦不好意思這個曹丕應該可以沒有,捋一下順序,我收到了上位的喜訊,先把年少有為的兄弟們“燃豆萁”之類,一腳踢飛劉協,換你兒媳你也不可能詐出來阻止我,再把你員工部隊清理了之后發現大家都舔我,于是我決定做些事情證明自己,哪怕沒有你也得是武帝而我是文帝而你拿我也沒招。竊以為,孟德走得有多安靜,兒子玩得就有多高興。所以,火燒連營我氣得不行,躺在白帝我憋得難受,“惟賢惟德”......“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竊以為,草鞋走得有多折騰,兒子傻得就有多安靜。雖然眾所周知小霸王他二弟守水晶能力和老糊涂本事,但竊萬萬沒想到他葬禮主持人還真是他的寵臣諸葛恪,好歹村甫八卦一開“安居平五路”、“一生用兵唯謹慎”,而恪不過紙上談兵,敗,夷三族。碧眼兒走得有多糊涂,兒子混得就有多窩囊。“葬”文化對政治格局和軍事戰場的作用非同小可,對后世的影響也源遠流長,比如武周,日月當空,余暉卻落在了“無字碑”上。
□□常言“婚喪嫁娶”,雖是白事,不輸紅塵,“葬”逐漸演化成孝義,也許是中了“七仙女”的邪,這也是東方子孫生前不侍奉而三千祠堂萬柱香的優良傳統,這也不奇怪,銜接不上,我哪知道他喜歡趙雅芝還是陳曉旭,就像他不知道我喜歡XXXX還是XXXX。然而,禮數是這樣的,黃道吉日的鑼鼓喧天是這樣的,六道輪回的天地自然也是這樣的,窮人百姓窮極一生窮盡繁華不過都是為了走的時候安逸一點,也許不會影響格局和戰場,如能在天之靈福澤后代便罷,這就很喪葬,也很不喪不葬,只有東方父母沒有未來,只有遺產。所以“葬”的儀式感自上而下潛移默化滲透,由世家至俗塵,葉子飄過,就都落了。
□□“英國文學我愿意為榮譽而死,法國文學我愿意為愛情而死,美國文學我會為自由而死,俄國文學我會死,日本文學我想死,國學活著,‘埃及文學我不死’,‘泰國本沒有文學我死過’”
□□我并不想用“人亡政息”或“人走茶涼”去形容過身,有人說“人會死三次”,我忽然覺得他們想多了,雖然我不會演算時空但150億年宇宙分之200萬年人類分之一生,人像是一次也沒活過,就被埋了,由世家至俗塵都是一樣的落花沒有流水,滿是泥土,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