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蓄電池的工作原理

蓄電池的工作原理包括蓄電池電動勢的建立、充電過程和放電過程。在充、放電過程中,蓄電池內部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可逆的。自1859年法國科學家加斯頓·普萊特發明鉛酸蓄電池以來,關于蓄電池化學反應過程有各種不同的理論,一般認為格拉斯頓和特拉普于1882年創立的雙極硫酸鹽化理論(簡稱雙硫化理論)能較確切地說明蓄電池的化學反應過程。

根據雙硫化理論,鉛蓄電池正極板上的活性物質是二氧化鉛(PbO2),負極板上是海綿狀鉛(Pb),電解液是硫酸(H2SO4)水溶液。當蓄電池與負載接通放電時,正極板上的PbO2和負極板上的Pb都將轉變成硫酸鉛(PbSO4),電解液中的H2SO4減少、相對密度下降。當蓄電池接通直流電源充電時,正、負極板上的PbSO4又將分別恢復成原來的PbO2和Pb,電解液中的H2SO4增加,相對密度增大。若略去化學反應的中間過程,其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

一、電動勢的建立

蓄電池的單格電池是由浸漬在電解液中的正極板和負極板組成,電解液是H2SO4水溶液。

當極板浸入電解液時,正、負極板上的部分PbO2和Pb就有溶解于電解液的傾向并發生相應的化學反應,使正極板具有正電位,約+2.0V,負極板具有負電位,約-0.1V。當外電路尚未接通、反應達到相對平衡狀態時,正、負兩極間的靜止電動勢Es約為2.1V。

二、蓄電池的放電過程

將蓄電池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過程稱為放電過程。放電現象如圖1-9a所示。

圖1-9 蓄電池充放電現象

a)放電過程 b)放電終了 c)充電過程

當放電電路接通時,在電動勢的作用下,電流便從正極流出,經過燈絲流回負極。電流流經燈絲會使燈絲發熱,當電流足夠大時,便使燈絲熾熱而發出亮光。

在放電過程中,由于正極板上的PbO2和負極板上的Pb不斷與電解液發生化學反應,因此,PbO2和Pb逐漸轉變成PbSO4,正極電位逐漸降低,負極電位逐漸升高,使正、負極間的電位差逐漸降低;電解液中的H2SO4成分逐漸減少、水分逐漸增多,使電解液密度逐漸減小。

當電位差降低時,流過燈絲的電流就會減小,燈絲發熱量相應減少,燈泡亮度變弱,直到不能發光為止,如圖1-9b所示。

理論上,放電過程將進行到正、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全部轉變為PbSO4為止。但是實際上,由于電解液不能滲透到活性物質最內層。使用中的所謂完全放電,事實上只有20%~30%的活性物質轉變為PbSO4。因此,采用薄型極板、增大活性物質孔率,可提高活性物質的利用率。

三、蓄電池的充電過程

將電能轉換成蓄電池的化學能的過程稱為充電過程。充電時,蓄電池應當連接直流電源,蓄電池正極接電源正極,蓄電池負極接電源負極,如圖1-9c所示。

將完全放電的蓄電池與直流電源接通時,電流就會按放電時相反的方向流過蓄電池。此時蓄電池內部將發生與放電過程相反的化學反應,正、負極板上的PbSO4將分別還原為PbO2和Pb,電解液中H2SO4成分逐漸增多而水分逐漸減少,電解液密度逐漸增大。充電將一直進行到極板上的活性物質完全恢復到放電前的狀態為止。

在充電末期,電解液密度將升高到最大值,且會引起水的電解,產生大量氣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三亚市| 抚宁县| 仁寿县| 瑞安市| 长沙市| 明光市| 中江县| 东莞市| 雅江县| 文山县| 衡山县| 平原县| 兴文县| 垦利县| 大姚县| 张家川| 搜索| 东至县| 怀来县| 龙州县| 永兴县| 黑河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乃东县| 铅山县| 合川市| 舟曲县| 阿尔山市| 黄石市| 吴江市| 鞍山市| 南陵县| 镇平县| 舟山市| 河源市| 固始县| 萨迦县| 青浦区| 伊金霍洛旗|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