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錦衣衛
- 三國孫郎嘯
- 鴻松
- 2509字
- 2020-09-12 20:29:57
“主公,慈如約回來了。”太史慈帶領一萬兵馬說道。
“好,子義果然不負我!”太史慈不愧是太史慈,是那種重情重義,一若千金的好男兒。
“子義啊,你可知道,為了你,主公差點喪命啊。”魯肅說道。
“這是怎么回事?”
“是這樣的……”魯肅復述之前的事,“我軍之中,從始至終都相信子義堅守諾言的就只有主公一人啊。”
“慈能為主公效力,實乃今生幸事!”太史慈感動了,因為他此前曾經幫助過孔融和劉備,還效力過劉繇,但是從來沒有那個人如此看重他。劉備和孔融因為太史慈和青州世家的矛盾,不想得罪世家,都棄之不用,而劉繇還甚至都要殺了太史慈,現在,太史慈熬了半生,終于遇到了一個能信任他,敢重用他的主公,實在是感慨頗多啊。
而我呢,我也是感慨頗多啊,費了這么多的功夫,花了這么大的力氣,終于收服了這個東吳第一上將!要不是我深受歷史的影響,恐怕我還真的未必會如此相信太史慈,歷史上的孫策是憑借一種武人的直覺和與太史慈的接觸而判定太史慈的忠義。就這點看來,我比之真正的孫策還差得遠呢。
“主公,我還帶回來一個消息。”
“什么消息?”
“嚴白虎派了他的弟弟嚴興,前來和主公談判,說是要和主公商量當初決定的平分江東的事情。”
“是嗎,看來他胃口挺大的,不知道他有沒有那么好的牙齒。”周瑜笑道。
“那好,咱們給他準備一份大禮就是了。”我也笑道,“子瑜啊,你去安排一下,我們要迎接這位‘使者’。”
“諾。”
“還有一事,從這件事當中,我可以看出,我們的情報機構實在是太不中用了。”
“主公,探馬也只能如此啊。”魯肅說道。
“子敬啊,你以前也做過商人,你可知道這情報的重要性?”
“這是當然,曾經有一次,我聽說北方缺糧,我就帶領著大批的;糧食北上,但是等我到了中原之后,發現缺糧的僅僅只是一郡之地,我是被流言給誤導了,帶去的糧食太多了,最后都只能賤賣了。”
“是啊,做生意是這樣,行軍打仗,治國平天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主公的意思是?”
“如果河北有一件大事情,它在三月份發生了,但是我們到了五月才知道,那么這樣會出現什么情況。”
“等我們知道了,黃花菜都涼了。”周瑜率先說道。
“再比如,有人領軍來犯,知道他兵臨城下了我們才知道,那將會如何。”
“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漢武帝討伐匈奴之前,漢匈作戰,我大漢之所以會屢戰屢敗,并不是我軍的實力不如人,我大漢的好男兒絕對不比匈奴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匈奴人在每次作戰之前都會打探到很充實的情報,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措施。而我漢朝方面呢,對情報一事,總是知之甚少,靠著探馬打探的那點消息怎么夠!這與匈奴想比完全就是小巫見大巫!其中,馬邑之圍就是最好的證明,漢武帝當初是準備的多么充分啊,該用的人,一個不少,該花的錢,絕不吝嗇,但是這場精心策劃的戰役,就毀在了區區匈奴人的小小的探馬和情報網之中。在這之后,武帝深感匈奴的情報的可怕,所以才專門的制訂了一套方案,專門的針對匈奴人的情報機構,讓匈奴人做聾子,做瞎子,若非如此,光憑借衛青和霍去病這樣的神將就可以打敗匈奴嗎?”
“主公言之有理啊。”眾人感嘆道。
“所以說啊,我們需要一個遍及天下的情報網,能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告訴我們。”
“主公,但是如果是河北的事情,要傳到江東,至少也得個把月啊,我們總不能在馳道上明目張膽的傳遞消息吧。”
“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來,全國范圍是我們的一個目標,將來我們甚至還要把情報機構拓展到國外,到外族的棲息地!但是,當下我們的目標是整個江東,要讓我們的情報蔓延到整個江東!”
“主公,但是我們要靠什么來打聽消息啊?”張纮問道。
“子敬啊,以前你做生意的時候,可曾留意,什么地方是最容易讓人說實話,說出不該說的話得地方。”
“恩,酒館,妓院,旅店,這些地方都是容易讓人酒后吐真言的地方。”魯肅想想就說。
“那好,我們可以派遣專門的人士,在各個城市開設酒樓、旅店、妓院,甚至可以培養一批商人,讓他們帶著貨物去為我們走南闖北,打聽傳遞消息。這樣一來可以增加城市的繁榮;二來可以為他們增加收入;三來有一個固定的地點,也方便我們聯系啊。”
“主公說的極是,只是這些人要為我們打探什么呢?”張昭還是有些不太明白,畢竟他只是一個內政型的人才,不是一個軍略型的,這點和諸葛亮是一模一樣。
“我們什么都要知道,比如說城內的守備如何、裝備怎么樣,守將有那些人、他們的性格怎么樣、有沒有內部矛盾,最近都發生過什么事、收成怎么樣、糧草充不充足……必要的時候,他們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應,還可以為我們離間敵方的武將,如果是在我們的治下,還可以為我們進行審核查實當地的官員是否稱職……”
“這么看來,這個情報機構,不管是對敵還是對己,都有很大的作用,是一把利劍啊。”張昭明白了之后就感嘆道。
“是啊,可笑我大漢四百年來竟然從沒有一個人想到這些,若是真的能夠做到主公所說的,哪怕是只能做到一半,他們的力量都不可小視啊!”魯肅作為擁有最出色的戰略眼光的人,馬上就明白了。
“是啊,這與諸侯的探馬和死士相比,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啊。”周瑜也明白了。
“主公,只是這個情報的傳遞問題還是很嚴重啊。假若情報在打探到之后,不能及時的傳達,那么我們費盡心思的打探的那些情報又有什么用呢?”
“子綱可知道鴻雁傳書。”
“相傳是蘇武牧羊之時,向大漢傳遞自己的消息,最終才能回來的方法。莫非主公也想養一批大雁?這恐怕有些不現實啊。”張纮就事論事。
“我只是想要借鑒這個方法罷了,大雁的目標太明顯,況且每年還要南飛,實在是不適合作為長期傳送消息的工具。但是,我們可以用同樣的原理去訓練一批鴿子。”不等眾人說話我就說,“鴿子的飛行速度很快,從河北到江東也只要區區數日,而且它們非常的認家,只要飛出去了,就一定能飛回來,這點非常有利于我們利用酒館等地傳遞消息。只要稍加訓練,遍及天下的情報網絕對不是問題。”
“主公,我想起來我的一個朋友,叫竇陽,是當初經商的時候認識的,他養了一輩子的鴿子,非常的精通養鴿訓鴿之術。”
“子敬啊,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要讓此人為我效力!”我很高興現在世界上有這種人,“子敬啊,建立情報機構的事就由你和公瑾子明全權負責。”
“諾,還請主公為此軍賜名。”呂蒙這小子又把這當成軍隊了。
“子明啊,這可不是軍隊,就叫錦衣衛吧。”